中药沉香的品种鉴定及鉴别分析

2015-11-26 08:03:43郭朝民河南省西平县中医院河南西平46390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品种鉴定鉴别方法伪品

郭朝民 (河南省西平县中医院,河南 西平 463900)

中药沉香的品种鉴定及鉴别分析

郭朝民 (河南省西平县中医院,河南 西平 463900)

目的:探讨中药沉香的鉴别及鉴定方法.方法:对进口沉香、国产沉香及伪品沉香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紫外光谱鉴别及性状鉴别,对比实验数据,总结沉香鉴定及鉴别要点.结果:应用薄层色谱鉴别发现,进口沉香出现四个桃红色的斑点,颜色不稳定呈变化性;国产沉香出现枚红色斑点,颜色经久不褪;伪劣沉香,无斑点显现.此外,在200~300 nm范围内测定进口沉香、国产沉香及伪品沉香吸收光度发现,正品沉香最大吸收峰值为(225±2)nm.结论: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及紫外光谱鉴别沉香品种,具有操作简单、临床疗效好、应用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沉香;鉴别;鉴定

0 引言

沉香属药瑞香料,属双子叶乔木植物[1-2].沉香的药理特性为纳气暖胃,温中降气,它对喘息气逆、呕吐呃逆、胃脘胀痛、小便气淋、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均具有较好疗效.沉香形成周期达数十年之久,且只有树龄超过百年者,其树脂方可充足、丰沛.市场上,沉香长期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现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和追求也不断提高.沉香作为一味名贵药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热捧,继而进一步拉大供需矛盾.近些年来,野生沉香树种越来越少.目前,市场上的沉香多为人工培育品种.然而,人工培育沉香不仅生产周期长(20年以上),而且树脂含量极低,药用价值十分有限.现今,优质沉香十分稀少,沉香价格日见新高,部分不法人员为牟取暴利,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致使沉香市场秩序紊乱,消费者一时难辨真伪.寻求快速、准确的沉香鉴定方法对保证消费者利益十分重要.本研究分析薄层色谱鉴别及紫外光谱鉴别对沉香鉴定的重要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实验仪器:应用由岛津生(日本)研制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型号为:UV-2550;应用OLYMPUS生产的分析天平仪器(SZX12);应用OLYMPUS生产的显微镜数码成像系统(BX51);此外,还应用展开室、点样器、涂布器、硅胶及玻板等仪器.实验试剂:苯、丙酮、盐酸、乙醇、香草醛及硫酸分析纯.

1.2 分析方法

1.2.1 薄层色谱鉴别 将待查沉香粉末(1 g)加入乙醇(20 mL,95%),混合均匀后,进行加热.回流1 h后,过滤滤液,并将其蒸干.取过滤后残渣加入丙酮(2 mL),混合均匀,待残渣溶解后,即得待测样品溶液.取上好沉香1 g,采用同样的方法制备对照待测样品溶液.各吸取两种溶液5μL,置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然后,将丙酮及苯按1∶9的比例展开,并加以晾晒,于紫外光下进行观察,若呈现亮蓝色荧光,则应喷洒香草醛硫酸溶液(5%).观察不同品种沉香的色谱情况.

1.2.2 紫外光谱鉴别 应用天平仪称取 0.50 g的沉香粉末,将其加入乙醇(10 mL,95%),混合均匀后,进行超声提取(约15 min);然后,进行过滤,使之达到25 mL.在200~300 nm范围内测定进口沉香、国产沉香及伪品沉香的吸收光度.

1.2.3 性状鉴别 观察沉香的宽度、长度、外表形状、纹理、颜色、质地、气味及燃烧表现等,也对沉香真伪、优劣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20.0统计学系统,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进口沉香出现四个桃红色的斑点,颜色不稳定呈变化性(由深至浅);国产沉香出现枚红色斑点,颜色经久不褪;伪劣沉香,无斑点显现.

2.2 对比三种沉香零阶光谱数据 实验发现,与伪品沉香对比,正品沉香相同吸收峰值更高,大峰值比更大,大峰大谷值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三种沉香一阶光谱数据对比 实验发现,与伪品沉香对比,正品沉香相同吸收谷值更小,零交点更高,第一、二强峰值比更低(P<0.05,表2).

表1 对比三种沉香零阶光谱数据

表2 三种沉香一阶光谱数据对比

2.4 对比三种沉香紫外最大吸收光度 在200~300 nm范围内测定进口沉香、国产沉香及伪品沉香吸收光度发现,正品沉香最大吸收峰值为(225±2)nm.

2.5 三种沉香的性状特点 三种沉香的性状特点各一(表3).

表3 三种沉香性状特点分析

3 讨论

沉香属瑞香科,植物白木香[3-4].它是一种含有树脂的独特品种[5].现今,市面上常见沉香包括:进口沉香及国产沉香两大类.国内沉香的产地包括福建、广西、海南及广东等,每年产量较少.沉香味辛、苦,性微温[6].沉香在遭到人为破坏或者自然界伤害后,启动自我修复功能,分泌油脂,油脂受真菌感染后,会凝结成中药沉香.《纲目》、《海药本草》、《别录》、《珍珠囊》、《本草再新》等中药典籍中,均提及并肯定沉香对吐泻、恶气、逆气、霍乱及腹痛等疾病的临床疗效.

沉香形成往往需耗时数十年,市场上,正品沉香十分稀少、珍贵,部分供应商为谋取暴利,往往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致使沉香市场真伪难辨,鱼目混珠.如何有效鉴别、鉴定沉香真伪,对保证消费者利益,规范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常见沉香鉴别方法包括:显微观察法及理化鉴别法.显微观察法局限性较大,理化鉴别法准确性较低,由此可见,传统沉香鉴定及鉴别方法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本研究经薄层色谱鉴别发现:进口沉香出现四个桃红色的斑点,颜色不稳定呈变化性;国产沉香出现枚红色斑点,颜色经久不褪;伪劣沉香,无斑点显现.此外,在测定不同品种沉香吸收光度过程中发现,正品沉香最大吸收峰值为(225±2)nm.

综上所述,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及紫外光谱鉴别沉香品种,具有操作简单、临床疗效好、应用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朱天友.中药沉香的品种鉴定及鉴别方法[J].药物与人,2014,27(6):89.

[2]郭生挺,杨 晖.中药沉香品种鉴定及探讨鉴别方法[J].中医临床研究,2014,6(5):51-52.

[3]梁 剑.中药沉香的鉴别方法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3,9(6):35-36.

[4]钟红兰.中药沉香品种鉴定及探讨鉴别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266-267.

[5]熊武卫.中药沉香品种鉴定及探讨鉴别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76-77.

[6]刘军民,翟 明.国产沉香资源开发利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1):48-51.

R282.5

A

2095-6894(2015)03-144-02

2015-01-05;接受日期:2015-01-24

郭朝民.E-mail:guochaomin@126.com

猜你喜欢
品种鉴定鉴别方法伪品
冬冲夏草与掺伪品的鉴别研究
光明中医(2021年7期)2021-05-14 08:19:14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58
基于FDA-MIMO的距离欺骗干扰鉴别方法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
中国调味品(2017年2期)2017-03-20 16:18:22
植物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进展
藏药鉴定及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脑血通片显微及薄层鉴别方法研究
西南军医(2016年5期)2016-01-23 02:20:15
NA指纹在水稻品种鉴定中的应用与展望
珍珠粉的近红外光谱定性鉴别方法
中成药(2014年9期)2014-02-28 22: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