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化设置及一体化教学形式设计

2015-11-26 18:43官秀敏
就业与保障 2015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模块化专业课程

官秀敏

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化设置及一体化教学形式设计

官秀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计算机及其衍生产品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为了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和行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承担着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任务的职业院校,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来顺应潮流方向。近年来,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各职业院校迅速普及开展,本文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模块化设置与一体化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进行全新的教学形式设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模块化;公共模块;专业模块;提升模块;一体化教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PC在我国的开展和普及,中、高级职业院校顺应潮流之势,纷纷开办了计算机类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计算机类的专业已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如硬件维修及检测、软件开发和设计、动漫设计等,涵盖专业各个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的应用全面渗透到各行各业,像机械加工、自动化控制等行业对计算机的依赖也大大加强,计算机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计算机的概念不再仅仅是单纯的PC这么简单,根据所服务的行业,其在功能及外形等方面也朝着更符合行业自身特点的方向发展和变化。为了紧跟形势的发展,中、高级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开设以及课程设置,也应该审时度势地作出变化,并在教学的形式和手段上进行创新和改革,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经过多年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及不断反思和总结,笔者认为关于计算机专业及课程设置必须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为今后的学习和进一步深造打好坚实的基础;

2.课程的设置以突出技能训练为主线。专业课程的设置因以能力为本,在此基础上加强专业素质教育,突出先进、实用技能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结合其他专业开设专门课程。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开设不能单一化,而应该面向多元化、多层次,应加强行业计算机应用的课程设置,根据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基本原则,培养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化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在教学形式方面,传统的专业教学按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这样的主线进行,要求所有学生都按同一个步调和要求完成学习,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上如今职业院校,特别是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对公共课和基础课普遍兴趣不大,因此必须改革过去那种被动填鸭式教育的形式,从学生特点出发,将课程按模块进行划分,以简单实用的技术为公共模块,从专业应用的方向出发,设立多个以培养专业技能为目标的专业模块,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若干个专业模块进行学习及完成工种取证。在教学手段方面,每个模块均量身制定出专门的一体化教学方案,结合劳动部制定的一体化教学的要求,采用工学结合的项目分组一体化为主的形式进行教学。

围绕着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化和教学实施的一体化,笔者建议可以进行如下的设计: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化框架设计:

将原计算机专业课程重新进行整合,减少语、数、英等公共课比重,增加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将整合后的课程以模块为单位进行划分,制定出每个模块所要完成的时长、内容及要求,一个模块即代表一个学习任务。在灵活、可选择性强的基础上,制定出学生所要完成的模块数和要求,学生按规定完成相关模块的学习,并经过考核达标后,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从实用性、难易性角度出发,可以将课程划分成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提升模块三类。其中:

1.基础模块(Basic Module)指的是计算机专业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以公共课及简单易学、实用性强的计算机基础技能为主。除了语数英等公共课整合为1-2个模块外,其他公共模块均以计算机基础课为基础,模块的设置主要有: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文字排版和处理、计算机网络应用等

2.专业模块(Major Module)指的是以达到计算机相应技术工种等级(OA、网络管理、硬件维护、软件开发等)的要求为主线,重点训练学生某项计算机专业技能所设立的教学模块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学生在完成必修类专业模块的同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学习方向,进行选修模块的学习,并完成对应的工种取证。模块设置主要有: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硬件检测与维护、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SQL数据库、DELPHI编程与软件开发等。

3.提升模块(Enhance Module)指的是在完成专业模块的学习后,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以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人为标准所制定的综合能力提高的模块项目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协作意识。提升模块均为选修类,但必须至少完成1-2个模块的学习。模块的设置主要有:图书馆/学生日常管理/机械加工生产管理等应用软件的开发、机房组建(软硬件安装与调试、局域网构建)等。

二、模块化结合一体化的教学形式设计:

模块的学习内容目的性强,要求明确,即简又精,而一体化模式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工学结合的项目分组教学。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这种的模式下进行项目分组学习。将模块化教学用一体化的模式来实施,两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可以让学习成效最大化。

五年来,笔者的学校在电气自动化及数控专业进的一体化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收获了一定的成果,这也为计算机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直观的借鉴,计算机专业的一体化教学也可以按“教、学、做、考”的一体化模式来实施进行。在课程模块确定的基础上,每个模块的教学手段的实施设计都将坚持一体化理念为基本思想,再根据各模块的自身特点设计更加符合自身教学要求的模式。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学习任务。每个模块的教学设计基本上可由“任务导入”“任务进行”“任务完成”和“分享与评价”四个环节组成:

1.“任务导入”环节

主要由任课教师进行以下工作:

(1)向学生导入所进行的模块教学中应完成的任务及目标,让学生对所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再布置本次教学活动应完成的学习任务;

(2)让学生明确自己应当完成的具体任务和完成任务后可以学到哪些知识以及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3)在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确定组长,安排具体的任务完成时间。

2.“任务进行”环节

学生通过查阅参考资料、课本等方式完成自主学习,并进行分组讨论,对模块任务目标进行分析,交流自主学习心得及体会,交换学习意见,然后进入具体的任务进行过程。根据所学习模块自身的情况,任务的完成可以分为个人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两种形式。如计算机基础技能、网络应用等公共模块可以个人为单位完成,然后小组定出评比标准,对个人学习和完成情况进行评比;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软件开发等专业或提升模块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最后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

3.“任务完成”环节

学生根据已制定好的学习方案、学习目标,根据要求逐步完成任务。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通过应用已学习的知识完成任务,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一体化思想。通过不断完成任务,进行知识的建构,形成自己的计算机专业能力。

4.“分享与评价”环节

学生将自己完成任务后的成果在小组及班级中向其他同学进行展示分享。根据完成的情况,先进行个人自评,然后再接受小组、教师的评价。同时,学生在汇报自己完成情况的同时,可以听取其他同学汇报的情况,通过比对,查找不足,不断改进。

有分工,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增加责任感;有目标,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不会一头雾水而感到盲目;有分享,学生将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和大家分享,让学生有成就感,同时可以通过交流来吸收别人的长处;有评价,可以刺激学生的好胜心,不甘人后,不断勇攀高峰。总之,将课程进行模块化,并用一体化的手段来实施教学过程,让学习目的性更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高,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更大化。

以上模块框架的设置以及一体化教学手段的设计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构想,结合日常具体的教学活动,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和设计,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作者单位:福建技师学院)

[1]潘光华.安全防范系统应用技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

[2]杜娟.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国电力教育.

[3]池俐英.模块化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探讨.职业.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模块化专业课程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模块化住宅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