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生态女性主义的内涵分析

2015-11-25 06:19:03周盛
雪莲 2015年20期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生态女性主义哈代

周盛

【摘 要】《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最优秀的代表作。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这一时代的乡村少女苔丝的美丽形象。这位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哈代,通过对苔丝的悲惨遭遇的描写批判了男权制。今天我们的目的主要是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的内涵来分析这部作品、分析其作品中关于女主人公苔丝悲剧的原因及其作者想传达的自然与女性的关系。这无疑是具有挑战意义的。

【关键词】苔丝;生态女性主义;哈代

生态女性主义在历史上和在当代社会里,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它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人与人的问题。社会与自然、文化与人文,同处一片蓝天之下,共存亡同呼吸,不可孤立。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知道了自然的神圣性与不可侵犯性,因为那时候人们还捉摸不住自然的特性,所以对自然尊敬爱护。就像母系氏族时期是女性当家,女性地位高贵。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19世纪的英国。人们随意的掠夺自然。对森林随处可见的“大屠杀”,烧杀抢掠。而当时的妇女在男权制下也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性别歧视等消磨了女性的生命的活力。生态与女性在环境中失去了平衡。

一、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产生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权运动的第三次浪潮,是生态学与女性主义的结合体。是自然的女权主义。它从各种层面探讨男性与理性的差别,并对造成性别歧视、不平等待遇的批判进行深入分析。奥波尼是第一个提出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的。她带着有思想的妇女,并引导了这一场生态革命。并坚信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将会因为这场运动发生改变。在这个世界里,女性好比甘露,滋润着她爱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女性又好比阳光,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整个自然。她们繁衍后代,她们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和男性和自然平等。然而,如今的妇女却扮演着一个弱者的角色。在父权的世界里,女性是性别压迫的最明显的产物。她们天生在思想上就比男性低一筹。总觉得受男人支配是正常的。就像小说里的苔丝因被迫听从父亲的话,从而把自己置身于险恶之地。其次,在当时的环境中,封建的思想道德的束缚压迫或多或少深刻地影响着女性。就像当苔丝被夺了处女之身,就觉得自己是罪恶的。逃避到另一地方也只是为了洗净罪恶和自己的污秽。我们知道女性在传统文明和工业文明撞击的夹缝中生存是多么艰难。所以甚至我們都不忍心责怪可怜的苔丝,她的善良纯真就像自然的本色一样纯粹动人,在一个工业发达的世界里,环境是生产的牺牲品,被糟蹋也是必然。而纯真的苔丝也避免不了受迫害,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

二、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俗话说物极必反,这是绝对真实的。在旧中国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被生活被统治者压迫的民不聊生,他们要活命那就要奋起反抗。反抗是他们唯一必须要做的,就像苔丝一样。苔丝不断这样的折磨自己,反复折腾。深深地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枷锁。这种灵魂有罪的背负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经历了一波三折的爱情,在被克莱抛弃后、苔丝独自带着自己给自己定义的罪默默忍受着默默地接受命运的摆布。她现在的处境就像满目疮痍的灌木丛,赤身裸体的在蓝天之下,无处可去无处可藏。她就像被使用完之后躺在废弃的工厂里的树木。无可奈何。在遭到世俗伦理道德的批判,只有拿起武器斩断这一切困扰。

在一个资本主义过渡阶段,良善的贫困农民是最底层的受害者。他们从自给自足变成了雇佣工人,为了生活,人们只能在生存与机器之间周旋。这种苦不堪言的生活造就了人们对道德的过度重视,他们打着道德的旗帜到处招摇过市,带着伪善的面具,处处紧紧相逼。让失身的苔丝承受着身与心的双重压迫。徘徊在道德边缘。而苔丝成了宗教教规和资本主义男权的了无辜的牺牲品。让她为了生存一次次放弃自己的尊严与情感,最终拿起了反抗的武器。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哈代著,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6.

[2]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著,艾晓明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德伯家的苔丝生态女性主义哈代
哈代诗歌的民谣艺术
《德伯家的苔丝》中情与景的巧妙融合
基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字》解读
《德伯家的苔丝》中希腊神话原型理论分析
《疯狂动物城》的生态女性主义解析
电影文学(2016年22期)2016-12-20 15:23:48
从多视角分析《一个小时的故事》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理智与情感》
电影文学(2016年19期)2016-12-07 20:29:19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