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诗人的天职 一位画家的使命

2015-11-25 06:19:03庞琦昕
雪莲 2015年20期
关键词:诗情丰子恺漫画

庞琦昕

【摘 要】丰子恺先生开创了中国漫画的一派画风,在他之前没有人这样画作,在他之后也没有。他的画里不单单有着市井生活的真实,又有诗人家国情怀的理想。一种新的美学在他的画中散开来,透露出的是丰子恺丰盛的生命。

【关键词】丰子恺;漫画;诗情

丰子恺的画特别,甚至他的画风成就了一个专门的名词——子恺漫画。丰子恺不是国粹派的拥护者,也不是西化派的扛旗人,中国画看“心”,西洋画重“眼”。前者笔情墨趣,后者讽刺滑稽。而他選择了中间地带,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张僧繇画龙时在龙眼处的妙笔一点成就一段佳话,因这一点让画有了魂儿。丰子恺的画也常有这妙笔一点,和用画笔点睛不同的是,他的画常用“诗”点睛:门廊处,竹帘卷起,桌上摆着茶壶和三盏茶杯,远处一弯新月悬在半空。这是画里所有的形态,丰子恺就在这幅急就而成的小画旁题了一句小诗——“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中国画里的情趣呼之欲出。如此一来,子恺漫画不仅有西洋画重形的态度,也有了中国画讲意的精神。这种小画一直伴随着丰子恺的一生,他画出了他人生的辛苦与坎坷,也画出了他高尚的人格。

丰子恺的画也是有生命的,有人说这样的画在他以前没有人画过,在他以后也没有人画过。当年丰子恺的画很便宜,许多小商小贩都会用他的画做自家店里的装饰;他的画的流传度很广,就连不识字的文盲也能读懂他画中的深意。几十年过去了,因他画的诗意与谐趣,仍旧可以看到这些小画点缀着许多城市的街头。因为这生命力是关乎日常,他一生都在践行者艺术的启蒙与普及的志向,甚至可以说,在那些战火纷飞的日子,丰子恺的画有了审美拯救的形而上的意义。丰子恺的画率真、儒雅、恬静,幽默,也有着那个时代的悲悯与辛苦。他画战时的沦陷区的老师在树下教孩子写“中华万岁”;也画母亲背着背篓里的孩子逃难;还有《战时的狗》——骨瘦的黄狗叼着一只滴着血的脚做食物;封锁线后的小楼旁仍旧杨柳依依,春燕环绕,只是画旁题字:“燕归人未归”。数笔寥寥,背后却是说不尽的故事。丰子恺画的是人生百态。有人问丰子恺,绘画到底有什么用?他答,“纯正的绘画一定是无用的,有用的不是纯正的绘画。”有生命力的绘画不在乎技法的高超,在乎作画与赏画人的情感,若失了情感,再明艳的画也是无用的。

“漫画”一词本就是由日本舶来,丰子恺早年留学日本,受到了日本画家竹久梦二小毛笔画的启发。偶然的机会,丰子恺翻到一本竹久梦二的画册,一幅题名《classmate》吸引了他。一位妇人,坐在黄包车里,穿衣打扮俨然日本上流阶层的样子。就在黄包车转弯处,与街道旁的另一个妇人擦身而过,这位妇人蓬头垢面,身后还背着一个孩子。与贵妇眼神相遇的瞬间显得窘迫又急促。就是这样一幅画,让丰子恺觉察到了世间的不平,两位女子多年前为同学,也许是因为嫁人的缘故,中年的境遇竟有如此大的差别。丰子恺曾评价竹久二梦,“他的构图是西洋的,画趣是东洋的;其形体是西洋的,其笔法是东洋的,自来综合东西洋画法,无知梦二之调和者,他还有一点更大的特点,是画中的诗趣。”此后,在丰子恺的画作中便有了这样一种集形的美感与诗的意味于一身的毛笔小画。朱自清说,丰子恺的漫画像一首首带核儿的小诗,看到他画的人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嚼着味儿。

丰子恺的画风一生未变,许多人模仿他的画,越来越多人开始珍爱他的画。“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是丰子恺对自己画的期待与实践。正如当年他在日本街头翻到的竹久梦二的小画,仅仅是两个身份迥异的妇人擦身而过的场景,就透露出了社会的怪相与人世的悲哀。《只有一个烟囱有烟》是丰子恺画于1948年的一幅小画,画面被一排排矮屋充满,画里面没有一个人,只有一只在石板街上觅食的瘦骨嶙峋的狗,连排的矮屋中只有一户的烟囱里冒着烟。画面并不复杂,却弦外有音。丰子恺没有画饥民的惨相,那唯一冒着烟的烟囱就是饥饿最好的明证。《乱世做人羡狗猫》《卖儿郎》《却羡蜗牛自有家》《洋房四面是茅棚》,丰子恺一幅幅的画作透着他深刻地悲悯与同情,成为一首首无声的诗。然而,丰子恺的画不光单单记述苦难,其中也不乏许多幽默与童趣。丰子恺画儿子穿了爸爸的衣服,也画孩子用蒲扇当马骑。他画女儿百无聊赖地仰靠在躺椅上消夏,也画孩子在花盆里种下花苗;他画兼母的父,也画慈祥的母。对“家”的记录一直是丰子恺画笔的重心。“家”是他自己的小家,也是民族的大家。在丰子恺的译笔下,有一位画家说过,“无法迁出的世界如果有难处,那么必须使难处的地方或多或少变得宽裕,使得白驹过隙的生命在白驹过隙的期间好好地度送。于是乎产生了诗人的天职,于是乎赋予画家的使命。”艺术“人生化”,人生“艺术化”。生活不易,丰子恺却用他达观的态度看到不易中存有的那些温情。他的画作没有一幅不再表现日常,而他的人生也履行着一个艺术家的使命。

时代的悲哀出现在丰子恺的方寸画幅中。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的人,是很难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在抗战的年月里,丰子恺会把自己的孩子聚集在身边,为他们诵读鲁迅先生的小说,他常常动情地流泪,孩子们也会流泪。早在1937年,丰子恺就有了漫画鲁迅小说的想法,他说他要给鲁迅先生的话装上一个麦克风,让他的声音可以扩大,让老人孩童、纤夫脚足、让那些不识字的人也可以读鲁迅的小说。丰子恺画好了五十四幅漫画《阿Q正传》,准备付印时,日军的炸弹炸毁了印刷厂,连同这五十四幅画都炸毁了。1938年,丰子恺重画《阿Q正传》,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画稿又一次毁于战火。直至1939年,第三次重画的《阿Q正传》终于刊印出版。丰子恺在出版序言中写道:“将来的中国将不复产生阿Q和产生阿Q的环境。”从1939年到1949年,在这十年的时间,《漫画阿Q正传》刊印了十五版。在经过许多年的沉积,画译鲁迅小说成为丰子恺给新时代的献礼。《阿Q正传》《风波》《故乡》《孔乙己》《药》《社戏》《明天》这些小说都成了丰子恺的漫画题材。所以有人说,鲁迅的文章里有丰子恺的画,丰子恺的画里有鲁迅的精神。丰子恺真的给鲁迅先生的声音装上了麦克风,他也给一个时代的历史装上了麦克风,让许多的后辈可以真真正正地感受到那时的声音,经典的艺术作品可以跨越时代和地理的界限。

丰子恺曾做“三层楼”的比喻,他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绝大多数人拥有一颗世俗的心,少数的人拥有艺术的心,而真正拥有宗教的心的人又是少数中的少数。丰子恺说自己的老师李叔同是一步步走到了第三层,而他自己却始终停在第二层,虽如此,他也努力扶着楼梯,尽最大的力气向往第三层爬,望望楼上的风景。孔子说“绘事后素”,意思是在描绘后还要可以彰显事物的本色。丰子恺的绘画基础是人生的第一层楼,洋车夫、卖花女、职员、警察、学生这些最普通的人是子恺漫画中的主角,但他并不仅仅是简单描摹日常的生活,他在自己的《教师日记》中写道,“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世。”丰子恺用一颗艺术的心看到周遭的一切,也教导学生如此,艺术是可以普及大众的,子恺漫画从来不是曲高和寡的博物馆藏品,他的画连接着人生的一层与二层。有人说丰子恺的画难登大雅之堂,缺乏画艺。好友朱光潜评价丰子恺说,“子恺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动笑貌,全都是艺术的。他作品有一点与时下一般画家不同的,就在他有至性深情的流露。”这至性的深情在这位画家离世四十年后,人们依旧铭记。

参考文献:

[1]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2] 丰子恺.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诗情丰子恺漫画
爆炒米花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的“人”和“文”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04
那些诗情,那些画意
文苑(2018年23期)2018-12-14 01:06:36
冬至一阳生 塞上畅诗情
对联(2018年2期)2018-05-28 03:03:26
诗情
散文诗(2017年6期)2017-07-12 17:33:33
MINI漫画
知识漫画
百科知识(2016年18期)2016-10-28 00:17:35
漫画4幅
妇女生活(2016年10期)2016-10-12 19: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