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华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建筑在满足人们基本的遮风避雨居住功能后,在物质条件逐渐变好的情况下,人们期望建筑能实现部分精神方面的功能,因此要求建筑既要实用又要美观,从整体到局部都要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引起精神的愉悦。这就需要对建筑的各组成部分都在可能的条件下加工、美化,对建筑的门也是一样。建筑的门上经过加工美化的构件,逐渐成为门上的装饰了。
门的装饰包括门环、铺首、乳钉、暗锁、铁皮包门和门上雕刻花印等,通过各方面的包装和装饰,使门协助建筑体现出建筑的精神气质和气势。
据《明史》记载:“亲王府四城正门以丹漆金钉铜环;公王府大门绿油铜环;百官第中公侯门用金漆兽面锡环;一二品官门绿油兽面锡环;三至五品官门黑油锡环;六至九品官门黑油铁环。”史册上将门饰的装饰细节记载得如此详细,可见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规范了门上的装饰和门的颜色,其历史价值显而易见。这就是徽州众多古民居宅第的门大都是黑色的或不漆的,而门环大部分是铁制的原因,更谈不上门上的装饰钉之内的豪华装饰了。
在门的装饰上,人们对美的喜爱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亘古不变的。在徽州建筑的门饰上,人们主要是采用铺首和门环的形式变化来进行装饰,来表达心中的企盼。虽然封建统治者用严格的等级制度限制了门的装饰形式和颜色,但是聪明的老百姓们还是绞尽脑汁地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改变门饰的形状、图案以及门环的式样来表达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门环是安装在门上的圆形、方形、棱形或其它形状的环,它是开关门、敲门必备的部件。老徽州,庭院深深,普通的敲门声不容易引起注意,铁质或铜制门环安装在门上,清脆的敲门声方便人们敲门和开关门。因此徽州民居中门环一般是铁质或铜制的。门环作为一种实用工具,造型比较简洁,主要是从实用出发,做成圆形、方形或菱形等各种形状。一般穷人家直接将门环安装在门板上,富裕人家就会在意客人敲门时对自己家的第一印象,通常会将门环下方做出形状各异、雕工复杂的底座,连接门板,连接门板的底座被称作“铺首”。相对而言,门环的实用功能强,铺首除了连接门板外,铺首基本上是起装饰作用的,但它不仅仅只具有装饰功能。
铺首,在《说文解字诂林》中解释为“文选《舞赋》注引箸门首右,本铺作手部,门持也,盖门首金铺为人门持而设,故谓之首,后人即谓之铺首..三辅黄图金铺扉上有金华,中作兽及龙蛇以衔环也.古者箸门为螺形,谓之椒图是曰,铺首以金为之则曰金铺,以青画琐文镂中则曰青琐”此文中谈到铺首是“门持也”,它的形状和颜色都是可改变和丰富多样的。《汉书·哀帝纪》中记述“元寿元年.秋九月,大司马骠骑将军丁明免。孝元庙殿庙门铜龟蛇铺首鸣。如淳注‘门铺首作龟蛇之形而呼鸣也。’师古曰‘门之铺首,所以衔环者也。’”班固在这里提到的“龟蛇”形的铺首是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名称,应该是专用于门上门环底座的称呼。在铺首衔环的形象统一和完整以前,它的形象并不是固定的,一般都衔环,班固将它记述为“龟蛇”的样子,以上几位从不同角度谈到了铺首的基本功能。总的来说,铺首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1)实用功能。铺首是连接门板和门环拉手的部分,使得门环不直接安放在门板上,免得门环的损坏影响门板美观。铺首连接门环和门板,为门环奠定基础,为门板增加敲门工具起着实用功能。大部分铺首是铜制成的,也有部分铺首是铁制的。
(2)装饰功能。为了方便人们开关门,门环都处于与人眼高度相近的位置,处于视线的最佳视角,也就是视觉的焦点处。铺首是垫在门环下的形式,它的形状基本不受限制,形状、款式、图案可以不受限制地创造成多样化的形式。不同的家庭期盼不一样,不同的期盼造就了门环造型的多样化,借不同造型的铺首来表达不同的心理期盼,总的来说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于是逐渐使用各种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动植物名字的谐音或动植物抽象变形的装饰形象来赋予铺首一定的思想内涵,使铺首这一实用物品成为具有较强艺术表现力和民俗文化的载体。因此徽州建筑门上的铺首的形状丰富、款式多样,起到了一定的美化门板的作用。
(3)避邪功能。铺首作为开关门的门环底座,它起着开门第一形象和看家护院的心理暗示作用。曾传轺先生曾指出“铺首的形制有作蠡状者,有作兽吻者,有作蟾状者,也有作龟蛇及虎形者,殆用以镇宅避邪者也。”因此,铺首的辟邪功能通过铺首的造型表现出来,铺首的装饰形象多用动物纹样来造型,其中常见的动物纹样有狮子、老虎等猛兽,人们认为狮子和老虎作为百兽之王,很凶猛,能驱走不祥之物,起着消灾避邪的功能。还有的用蝙蝠形象造型,蝙蝠虽不凶猛,但“蝠”与“福”同音,祈盼福气可以驱走邪气。
徽州民居中,不论住的是达官显贵,还是住的普通老百姓,只要有家,就会有门,就要有开关门的门环和环下铺首,人们常将门环铺首混为一谈,统称为门环。因此,在徽州建筑中,门环和铺首的设置具有大众化和普遍性的特点。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积累下,创作了各式各样的门环、铺首,充满智慧的民间艺人和普通老百姓发挥充分的想象力、运用典型化手段,将各种民俗图案、吉祥图案组成的门环铺首创造出来,夸张的造型、通俗易懂的寓意、或精美或粗糙的做工,都充分地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要求,容易被百姓的思维方式所接受。各种造型的铺首洋溢着智慧美、朴素美,不论是出于装饰或辟邪的目的,它都强烈地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形式美、功能强又实用,这正是它们被百姓广泛地反复运用并世代沿袭而久盛不衰的原因所在。
徽州建筑门饰中,门环的造型多样,有体现灵物崇拜精神、驱鬼辟邪的“兽头门环”、有祈求财富的“花钱门环”、有祈祷平安的“佛手门环”和造型复杂、祈福的“蝙蝠门环”、有清高淡泊的“浑圆门环”和线条优美的“草蔓门环”等等,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归纳而言,可分为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
动物纹样造型的门环中,典型的代表是兽头门环和蝙蝠门环。因“兽”与“寿”谐音,兽头配合如意纹有寿如人意之意,兽面纹是具有威严气质的纹样,造型夸张、怒目圆瞪、线条流畅。自古以来,狮子、老虎就有百兽之王的美称,具有抵挡煞气和辟除邪气、象征身份、地位,招财纳吉的作用,这种多出现在北方、多用于贵族门饰的兽面纹装饰,在徽州建筑门饰中,常把它小型化和艺术化后装饰在铺首上(如图1);蝙蝠纹是徽州门环纹样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如图2)。蝙蝠纹是传统寓意的纹样。现实生活中的蝙蝠,体型娇小、全身乌黑,是一种能够飞翔的哺乳动物,属于动物学中的翼手目,喜好在夜间行动,蝙蝠本身并不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在我国的装饰艺术中,蝙蝠的“蝠”字因与幸福的“福”同音,因此蝙蝠的形象被当作幸福的象征而广泛运用。蝙蝠纹有多种变化,有单独蝙蝠纹和以蝙蝠纹组合的图案。“蝠”和“福”同音,借喻福气和幸福之意。如一只蝙蝠飞在眼前,称为“福在眼前”;蝙蝠和马组“马上得福”;器物上部一圈红色的蝙蝠纹,也称洪福齐天,也有多子多福之意。徽州的门环艺术中,蝙蝠纹占据了很大的地位,是家家户户对“福”的期盼的最好的体现。
植物纹样造型的铺首中,典型的纹样有莲花纹,又称“荷花纹”,它是一种典型的装饰纹样,也是典型的宗教纹样之一。莲花纹样装饰的门环多是在两个圆形之上,莲花纹样的花瓣形状各异,风格不一。在门饰艺术中也喜爱运用莲花纹,莲花高雅的风韵渗透到了人类的精神世界,用莲花装饰门环代表了人们崇拜高风亮节的品质。朴素造型的还有瓜叶纹门环。
几何纹样造型中,花钱门环和浑圆门环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花钱门环,作为一种吉祥物,表示人们祈求幸福的观念。所谓花钱,在古代是一种装饰钱,也称为吉祥文字钱,一般不做流通,花钱的样式,主要以咒语钱和钟馗驱邪降福钱为最多。传说古人佩戴花钱有驱魔避邪之功效,在宋、元、明、清时期,民间百姓常把花钱挂在门上或佩带在身上,来祈求驱邪降福。浑圆门环中,“圆”就是佛的修行正果,它暗示了人生“功德无量,圆满成功”,反映了佛教的观念。这种“门环”装饰融合了'和谐”与“统一”的“宗教”哲学思想,正是通过这些传统观念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统一”,才具有了一种独特韵味和魅力。
铺首的雕刻手法以浅浮雕、深浮雕和线刻为主。如图一中,狮子的怒目和衔环的嘴部都是深浮雕雕刻。深浮雕深浅层次差距大,容易雕刻出狮子的体积感和凶猛的气势,起到威慑的作用。狮子的头部是浅浮雕和线刻手法。浅浮雕和线刻层次浅,对眼部的怒目造型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
徽州建筑门的装饰艺术中,门环和铺首装饰起到决定性的装饰作用,门环和铺首的造型体现了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情感和精神追求。
[1]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
[2]班固,汉书、哀帝纪,颜师古注,中华书局,2002∶18.
[3]曾传轺,铺首,考古学杂志(创刊号),广州黄花考古学院出版,19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