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潘恒冬
“E学习”平台在心理健康课堂上的运用
文 潘恒冬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中,知识正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传播和更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以及方法,这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传统强调注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肯定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新课改”也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而学生对“E学习”平台的高效利用会帮助我们达成“三维”目标。
心理健康课重点不在于知识的传递而是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某种情感、得到某一程度的发展,养成某一良好的习惯,培养某种积极的心态,学会正视自己和别人等。所以笔者认为每一名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当时他们的所思所想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是教学成功与否最重要的评判标准,这些正是在“E学习”平台很便捷就能实现的。笔者通过实践发现“E学习”平台的几个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走进神奇的想象”这节课很能体现心理健康课的特点,不强调知识的传播,而在于增强学生大胆想象的信心,同时开发学生奇思妙想的思维。所以笔者主要只设计了导入、认识想象力和学生展现3个环节,简洁的导入环节用以引起学生兴趣;认识想象力环节用以分析想象力,消除想象力的神秘感;学生展现环节用以开发学生的思维。传统课堂由于较为固定的上课模式,学生容易模式化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也容易模式化地完成教师给的任务,往往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但展示和参与的学生少,教学效果不够理想。“E学习”平台的一些功能恰能解决这样的难题。
1.反馈功能
在认识想象力这一环节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丰富的想象力需要怎样的人格特点?本来笔者准备了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如果是传统课堂,很多学生会附和笔者的看法,偶尔也只是有个别的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回答的深度和广度都受限。“E学习”平台却促发了学生积极表达观点,有一些学生将自己本来还不够自信的想法反馈出来,让笔者以最快的速度得知学生的想法观点后,抓住了转瞬即逝的宝贵教育时机,与学生深入探讨了这个话题,达到了意想不到教育效果。在学生想象力自我检测时笔者也采用了“E学习”平台,发现学生做题效率明显加快,通过反馈功能笔者及时了解了学生的测试结果,在课堂上笔者着重鼓励了想象力测试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是在传统课堂上很难快速做到的。
2.画笔功能
在学生展示环节,有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自己创作一幅展现想象力的作品,本来这个活动由于受到教室场地的限制,笔者只准备让几名学生在黑板上创作,但有了“E学习”平台画笔的功能,笔者设计了一个利用画笔功能的环节,让每名学生直接在平板电脑上创作,然后把创作的作品上传,这确实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效率,也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3.讨论组功能
“E学习”平台让心理健康课的讨论变得更加容易。笔者在课前并未设计讨论环节,但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的自信不断增强,笔者顺势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如何培养自身的想象力?这打破了传统课堂讨论必须事先设计好的成规,传统课堂上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发言,自己也觉得这个讨论活动与自己无关,往往积极性一般。但是在这节课笔者让每一名学生都必须把自己的发言输入在平板电脑上,结果笔者发现学生的想法是很有趣也很有创造性的。随着软件的优化,讨论结果甚至可以直接用笔写或者语音传给教师用以丰富课堂,这会让心理健康课更加有趣,充满学生的智慧。
心理组潘恒冬老师上“E学习”公开课“快乐地想象”
“E学习”平台给课堂带来了很多的助力,可由于各种原因“E学习”平台也给课堂带来了不少的阻力,笔者与其他学科使用“E学习”平台的教师交流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1.E学习平台容易分散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力
当笔者教授“走进神奇的想象”一课时,学生的注意力会在黑板、大屏幕投影、平板电脑、笔记本之间来回切换,致使课堂气氛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教师需要不停地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注意力也分散了精力。这个问题在其他学科也会出现,但在心理健康课表现得特别明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笔者频繁地拿起平板电脑,学生目光频繁地转移无疑破坏了课堂教学气氛。如何让“E学习”平台和心理健康课堂完美结合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2.“E学习”平台的不熟练使用减少了学生书写的频率
学生的书写虽然不是心理健康课的重点,但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心理健康课能获得很多感悟,但是往往转瞬即逝,心理健康课上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悟是很重要的,书写能将活跃的课堂冷静下来,让学生积淀每节课的精华,“E学习”平台由于长时间用到平板电脑,学生会不习惯再用笔书写。相信随着“E学习”平台软件的优化,未来在平板电脑上的书写会与纸上非常相似,在平板电脑上也能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
“E学习”是新一轮的教育革命,这场教育革命不仅仅是技术的革命,更是教师的革命。即使最先进的技术,也无法离开教师的操作。教师的观念在这场革命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每一名教师应该明确现在的课堂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而“E学习”平台正是这样一个为学生发展服务的一个手段和工具。教师不能完全依赖平板电脑传授知识,更不能因噎废食,裹步不前。相信随着“E学习”平台软件的优化,教学资源的丰富,教师的实践,相信未来E学习平台还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更多的惊喜!
[1]宋国学.e-学习的理论内涵及实践价值[J].比较教育研究,2005(5):13-17.
[2]宋国学.国外e-学习研究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6(2):38-41.
[3]刘岚,唐荣荣.探索“E学习”模式助力课堂效率提升[J].基础教育参考,2014(24):50-52.
[4]朱联生.关于“E”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4(6B):29-30.
作者信息
潘恒冬,硕士,中教二级。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