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荣,于明洲
(1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中医院,山东潍坊262400;2山东省昌乐县朱刘街道卫生院,山东潍坊262404)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24例临床分析
于春荣1,于明洲2
(1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中医院,山东潍坊262400;2山东省昌乐县朱刘街道卫生院,山东潍坊262404)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的24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止咳的基础上增加静脉滴注含25%硫酸镁的10%葡萄糖溶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含甲强龙的(每100 mL含40 mg甲强龙)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参考哮喘控制测试量表评分标准,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依据哮喘控制测试量表评分标准,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观察组(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发作进展快,在常规吸氧、抗感染及止咳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控制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支气管;扩张;哮喘;疗效
支气管扩张(支扩)是指近端中等大小支气管受管壁肌肉和弹性成分的破坏,导致其管腔形成异常的、不可逆性扩张,病变进展可导致阻塞性通气障碍、弥散性功能障碍,且可能导致低氧血症.该病与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但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病例在临床上较为少见[1].本研究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24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02/2014-02我院呼吸科收治的24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病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36~56(平均46.5±8.5)岁;临床体征以X线摄影远端支气管形成气液平面,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呼气延长、发作性喘息、胸闷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加重为特征.临床诊断符合我国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哮喘诊断标准[2],排除肺部结核、肝肾功能障碍、心脏疾病等其他脏器系统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疗效,两组在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止咳基础上增加静脉滴注含25%硫酸镁的10%葡萄糖溶液100 mg/(kg·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含甲强龙(每100 mL含40 mg甲强龙)的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2 h/次,2次/d.
1.3 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疗效评价标准[3-4]:哮喘控制采用2005年美国胸科学会制定的哮喘控制测试量表进行评定,总分为25分,评分小于20分为哮喘未控制,评分为20~24分为控制良好,评分为25分为哮喘完全控制.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起效时间小于3 d;有效:喘息、呼吸困难及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起效时间4~6 d;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且有加重迹象,起效时间7 d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药物及方法治疗,结果显示哮喘控制平均评分观察组治疗前(15±2.5)分,治疗后(23±1.5)分;对照组治疗前(16±2.0)分,治疗后(17±2.5)分,治疗后哮喘控制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比较 (n=12)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分别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痉挛和反应性增加的疾病,可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咳嗽、咯痰、喘息、气急、胸闷等临床症状,常被认为哮喘合并肺感染[5].在临床治疗上常采用抗感染、止咳及排痰等药物治疗,而忽视哮喘方面的治疗,尤其哮喘造成的气道狭窄所致痰液引流不畅,加重支气管扩张,使抗生素治疗感染的临床效果不明显.目前研究认为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机制可能为:①支气管扩张导致支气管细菌易于生长繁殖,增加了气道的不稳定性,细菌和真菌感染易引发哮喘;②哮喘发作患者因气道纤毛清除能力下降,同时气道梗阻易使患者支气管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进一步加重哮喘发作[6].基于以上机理,本研究中对照组病例治疗在常规抗感染、止咳基础上增加静脉滴注含25%硫酸镁的10%葡萄糖溶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含甲强龙(每100 mL含40 mg甲强龙)的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注.其中硫酸镁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也和糖皮质激素作用一样具有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激活低下的β受体功能,抑制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支气管平滑肌紧张度,解除毛细血管与小动脉因缺氧所致的痉挛,有效改善感染,缓解咳嗽、气促等哮喘发作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P<0.05).因此,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在常规吸氧、抗感染及止咳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5:64.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CD].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8,2(1):3-13.
[3]彭 丹,侯 欣.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32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7):810-811.
[4]萧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66-67.
[5]底胜峰,张 莉.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2):21-22.
[6]杨宝峰.药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6-398.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15)
本次接受治疗的两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唇干裂、皮肤干燥瘙痒等,在接受治疗早期该不良反应特别明显,可通过服用维生素E或者外用止痒软膏等来缓解其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有肝功能异常、血脂升高等,减少阿维A剂量后其不良反应逐渐缓解并恢复正常.
本研究中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方案治疗的A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于联合川芎嗪治疗的B组患者差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本研究中我们可知,对泛发性脓疱型银屑患者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除了常规药物外还可与中药川芎嗪联合,不但临床效果令人满意,且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事件概率可明显降低,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姜海燕,方 栩.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相关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4,30(5):297-299.
[2]Ferrándiz C,Bordas X,Garcia-Patos V,et al.Prevalence of psoriasis in Spain(Epiderma Project:phase)[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1,15(1):20-23.
[3]李亚萍,甘小艳,肖 嵘,等.成人急性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32例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6):351-352.
R562.2
A
2095-6894(2015)05-104-02
2015-03-17;接受日期:2015-04-05
于春荣.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E-mail:13206264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