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习论对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2015-11-24 03:15付粉鸽
长安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立志研究生教育乐学

付粉鸽

摘要:学习是传统儒家立身处世、成圣成贤的基本途径,基于对学习态度、目的、方法等问题的探究,儒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学习理论:儒家主张好学且乐学,学习是主体的能动自为活动,无论古之学者亦或今之研究生皆应带着热情和兴趣去学习;学习须立志且应以圣贤期许,儒家之学是成人之学,而不是知识之学。此理论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对当前研究生教育而言,走出功利化、知识化误区,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儒家学以致用、建功立业的学习实践论有助于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儒家;学习论;乐学;立志;致用;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B222;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5)02-0115-05

对上古仪礼文化的追溯和学习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特色,向历史和圣贤学习被视为个体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方式。对历史的重视和学习的偏好,成为儒家对待人生的基本态度:“在儒教的所有基本特色里,它对学习的强调,它对历史的爱好,都源自于这种对生命的基本态度。”[1]在学习中发展、完善自我,在学习中挺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基于对学习的推崇,儒家形成了一套丰富的学习理论。从学习态度而言,儒家主张学习的欲求源自于内,出于个体的内在呼唤,而不是外在他律的强迫,因此,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从学习动机而言,儒家主张学习非为利禄,而是为成己成人,做一个有德性的、高尚的人,因此,学习应立大志,以圣贤期许。从学习目的而言,学习不是孤芳自赏式的纸上谈兵,而是报效社会、建功立业的必要储备,为学需经世致用。儒家的这些学习理论对于当前研究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具有重要而积极的启示意义。本文拟以学习的基本态度、学习的价值取向、学习的目的等角度分析儒家学习论基本内容。

一、学习的基本态度:好学与

乐学,非学无以致是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和代表者,孔子是好学的典范,他曾明确地肯定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认为自己的所得皆源于学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学而不厌”[2]。对于学习,孔子的认识是独特而全面的。首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学习要实事求是,不懂装懂是学习之大忌。其次,学习应虚心,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为了学习知识,孔子曾向智者老子问礼,也向底层的山野村夫问学,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坚持“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2],一再谦虚地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2]。最后,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持续性事业。“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2],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学习没有尽头,即使已年老也不应放弃学习。正由于对学习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孔子不仅个人爱学乐学,而且对于一切希望学习者皆敞开大门,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在教学过程中,孔子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学精神,一方面,从事理上讲成君子仁人必须学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2]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实际现身说法,讲学习的重要性:“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2]他还语重心长地从反面给学生讲不好学的弊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2]仁智信直勇刚,这些君子应具之德性的获得都与学习密不可分。

孔子的好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礼记》沿着孔子思想建构自己的学习理论:“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3]六艺兼具,学习是唯一正道,且学习不应敷衍,而要专心:“学者读书,多缘心不在,故不见道理。圣贤言语本自分晓,只略略加意,自见得。若是专心,岂有不见!心不定,故见理不得。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4]宋代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既重视学习,又提出学习一定要用心,要专心致志,要心思沉静。心思纷扰,慌慌兮兮,是不可能学到真知识的。

自孔子始,学习成为儒家的头等大事,好学乐学是儒家知识分子基本的学习态度。儒家好学乐学思想对当今研究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具有重要纠偏和建构作用。现在的研究生队伍中,有一部分学生出于缓解本科就业压力或仅仅为得到一个更高文凭而选择读研。从动机看,这些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学习不是出于个人喜好和兴趣,而是源自社会性的无奈选择。对于他们而言,学习的自我兴趣较弱,而学习兴趣的缺乏使学习成为外在的压力和强迫,学习中个体主观能动性降低,学习效果特别是创造性能力变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将变成包袱,味同嚼蜡。因此,翘课、上课无反应等情况出现也就可以理解了。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儒家的乐学好学主张值得借鉴。第一,作为研究生教育者,特别是导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用心倾听学生的内心呼声,问需于学生,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找到个人兴趣点,从而快乐地投身学习。第二,研究生教育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方法,结合学生特点,走学术型和技能型不同的培养路径,使学生能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深入进行学习。

二、学习的开展途径:勤勉进取与

深造自得儒家不仅提倡好学且乐学,而且认为学习必须心底单纯、专心致志、目标远大。“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学习者需有恒心。孔子讲“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2]。进德修性就像堆土砌山,倒了一筐筐土,眼看大山要成了,堆土的人却停下来,结果功亏一篑。孔子以“堆土成山”比喻个人努力与人生目标间的内在关联,人生目标能不能实现,关键在于个人努力。如果确立了志向,那就应该勇猛前进,坚持不懈,目标定能实现;但是如果中途止步,放弃努力,将前功尽弃。因此,学习需有恒心:“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2]将没有当作有,把空虚当作充盈,把贫乏当作饱满,这种人难在没有恒心。没有恒心,缺乏顽强的毅力,学问是无法做成的:“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智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5]宋代理学家二程以农夫的耕作来比喻学者的学习:“士之于学也,犹农夫之耕。农夫不耕则无所食,无所食则不得生。士之于学也,其可一日舍哉?”[6]农夫不耕作就失去立身之本,会没有吃的、没法生活,士人如果不学习也就失去了立身之本。因此,学习一天都不能荒废:“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2]学习需要不断积累,使学问由少到多,使人由不知到知,这种不断积累需要顽强的进取精神支撑。如果没有顽强的进取精神,遇到困难就退却让步,那么往往一事无成,做学问靠的是个人自觉的努力。因此,学习是件苦活,学习者需有“独山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恒心和毅力。

当学习者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勤奋与刻苦勇攀知识的高峰时,还需有自觉的思考和追问精神,即儒学所说“切己自得”。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尽人皆知,其中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求学道理,只学不思仍是迷茫无知,真知和学问要靠反思和琢磨,反思和琢磨是个体性行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古代教育家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体自为的活动,老师在学生学习中仅仅是个启发者、领路人和解惑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4]

古之学者讲究勤勉努力、深思自得,今之研究生更应如此。与本科生的通识性学习不同,研究生学习带有较强的研究性、学术性。学术研究是具有极强创新精神的活动,创新是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刻苦钻研分不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7]马克思的这段至理名言与古代儒家教育家思想不谋而合:“今之为学者,如登山麓,方其迤逦,莫不阔步,及到峻处,便逡巡。”[6]为学就像登山一样,不论是迂回曲折还是险象环生,都应义无反顾地永往直前,刚毅果敢地奋勇行进。因此,研究生应有勤奋刻苦、肯于钻研的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漫漫学术征途中,研究生应具有主体能动性,肯于动脑,愿意琢磨,多问多思,带着问题学习,甚至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如此之所得才是自己的,也才能更加深刻。

三、学习的价值取向:成己成人,

重其道而轻其禄学习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同时还需胸怀大志,应以得大学问成大事业体大道为目标,古代教育家反对为功名利禄而学习。如果只为利禄而学,终究不过是个小人,要想学为君子大人,需“重其道而轻其禄”。故立志在学习中极为重要:“志立则有本。譬之艺木,由毫末拱把,至于合抱而干云者,有本故也。”[6]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因为有根。根为树的茁壮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根深者则树参天。树如此,学习也如此。那么,学习的根是什么?志向。志向是学习的根,有了志向,学习就有了根,有了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志向越远大,学习之根就越深,前进的力量就越大,学问之境界才会越高。

如果没有志向,学习就失去方向,只会摇摆不定,面对困难时也就缺少了克服的勇气和信心,终将一事无成。志不立,则本不稳,方向不明确,很容易受到外部物欲名利的诱惑,迷失了学习和生活的方向。学习不仅须先立志,且应立大志,此大志便是求道明德、以圣贤期许:“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6]修身养性、成君子做圣贤乃为学目的,儒家传统教育思想反对功名利禄之学:“学也者,使人求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圣人之学也。”[6]所谓“求于内”指学习是切己之事,是修养提升德性的事情,若是为了功名利禄而学习便是“求于外”了,即学习沦为工具,被外在的物欲名望所绑架,学习的精神实质便丧失了。

因此,学习不是只为获得外在知识的利禄之学或“悦人之事”,更是为修养自身、完善德性的为己之事,此之为成人之学,即做学问首先是为了做人的。一个人不管学习何种知识,首先需要学习做人的学问。做合格的人才能做正确的事。研究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学习做人的道理,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只有成为高尚的人,才能让自己的学问和知识产生正价值;否则,一个道德拙劣、素养缺乏的人,其知识越多、学问越高,产生的危害性就越大,对社会而言,这些知识意味着更大的灾难。因此,研究生学习需要正确的定位,然后立大志慕高远,以成真正的“大家”期许。几年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引发了各界人士的深思。我们的学校可以培养无数的各类专家,但我们鲜有杰出人才。钱老的问题折射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误区,重视专业人才教育,忽视博才培养。回顾20世纪,真正的大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玻尔、钱学森等皆是超越了简单科学意识的综合型大家,这些大家既具有卓越的专业知识,更具备极高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他们的人文艺术修养对于其科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他们有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将科学事业沦为谋生手段和求名工具,而是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以发自内心的热爱和真诚,从事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造福的事业。

当下,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疏离,科学与人文被分科制肢解为水火不容的“各自为政”。此种各自为政体现在当下研究生教育中,是只重知识教育和专业训练,人文素质培养和德性人格炼养缺失,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成独腿行侠,跑不远甚至摔跤。复旦大学的投毒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是此种成人之学缺失、人文关怀荒漠的一个典型案例。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为了培养兼具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大家”,研究生教育需以成人之学为基本、以培养“大家”为目标。

四、学习的目的:正己笃行,

经世致用儒家教育家不仅提倡立志好学、发愤图强,且推崇学以致用,主张学习不能纸上谈兵、空谈理论,而应该学而时习之,重视知识和学问的运用。这种运用在儒家视域中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指在个人生活实践中的运用,即身体力行;第二,将学问外推,积极在社会中运用,即经世致用。因此,身体力行是儒家学习观的一大特点。古代教育家皆主张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不仅注重知识的讲解和理论性传播,更重视对知识的体悟和实践性贯彻。从孔子时代开始,已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2]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正人先正己。”对教师而言,要让学生做到仁义礼智信,首先需要老师自己能做到,老师做到才能要求学生去学、去做。作为万世师表,孔子始终以仁义道德要求自己,在个人言行举止中时刻恪守道德准则,为学生起到模范和表率作用,实现了言传与身教的统一。

孔子的身教和身体力行主张为历代儒家学者继承,宋代大儒张载说:“行之笃者,敦笃云乎哉!如天道不已而然,笃之至也。”[8]所学的要实践、要去行。不仅要行且要笃行,要切实地行,要努力去行。且力行不是出于勉强,而在于自然。二程也讲“穷经,将以致用也”[6]、“知而不能行, 只是知得浅”[6]。硕儒朱熹更是力倡知与行的统一,他将《中庸》的“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写进《白鹿洞书院教条》中,同列为“学之之序”。在学问的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辩证看待,“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4]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4]。朱熹重视将所学落于实践,一方面指出只知不行则知将架空,另一方面提出行能检验知的正确性,“欲知知之真不真,意之诚不诚,只看做不做如何。真个如此做底,便是知至、意诚”[4]、“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善在那里,自家却去行他。行之久,则与自家为一;为一,则得之在我。未能行,善自善,我自我”[4] ,因此,在教学中,朱熹致力于躬行实践,不尚空谈,如此之故,其学问使人倍感真诚与深切。

明代教育家王廷相更是推崇身教:“古人有身教焉, 今人惟恃言语而已矣, 学者安望其有得? 近世复有以清心、静坐、解悟教人者, 求诸义理、德性、人事之实, 则茫然不达,此又言语之不如也。”[9]王氏认为古代师者的教学多是身教,近世师者则多以言传为主,将义理、德性和人事诉诸于语言和玄思,空疏无用、脱离实际,受教者往往茫然无所知。因此,唯有身教体现了学与行的结合,才是最可取的。因此,古人将教师赋意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识丰富、富有见底便是师,以身作则、端正自己才是范,不模不范,岂可为人师?“师者,人之模范也。”[10]

儒家将抽象的理论学习与具体的生活世界结合,主张身体力行,特别是主张教师的身体力行。这对现在研究生教育启发甚大。人们常说上行下效,身教胜于言传。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与老师紧密相关。老师对于学生具有直接的示范与引导作用,若老师一根粉笔、一本书用上十年,既不及时更新,也不践行,而将教学变为空洞的说理,学生对这样的教学肯定不会有太多热情,也不可能想着去实践、去理论联系实际。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应将言传与身教结合,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用正能量鼓舞学生;否则,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空谈理论,学生很难做到勤于思考,乐于实践的。这就说到了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另外一个话题:师德、师术、师法的重要性。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的求学之路、人生之路走得如何,与领路人直接相关。一个研究生导师具有高尚的德性、科学的教育方法,全身心地对待学生,以自己的人格感染学生,以自己的知识启迪学生,如此方会有高素质学生。

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学以致用不仅指个人的身体力行,而且更指将所学加以运用,由内圣而达外王,积极作为、建功立业。孔子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能够熟练地背诵《诗经》,但无法将之应用于实际,学得再多有何用呢?东汉思想家王充更是从汉代诵记经书、死守章句的空疏学风出发,强调学须致用:“好学勤力,博闻强识,世间多有;著书表文,论说古今,万不耐一。然则著书表文、博通所能用之者也。”[11]宋代改革者王安石主张不仅要对政治进行改革,而且也要对教育进行改革。其教育改革的一大目标就是反对学于空疏,而要学有所用:“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12]南宋的事功学派更是突出强调学以致用,反对空谈性理,主张务实:“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安坐而能者,不足恃也。”[13]

五、结语儒家追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之道,以明理修德、回馈社会、造福国家为目的。心系天下、建功立业,成为儒家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现代社会,以工具理性为代表的消费主义滥觞,研究生受到这些社会思潮的冲击,更加重视知识的效率和回报率,能否找到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成为引导研究生学习的魔棒。研究生将上学与就业直接挂钩,着眼于物化的回报,而缺少对社会的责任,如此,迈出学校之后难免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何走出教育功利化困境,为众多有识之士所关注。传统儒家的学习理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儒家以道德人文主义教育为重,主张成己成人、经世致用的学习观。在这种学习观的引领下,当下研究生可以从现实社会需要出发,进行合理的自我设计,进而通过积极学习将个体塑造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既实现了个人价值,也为中国梦的成就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鲍吾刚.中国人的幸福观[M].严蓓雯,韩雪临,吴德祖,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戴圣.礼记译解[M].王文锦,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

[4]朱熹.朱子语类[M].黎靖德,编.北京:中华书局,1994.

[5] 班固.汉书[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

[6]程颢,程颐.二程集[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

[7]马克思.资本论[M].郭大力,王亚楠,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8]张载.张载集[M].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

[9]王廷相.王廷相集[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10]扬雄.法言[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2]王安石.王文公文集[M].唐武标,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3]陈亮.陈亮诗文选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猜你喜欢
立志研究生教育乐学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姚立志绘画作品
苏梦飞
立志更守志 执志如心痛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党对少先队儿童的希望是什么??
声音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