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增
我三岁进寺庙,五岁那年削发剃度,披上袈裟,磕头拜师,点香供佛,正式进入佛门。学会了藏文拼读后,经师教的第一部经文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不到10页,后来知道汉语只有260个字。
这10页心经学了一年,倒背如流,但不知所云。我在寺院学经10年,无论每天供灯、焚香、磕头、祈祷等朝拜,还是布施、超度、辩经、斋茶等法会,首先念诵的是《心经》。佛陀在世说法49年,光讲《般若》用了22年,后人整理的《大般若经》共有600多卷,就是专门学佛的人能终生通读完的也不多,《心经》则是《大般若经》的根本和精髓。从学佛到信佛,从信佛到懂佛,近10年,我把佛当作至高完美的人格、无与伦比的智慧、人身生命的艺术,进行研究。
学佛、信佛、成佛、懂佛、传佛,佛陀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以毕生的精力排除等级制度,实现人的平等,消除贫富差距,实现财富共享,领悟生命真谛,解脱人生苦难的创始人。科学是真理的发掘者,哲学是思考的显微镜,佛学是心灵执望形态的大爱,人类的知识领域是由哲学、宗教、科学三大支架构成的。
佛教是一种智信,是一种觉悟,是一种道理,是人类真正睿智的所在。每一个过去的、现在的人,来到这个宇宙中都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你的生命是无可替代的。目前地球上有70多亿人口,如果联合国秘书长给地球人点名,一秒钟念出一个名字,70亿人的名字点完,需要8100天,整整22年时间。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都是依赖他人而生存下来,同样自己创造的一切最终也留在世上供他人享用。人从生下来那天起,到临终都有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许多是正当的、合理的、必须的、应该的,也有许多是无理的、过分的、狂妄的、贪婪的,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是既利己也利他。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可以单独存在的事物,即使是为他人鼓掌,也得拍两个手掌,孤掌难鸣。每个人生命中最难对付的不是天、不是地,也不是任何敌人,而是自己的心,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心。
《心经》讲的是要明白自己的心,明心见性,“学佛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心经》没有讲到佛祖保佑、有求必应、升天入地、极乐世界、鬼神之事,这是它的伟大。佛法是高深的,一般人往往找不到入门的台阶;佛法是深远的,一般人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学起,进寺院、摆佛龛、烧个香、点个灯、求个愿,都是念佛、尊佛、敬佛的礼仪。佛教是一个有情宗教,它的理论是拓展众生的情感,它的思想是解除众生的苦难,它的学问是研究众生的因缘。《心经》所说的“心”,当然不是心脏的“心”,而是人的生命之本、生存之源。《心经》是科学的,不但深入研究人性的深奥,而且讲明了生命与宇宙的关系。宇宙中“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时间”是精神的存在,精神与物质构成的生命是人类的存在。这一切都不是永恒的,世事变迁,宇宙中的物体,人世间的事物,时时在变,空间、时间、自身的躯体也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瞬息万变,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花开花谢,物换星移。
学佛要先明白佛是什么。佛是觉悟的人,自觉而觉他,觉行圆满故称为佛。“佛陀”的真正含义是具有遍知一切的智慧者。佛陀一再告诫弟子:“不得伺鬼神,不得符咒压怪,不得卜问请崇。”《欢喜金刚续》中说:“众生便是佛,只是心被染,染净是真佛。”“世间别无佛,心性是佛陀。因痴变凡俗,无痴轮回尽。”佛在人间,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佛”是人发展的最善最美的境界,“佛”的智慧是人的智慧发展的高峰。学佛者可以深山独居、枯灯独坐,可以入寺修行、读经习文,但真的学佛,要学佛的最高境界:“放下心”“定下心”“安下心”。
人类之所以有差异,不仅是他的外貌、长相、财富、地位,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心,这个心指的是每一个人的内涵。佛陀以内涵的智慧观察众生,得知缘起性空的道理。人的本性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当人类“自我”与“他人”区别开来时,利益冲突崛起,人世间的一切争斗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只有生起菩提心,才能自觉而觉他,才能自利而利他。人人可以福慧俱足、觉行圆满,只有俱足一切福慧,就能永离一切生死烦恼。现在地球上有79亿人口,平均每年死去1亿人,他们排列成队,可绕地球三圈之多。现在地球上的这些人,百年之内除少数百岁之外的人将全部去世。多数人是带着一点遗憾、怀着一点恐惧离开世界的,因为人是活在“欲望”和“希望”之中,每天都有新的欲望和新的希望。最终,才发现一生孜孜以求的权力、地位、财产,死亡之时什么都带不走,拥有百库黄金的富翁、统率一国政教的首领与身无分文的乞丐、贫民,在死亡面前是绝对平等的。无欲则刚,无论英雄豪杰、伟人功臣,只要他有欲望,必定有弱点,善恶原本就是难解难分,断除一切苦恼、度尽苦厄、无牵无挂是很难做到的。
佛“以慈悲为怀”为宗旨,“慈”是把喜悦快乐带给别人,“悲”是解脱别人的痛苦,这样的志向和胸怀是可敬的伟大的。现实世界,人生有八苦,有生、老、病、死四苦,还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四苦。这八苦是无形无色、非人非物的意识,对人生存环境、自我认知的思维与感觉,是神经系统、生理功能的综合反应。离苦得乐,要先找到苦的根源,只想得到,不想舍弃,带来烦恼。只有勇于舍弃、放弃、抛弃已经得到的、将要得到的和希望得到的,才能解脱,才能觉悟,才能觉圆。这灯红酒绿、人车喧嚣、油头粉面、胭脂红绿、真金白银、麟肝凤髓、风花雪月、轻歌曼舞,眼之能见,耳之能闻,鼻之能嗅,舌之能觉,身之能触,意之能知,这世界属于美好的东西太多太多。有许多人喜欢坐名车不是为了代步,戴名表不是为了看时间,挎名包不是为了装东西,多数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价,满足自发意识的迷离执妄,这实际使你的身心被十八界所缠缚、困惑,惊心动魄的虚名浮利使你不得安宁。
比陆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人的心灵。人类的知觉是生命本体的反映,古今中外,人类一直都在探索解开生命中的种种奥秘,因此,才出现了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认知学,研究人的起源、进化、发育、行为、思维和智慧。我们今天所读的《心经》的“心”,不是心脏的“心”,心脏的“心”是一个循环器官。1967年12月6日,巴纳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了心脏移植手术。《心经》是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人类智慧经典,是一篇论述宇宙与生命关联的哲学经典。“空”不是否定一切的存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没有独有不变的自性。人是心灵的动物,人类因有梦想而伟大,因有幻想而浪漫。美国花费了25亿美金的太空船“好奇号”2011年11月26号升空,飞行九个月后降落在火星上。从上世纪末以来,人类科技迅猛发展,史无前例地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不但给工作带来了巨大便捷,也填冲了许多空虚心灵。古人不知电力功能,一闪电,就说是雷公发怒;不知地震原委,一地动山摇,就说是地王生气;不知飓风海啸,一风起浪卷,就乞求上苍。最早的古人把一天分为白天、黑夜两半,后来一个白天分成了3个时段,上、中、晚,计时器的发明,才有了时空感觉,直到《相对论》的出现,人类才明白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endprint
古人不见今月,今月曾照古人。地球在远古的时候,只有1亿人口,现在到了70多亿人口,人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这个地球,地球不仅是一个家园,也是生命之本、生命之源。爱惜地球应该如同生命,损坏地球,就是损坏人类、毁灭地球,就是毁灭众生。人是地球上生命进化的产物,具有自动调节意识、代谢、变异和遗传等高级生命的全部属性。同时人有同情之心、羞恶之心、谦让之心、是非之心、学知之心、恭敬之心、善良之心。人的生命历程是短暂的,但它有节段,首先是依赖节段,任何人的心理思维、行为决定都依靠家人或群体人的帮助,这个时期个人无法独立生活。未成年期的记忆、感知,是上代人传承的知识、习俗、作风,这些是决定一生的基础;其次是探索节段,思索生命的价值、探索生存意义的觉醒,提出问题、质疑事物、体验环境,灵动意识;再次是创造节段,学到了丰富的知识,积累了独特的经验,再长上梦想的翅膀,身为万物之灵的人,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智慧文明。比如陆地旅行,为了节约时间,发明车子;大海渡洋,为了舒适,发明轮船。生命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依赖、探索、创造,满足眼、耳、鼻、舌、身、意欲求的苦苦挣扎。每一个人在地球上都是唯一的,今生只来一次,有依据、被证实的知识只有人才有传承能力。历经2500多年的佛法知识,没有虚假、没有造作、没有矫饰地传承下去,让人懂得大自然,敬重大自然,融入大自然,让佛法智慧逐渐延伸到浩瀚的宇宙中。
《心经》是全世界信仰佛教的人皆知的、被背诵最多的佛经,是全世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佛经。先后被翻译成60多种文字,在90多个国家传播,一些非信仰佛教的把《心经》当成哲学论文、宇宙论述。这260个字,文字之简练,用词之简洁,内涵之深奥,道理之深远,令人叹为观止。《心经》是最短的一部佛经,同时又是一切佛经智慧的来源。“心经”的“经”,如同佛经中的“经”一样,含有多种意思,是引领我们回归的真心之路,也是找回真心的方法,更是怎样将心回归到清净寂灭的无心之心的本位。被称为“三藏法师”的玄奘,十三岁出家为僧,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难险阻,来到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求法学经。他在印度17年的时间,游历名胜大寺,寻踪佛陀足迹,求得真传实法,掌握佛教真谛。当他带着657部梵文经典,回到长安之后,怀着对佛陀的崇敬之情和对佛学的孜孜不倦,开始了长达19年的声势浩大的佛经翻译工程。跨越国界、跨越语种、跨越文化的佛经翻译既是佛教向世界的传播,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创立。经过严密的规划,组织了庞大的翻译队伍,不仅是译意译音、用词用句的技术问题,还有翻译工具的质量技巧问题,处处都是难题。东汉发明了造纸技术,到了唐代造纸技术普遍发达,但毛笔制作难度很大,使用耗量惊人。唐玄奘翻译《大般若经》大面积的纸张用了310360张、600多卷,书写的毛笔1000多捆,组织重译和新译的佛经75部1300多卷。由于译经浩如烟海,需要整栋楼来典藏,从那时起每个规模较大的寺院都要建一座“藏经阁”。唐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唐太宗李世民来到大唐译经园,由玄奘大师陪侍,太宗参观了壮观的译经场面,瞻仰了堆积如山的佛经,心情十分愉悦。不久唐太宗身患重病,玄奘在南山翠微宫中,将梵文《心经》翻译出来,直接送给李世民看。他看了一遍又一遍,满怀激动的心情,眼里闪着喜悦的泪花,拉着玄奘的手说:“朕与师相逢晚,不得广兴佛事。”不久,唐太宗默诵着《心经》驾崩而去。
《心经》是佛陀在灵鹫山中部,为诸菩萨声闻弟子围绕所宣讲,其中有观自在菩萨、具寿舍利子、摩诃萨、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77000人。舍利子就空性问题,向正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的观自在菩萨提出疑问,观自在一一给予解答,佛陀对观自在身体力行、自我提升、自我晋化、自度苦厄,悟出的回答,非常赞同,并鼓励他把自己的心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信仰贵在行动,《心经》是度向彼岸的世界观与生命观,深悟真实道理,视野放及宇宙,心像明月般地照见大地。
什么是佛?为什么学佛?学佛的什么?这些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有时往往被忽略。佛教不是神教,佛教是无神论,佛在哪里?佛在人间,佛在心中。佛教指的是佛陀创立的教育,佛教并非是宗教,现实说是宗教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公元前500年,印度是一个野蛮的种姓制度社会,把人分为四等,绝大多数穷人受少数统治者的残酷压迫,生活饥寒交迫,人权遭受蹂躏践踏。悉达多在出游时见到匍匐在地的老人、肢体残障的病人、沿街乞讨的乞丐,他内心充满着困惑、同情、悲悯。他抛弃舒适的贵族生活,放弃优越的王位继承,外出寻道。在居山静坐,心安神泰,冥思苦想,最终悟出人类生命的真谛和苦难的解脱之道。释迦牟尼35岁成佛,是人间第一个成佛的人。他幼年时,父亲净饭王为了让他继承王位,请来几位最好的老师,教授了印度最高的学问。超常的智慧、勤奋的钻研,他在出家前学识已超过所有的老师,不仅精通文学、数学,擅长军事谋略,他也曾娶妻生子,沾过世俗生活,这最终促使他成为觉悟的人。
学佛就得学觉悟了的人的感悟、体会、感想。今天我们读的绝大多数佛经来自于古印度,既是学的内容,也是学的老师。“四谛”是佛学上的三大主论之一,“四谛”合而为一是“八正道”。据说,“八正道图案”与今天科学家发现的宇宙基本粒子的组合图完全相同,佛家在千年前已经懂得,这是不可思议的。“六度万行”是修行成佛的必要途径,布施能除贪心,持戒能除恶业,忍辱能除瞋恚,精进能除懈怠,禅定能除散乱,般若能除愚痴。宇宙万物没有永恒的,人的生命没有标准答案,人间佛法没有固定不变的,大地山川皆佛性,红尘万丈现佛法。
《金刚经》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万般皆佛性,佛位无相中,这“相”不仅表现于万物,也包含着内在于心的想象,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家常言佛在人间,人人可以成佛的道理在此,佛陀正是希望人人都能成佛。
今天人们修建寺院、塑造佛像、印制佛经、烧香点灯、鞠躬礼拜、木鱼唱经等等,这是对佛祖的敬爱,是礼佛的形式、传佛的方法。世界上最大的学问是人的学问,佛学本质上来说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和智慧,解决人生的痛苦,得到最大的愉悦。人的幸福不光是物质的享用,更是精神的快乐。一个怕死的人,在一生中要死好多次,一个不怕死的人,人生只死一次。如果常修“死无常”,这一次死也没有痛苦,气聚则生、气尽则死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一切精神来源于心,心掌握着生命中的一切。是在痛苦中煎熬,还是在觉悟中放心,就靠自己的心。如果一个人常能看到佛身,常能听到佛音,常能身处佛事,常能心想佛法,万法归于一心,崇敬的感情产生纯洁性,坚定的信仰产生不疑性,追求的心理产生向往性,就像母亲用全身的营养滋养腹中的胎儿,就可能淡化贪欲之心、愤恨之心、愚昧之心和恐惧之心。在五台山见到代表智慧聪明的文殊菩萨像,立即能想到,人啊,必须要有智慧;在峨眉山见到代表高尚德行的普贤菩萨像,立即能想到,人啊,必须要有道德;在普陀山见到代表慈悲的观音菩萨像,立即能想到,人啊,必须要有慈悲;在九华山能见到代表静虑深密的地藏菩萨像,立即想到,人啊,必须要有自信;代表宽广胸怀的被称为释迦牟尼继任者的弥勒菩萨像,和蔼慈祥,当你见到他的塑像,记住“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人必须要有容忍的胸怀;代表威武雄壮,密号如意金刚,如凌驾群雄、光照万宇的虚空藏菩萨,当你见到他的塑像,便感觉满足求智愿望,护佑平安吉祥;代表神通幻术、密宗崇奉的本初佛金刚手菩萨,头戴五骷髅冠,发赤上扬,发眉如火,獠牙露齿,当你见到他的塑像,更懂得知识是威力无比,智慧能断除烦恼、除去魔障;代表能消除世间一切烦恼的除盖障菩萨,贪、睡、悔、疑阻碍人们的修行,蒙蔽众人向往光明的心智,当你见到他的塑像,镇定下来,开启智慧,明辨对错真伪,排除心障,逐步修行,达到最高境界。《八大菩萨曼陀罗经》称他们为八大菩萨。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音译,“菩提”是觉悟,“萨埵”是有情,合起来是觉悟的有情人。在佛教诸尊中,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传播佛法、解救苦难的人。佛学不是神学,无论是佛陀,还是菩萨都不能神格化。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梵语“布达”音译,义为“觉醒”,佛经中说,“众生本是佛,暂时受污染,染净便是佛”。佛陀和菩萨不是救世主,只是一个脱离了苦海、走向光明的光辉榜样。菩萨不可能直接抹掉你的恶业、去除你的痛苦,自己是自己的救星,一个纯洁的人会被钱财欲变成恶魔,被权力欲变成疯子,被色情欲变成畜牲。信仰有迷信、理信两种,我们信仰佛陀、菩萨,不能盲目地、非理性地信仰。我们要在智慧抉择、思考分辨、理性确认基础上,选择崇高的价值信仰。endprint
人类进入了一个残酷的掠夺时代,许多人为获取资源、占有财富而拼命,私欲膨胀、物欲横流,甚至丧心病狂。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如太阳的光芒,平等无私地普照一切众生,人的本性福慧具足,能够自觉而觉他、自利而利他。《心经》开启的是人类生命的最高层次智慧,今日的文明昌盛是前人智慧的创造。数千年来,古人以比现代人更沉静的心态、更深远的眼光,创造了取之于大自然,回归于大自然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今人不同于古人的是使用工具现代化,浮躁忙碌的时间观。无论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常态,关键是每个人的平常心,平常心是无造作、无虚假、无断常、无凡无圣。有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禅宗故事:曾经有一位修道高深的老和尚领着他的小徒弟在山间行走,路遇一条非过不可的小河,河上唯一的一座小桥被大雨冲毁了,小河虽浅,河中却充满泥泞。当他们撩起裤管过河时,看见岸边站着一位穿着美丽衣裳的姑娘,正在发愁不知如何过河。老和尚坦然来到姑娘身边说:“姑娘,我抱你过去吧。”姑娘欣喜应允,顺利过河,并反复感谢老和尚,然后相互道别,各自上路。一路上,小和尚欲言又止,师傅是修行之人,怎么能抱女子过河呢?心情始终无法平静。直到晚上住进客栈,小和尚最终忍不住问道:“师父,我们出家是不是不可亲近女色?”师父说:“是的。”小和尚又问:“师父你今天抱着姑娘过河,这不是违犯戒律了吗?”老和尚说:“没有呀,倒是你抱着位那姑娘,直到现在还未放下啊!”……佛经上说:“苦原本不是事情的本质,而是我们的心。”“心”是生命的主题,执着的心使我们备受身心煎熬,万法的根本是“无为”。风过疏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修身养性的功夫要做到,事来而心始现,事去则心随空。有的修行者远离社会,躲到深山老林里修炼,可往往躲得了身,躲不了心。
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讲经时,不止一次地说:“众比丘,众善知识,不要因为敬仰我而加以盲从,对我的言论要经过鉴别再进行取舍。”在佛教的本意中并没有所谓的神灵保佑,只有闻、思、修。“闻”,要刻苦研读佛经经典理论;“思”,要开动脑筋,以自己的智慧分析辨认;“修”,反复实践,做到亲证亲验。佛陀、菩萨都不是神仙,也不是救世主,并不能解决升天入地、升官发财之事,所谓算卦、看相、算命,都是装神弄鬼之事。人间的生存环境、贫富处境、权力地位、健康病残、苦乐不均的社会状态要靠人的奋斗与智慧来改变。佛教要求人们戒恶行善,这对今世的幸福安宁有极大的好处。凡信仰佛教的民族和地区,杀人、强奸、盗窃、抢劫、贩毒之类犯罪率极低是不争的事实。许多人信佛,是为了得到佛的恩赐,佛陀不能立即改变众生的命运,只是教化修持,只能自己努力改变未来。一时的求财、求官、求子、求运,只能得到暂时的心理安慰,这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有求的人生毕竟难以解脱,得不到自在。
学佛是为了心定,心安则神智明,心善则品德高,心祥则时运来。佛教主张遍知一切智慧的获得,不是靠神灵的加持和神秘力量,而是靠自己的勤奋与专一坚持不懈。佛教道德的根本不光是敬仰佛陀、重视佛教、尊重佛法,佛教道德的根本是人,是众生。释迦牟尼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调伏已心,此乃佛教。”“发扬慈悲心,坚持利众行”是佛教的道德标准,一切有损于他人的言行都是恶,只有具备良知、清醒自觉、造福他人的人生,才有价值,并不认为所为的人生都有价值。知识是无限的,佛法也是无限的,佛教博大精深的智慧使历史上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才子佳人从佛法中得到滋养。佛法对准的不是一群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一切生命,包括一草一木、蛆虫蚂蚁。《佛经》中规定,佛弟子不许随便砍活林、割青草、踏草坪、扔垃圾,不许在河水中大小便、扔脏污。可以肯定地说,地球上没有植物,所有生命系统都将灭绝,植物无私地将自己的一切供人类使用,它的果实喂饱了人类肉体,它的花朵献给人类的精神,它的树叶供人类遮阴,它的枝干供人类起房建屋、生火取暖。水是万物之母,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必须有水才能存活,水善利万物。烧香拜佛、诵经祈祷是常见的佛事,能使人获得心灵上的寄托。常言道:信则灵,只要不是逆境中的临时抱佛脚,就能抵制思想上的恶念。同样的遭遇处境,生死祸福、贫富贵贱、美丑善恶、苦与乐是人生的不同感受。人生苦海,轮回是苦海,苦海当中没有幸福可言,但人心静了、人心平了,不存在真的苦乐、永恒的苦乐。你把死看作是逛花园,死亡还有什么痛苦?人心很野,无法强制调伏,野象戴上笼头也能拴在木桩上,人皈依三宝,取了法名,穿了僧衣是一种形式,关键在于修行。人的行为是由心支配的,修行就是管好你的心,一切言行合乎佛法。善行是佛家之本,真善是利益众生的标准,为利己办法会、搞慈善、修庙宇形似善行,实为名利,是假善,这就像在盐碱土里播种子。衡量是否是标准的佛弟子,不是看称号、名誉、地位、相貌,而是看处事待人、言行是否符合慈悲利众。西藏从前曾有一位高僧叫潘公杰,是阿底峡的弟子,是学菩提道次第的。他在修行中体验心的善恶,他分别用黑色和白色两种小石子代表恶念和善念,每天,当心中出现恶念时,就捡出一粒黑色石子放在一边;当心中出现善念时,就捡出一粒白色石子放在另一边。每晚睡觉前,就分别对黑白石子进行清点。开始时,黑子多于白子,他就自己打自己的嘴巴,骂自己:“你还算是人吗?因为你有恶念,在苦海中轮回了多少世,还嫌受的苦少吗?”于是,他就狠下决心,时时克制妄念、邪念的出现,这样慢慢地黑石子的数量越来越少,直到后来捡出的全是白石子。这大自然中没有不净的事与物,只有不净的心。正如《菩萨行愿品》所说的那样,希望地狱变成乐园,希望互相残杀的刀枪变成朋友相赠的花环。这就得把佛的慈悲、爱心、利众成为个人的行为准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