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之分析与综合类考题解题方略探究

2015-11-24 00:33朱晓红
关键词:文言文技巧

朱晓红

摘 要:江苏高考文言文考查的文章大致可分为史传文和散文两大类,以近三年江苏卷为例,2013年节选自《三国志》,2014年节选自《柳宗元集》,2015年节选自《张耒集》,除2014年是散文外,2013年和2015年均为史传类,故事性强。选文相对完整和独立,篇幅在550—700字之间,文字较为浅易。而在“分析与综合”这一考点上,江苏卷在近两年对传统的客观题型有突破创新,也有回归,呈现出主客观共存的特点。下面笔者分别从主客观题的考查方式角度、借助近三年的江苏高考真题对这一考点的解题方略作一探究,冀望能助广大考生在高考阅读题第一关——文言文阅读板块多拿分、少丢分。

关键词:文言文;分析与综合类考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56-2

一、明确考纲要求

《2015年江苏考试说明(语文科)》对文言文“分析综合C”的具体要求如下:

(1)辨析文句意义;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由考纲可见,“分析综合”考点下包含两个子考点,一为“辨析文句意义”,由原来考纲中“筛选文中的信息”修改而成,将更加突出对文句的具体意义的辨析,“文句”比“信息”更明确更具体更切合文言阅读实际。一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

二、主要考查题型

在2014年之前,江苏高考这一考点主要考查两类客观题型,分别为:信息筛选,主要指向阅读材料的中心和中心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分析概括,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而在2014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了新增题型,以主观题的形式对文本的相关内容作出了简要概括的要求,2015年沿袭了这种主观题型。其实,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文言文本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文科附加题中早有体现。

三、考题再现

1.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之分析与综合类客观题再现

例1.(2015年)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傀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参考答案】 D

例2.(2013年)

(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3分)

①在邺下名为清白

②外示清净,而内图事

③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④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

⑤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⑥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参考答案】 D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丰年轻时善于品评人物,影响很大,而父亲让他闭门谢客,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

B.当司马宣王长期生病时,李伟官居二千石,因喝酒误事,造成新平、扶风二郡混乱,哥哥李丰却放任不管。

C.曹爽专权的时候,李丰在曹与司马宣王之间两面讨巧,不明确表态,因而遭到世人的讥讽。

D.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以后,近来常常受到皇帝单独召见,招致景王猜忌,因不肯透露实情,结果被杀。

【参考答案】 A

例3.(2012年)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3分)

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

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

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参考答案】 D

2.高考文言文阅读之分析与综合类主观题再现

例1.(2015年)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勤奋刻苦,广泛涉猎,刨根究底,分门别类,学以致用。

例2.(2014年)请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互相学习。

例3.(2015年·文科附加)根据材料,概括《今世说》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 模仿《世说新语》而条目略有减少;搜集广泛;分类合理;对所用文字不妄评述。

四、解题方略探究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阅读题的首关,我们要尽全力读懂文本,当然实在读不懂处不妨放一放。在读个七八成懂的基础上,运用一些切实可行的解题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方法一:标注关键词句法

文章的中心章节,段落的中心句,标志思路的词语或句子,以及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这些往往是阅读中要重点关注的文本主要信息。这些信息,在阅读中一定要标注出来,以备做题所需。

方法二:语境分析法

做阅读题,要牢记并遵循一个原则:题从文中来,答案去文中找。通过对相应语境的分析,一些拿不准的选项都可以找到答案。

方法三:审清题意,问答一致

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做题之前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问题一方面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也对答题方向作出了暗示,要能解读出这种暗示,它规定了解题的依据和尺度。

针对考查方式的不同,笔者分别从客观题和主观题的角度总结了解题方法:

1.客观题技法总结

客观题的考查主要有两类考题,一是信息筛选题,如2013年文言文阅读第二题“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这类题目我们首先抓住题目中的要求指向,是“直接”还是“间接”,是“谁”(确定陈述对象),表现对象的什么特征(比如“为官不贪财”、还是“苏涣为官公正”),然后可以运用排除法,用排除法的关键是解题时如何排除干扰信息,具体方法是把提供的几个句子一一代入原文,并在原文中圈画出来,结合上下文语境逐一读懂句意,再作排除。

客观题的另一类考题是分析概括题,也有人称之为是非辨析题。如2013年文言文阅读的第三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类题目我们首先要了解它常用的设错方式,可以归纳为三类:错位(时、地、人、事);错译(以今义或多义中的其他义翻译);错析(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曲解文意等),然后运用原文对照法,仍以2013年的文言文阅读为例,第三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解答此题要遵循“找得准,比得狠”的原则,就是从原文中找出每个选项的对应的内容,然后将每个选项置于原文进行比对,比对中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根据第一段明帝问吴降人闻名中国的江东名士是谁,吴降人说是李安国,再加上明帝左右的人都知道李丰就是李安国,说明“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是错误的。对于是非辨析类的评述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说法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正确与否,一目了然。

2.主观题方法总结

主观题的考查是2014年的新增题型,当然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文言文本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文科附加题中早有体现。它的难度显然大于客观题,结合最近两年的考题,笔者归纳了解题方法,供参考。

首先,定位区间,即根据题目要求定位答案区间。如2015年第9题“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首先明确答题区间。欧阳发治学在文章第二段前两句。再如2014年第9题“请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与2015年不同的是,信息区间贯穿全篇,第一点在第一段中,即翻译题的第(1)句;第二点在第二段中,“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第三点在第三段中,“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新题不难,关键在于能否沉下心来认真读文章,从文中找来。

其次,筛选整合,即根据题干筛选关键词句,整合答案。如2015年第9题,根据题干“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筛选并分层,得出“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这几个关键句,在此基础上,理解整合。

最后,翻译概括,即翻译成简明通顺的现代汉语,据赋分配答点(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仍以2015年第9题为例,根据“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可概括出勤奋刻苦;根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可概括出广泛涉猎;根据“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可概括出刨根究底;根据“论次使族分部列”可概括出分门别类;根据“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可概括出学以致用。再如2015年文科附加题“根据材料,概括《今世说》的特点”,根据“盖祖刘氏所作《世说新语》而稍节其条目”可概括出第一点“模仿《世说新语》而条目略有减少”;根据“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可概括出第二点“搜集广泛”;根据“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可概括出第三点“分类合理”;根据“而不敢妄缀一词”可概括出第四点“对所用文字不妄评述”。

分析综合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考生的根本是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提高阅读水平。这样,做文言文阅读题,才可以灵活运用这些解题方略,里应外合,如鱼得水,决胜高考。

猜你喜欢
文言文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网上点外卖的7个技巧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4个技巧快速消除头上的飞发
提问的技巧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