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宗争
牙好,胃口就好
文_宗争
秦汉时期的青铜牙刷
牙齿,是人体最刚硬的组织,据科学测算,洛氏硬度达340,仅次于金刚石。成语“咬牙切齿”,形容痛恨愤慨至极。此言不虚,历史上倒真有人把牙齿嚼碎的,此人便是唐朝抵御安史之乱的大将张巡。《旧唐书》记载:“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后来,叛将尹子奇用刀撬开了张巡的嘴,“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传言非虚。故此留下了“张巡嚼齿”的典故。
牙虽硬,但却不牢靠。《淮南子·缪称训》上写:“老子学商容,见舌而知守柔矣。”说老子求学于商荣,懂得了“满齿不存,舌头犹在”的道理,人生下来没牙,到老也是牙齿先脱落,倒是柔软的舌头一直在。后来孔子问道于老子,又重申了这“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写魏延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曹操翻身落马,但并没有因此折了性命,“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怎么“调治”的不知道,但至少后面没再提到失却的两颗门牙,想来是补上了。这倒并非全然是猜测,据考古发现,汉初便已经有相当成熟的补牙技术了,曹操的两颗门牙应该是保住了。
现代人每天早上起床,所做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刷牙。许多人以为,这是现代化的发明,其实不然。中国古人的洁牙方式颇多,许多方式比刷牙还有效。
《礼记·曲礼》上有一句:“毋刺齿。”意思是宴饮等重大场合的时候,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剔牙,不合礼仪。用牙签剔牙,可以追溯至殷商时期。到了元朝,牙签已经是时髦的饰物了。明清两朝,牙签多用金银打造,随同耳勺、小刀、毛镊子等小物件一起挂在身上,是生活必备品。清朝还有首诗,何耳的《柳木牙签》,专说牙签:
取材堤畔削纤纤,一束将来市肆筵。
好待酒阑宾未散,和盘托出众人拈。
老话说:牙不剔不疏,耳不挖不聋。剔牙有适当的方法,不会剔,反倒伤牙。
比较稳妥的护牙洁齿的方法是漱口。
《礼记》上早就有“鸡初鸣,咸盥漱”。陆游似乎特别喜欢漱口,留下不少诗句和漱口有关,譬如“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漱罢寒泉甘齿颊”、“寒泉未漱神先爽”……晨起漱口,睡前也要漱口。南宋《医说》有云:“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
漱口用水,但冷热有讲究,宋代的刘词说:食热食后不以冷水漱口,食冷食后不以热水漱口。冷热相击,是以多患牙齿疼痛、齿根宣露。单纯用水还不够,还可用茶、酒、醋、姜汤等。苏东坡最喜用茶漱口,还专门写了一篇《漱茶说》,说:“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即去,而脾胃自和。”《红楼梦》里常有些“净口茶”,其实也是用茶漱口。再讲究一点就要专门配“漱口水”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大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苦参汤,算是中国最早的专门配置的“漱口液”了。宋朝《三元参赞延寿书》里记载过漱口用的“熟水”:“紫苏第一,沉香第二,麦门冬第三,以苏能下胸膈浮气。”这些漱口水,即便是在现代,也是寻常人家用不起的。
剔牙漱口还不够,还要刷牙。但牙刷似乎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而是得自印度。
佛经《四分律》写:“时诸比丘口臭,佛言:应嚼杨枝。”杨枝,亦名“齿木”,用它来刷牙、剔齿、刮舌,算得上是多功能牙刷。观音菩萨手里总是托一只羊脂玉净瓶,里面插的便是杨枝。
到了隋唐时期,用杨枝刷牙已经相当普及,隋《诸病源候论》写“以水杨枝洗口齿”,唐《外台秘要》记“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这里提到的“药”,其实就是牙膏,北宋《太平圣惠方》里有一方“七宝散”,就是用海蛤、琉拍、珍珠、白石英、玛瑙、光明砂、房香七种药物研成细末,供刷牙揩齿时使用。当然,普通人家多用清盐,《红楼梦》里就常写用清盐擦牙。
这些还嫌不够,便要借助中国独特的养生方式——叩齿。
民谚曰: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叩齿有分教:叩左齿名曰打天钟,叩右齿名曰击天罄,叩中齿曰鸣法鼓。
葛洪的道家经典《抱朴子》写:“清晨建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写《颜氏家训》的颜之推如法行之,果然有效,于是把这经验记在了家训里。孙思邈的《千金方》里写得更详细:“每晨起,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温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齿即牢密。”
叩齿为何有好处?中医认为,叩齿可健脾养胃,补肾固齿,聪耳明目,美艳荣发。叩齿催生的唾液,道家称为“金津玉液”,能够滋养肾中精气,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精充盈,能够利及骨骼,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故能聪耳明目。叩齿则面部经络通畅,气血充盈,进而美颜。
《刷牙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僧人刷牙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