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优6号等8个水稻品种稻飞虱的发生及其耐害性

2015-11-24 02:55张育青张学正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白背飞虱飞虱稻飞虱

张育青,张学正

(1.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2.台州市农业区划办公室,浙江台州 317700)

甬优6号等8个水稻品种稻飞虱的发生及其耐害性

张育青1,张学正2

(1.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2.台州市农业区划办公室,浙江台州 317700)

通过对甬优6号等8个水稻品种稻飞虱发生情况调查,明确品种特性影响稻飞虱发生数量、增量倍数、药剂防治效果,甬优6号、丰优54水稻品种耐害性较强;针对单季稻受稻飞虱为害期长的特点,提出选择同一或耐害性强的品种种植,选择高效、长效防治农药品种,以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

水稻;品种;稻飞虱;耐害性;防治

温岭市属春粮(绿肥)-稻-稻三熟制地区,稻飞虱主要为褐飞虱(Nilapavata lungens Stål)、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是温岭市主要的虫害之一[1]。20世纪90年代种植业结构调整后,温岭市稻作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稻、连作稻面积减少,单季稻种植面积扩大,尤其是以甬优6号为代表的超级杂交稻大面积推广应用[2],致使在同一水稻种植区域内出现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粳糯稻单季种植或者连作种植,给病虫害统防统治带来困难,稻飞虱发生为害严重。为此,作者根据2009年田间调查,分析甬优6号等品种稻飞虱发生情况及其耐害性,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水稻品种为甬优6号,中浙优8号,中浙优1号,丰优54,秀水09,浙糯5号,协优9308和二优培九等共8个。防治药剂有20%氯虫苯甲酰胺乳油(美国杜邦公司生产),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生产)2种。施药器械为绿佳LJ-16A智能型电动喷雾器(台州路桥三佳制管有限公司生产)。

1.2 方法

水稻单季种植,按常规密度移栽。每品种面积400 m2,无重复。试验共施药5次;7月25日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m L(667 m2用量,下同),8月10日用90%杀虫单150 g,8月20日用杀虫单180 g,9月3日用氯虫苯甲酰胺10 m L,9月14日用杀虫单180 g,视苗情加水40~60 kg喷雾。各品种肥水管理等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1.3 调查项目

采用盆拍法(30 cm×40 cm白磁盘)调查飞虱数量,每品种平行跳跃式取样5点,每点5丛,分别记录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的数量,目测穿顶毁秆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飞虱发生数量

表1显示,8月6日调查第5(3)代稻飞虱百丛总虫量,在浙糯5号、秀水09、中浙优1号、甬优6号、中浙优8号、丰优54、协优9308和二优培九品种上发生量依次递增,为10~1 328头,最多与最少相差近133倍。9月1日调查第6(4)代稻飞虱百丛总虫量,在浙糯5号、秀水09、甬优6号、协优9308、中浙优8号、丰优54、二优培九和中浙优1号品种上发生量依次递增,为43~9 897头,最多与最少相差228倍多,其中中浙优1号排序变化最大,从第3位变为末位,主要原因是白背飞虱数量增加达58.6、褐飞虱增量倍数达814。10月3日调查第7(5)代稻飞虱百丛总虫量,在秀水09、浙糯5号、二优培九、中浙优8号、协优9308、甬优6号、中浙优1号和丰优54品种上发生量依次递增,为17~23 945头,最多与最少相差1 408倍多。品种间稻飞虱发生数量差异逐代加大。

表1 不同水稻品种稻飞虱发生情况

2.2 稻飞虱世代间变化情况

表2表明,稻飞虱不同世代发生数量差异明显。第6(4)代白背飞虱是上一代的2.90~59.58倍(最多与最少相差20倍),褐飞虱是上一代的1.67~815.00倍(最多与最少相差488倍),灰飞虱是上一代的0.25~15.83倍(最多与最少相差63倍);第7(5)代白背飞虱是上一代的0.01~0.96倍(最多与最少相差96倍),褐飞虱是上一代的0.60~93.89倍(最多与最少相差156倍),灰飞虱是上一代的0.11~42.20倍(最多与最少相差383倍多)。中浙优1号品种第6(4)代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增量倍数最高;甬优6号、丰优54品种第6(4)代和第7(5)代褐飞虱增量倍数居高位。在不同品种上稻飞虱世代增量倍数差异,除稻飞虱自身繁殖、寄主水稻品种和农药防治等因素影响外,迁飞、迁移习性也是重要的原因。

表2 不同水稻品种3种稻飞虱世代间发生数量变化情况

2.3 药剂防治效果

药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在不同水稻品种间的差异明显(表3)。8月10日、20日2次用杀虫单防治第5(3)代稻飞虱,9月1日调查,第6(4)代百丛总虫量较上一代数量增加达3.33~70.71倍,其中甬优6号、秀水09、浙糯5号、协优9308和二优培九等5个品种增量倍数低于5.25倍,而中浙优1号增量达70.71倍。9月3日、14日先后又用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农药防治,10月3日调查,第7(5)代百丛总虫量较上一代数量增加达_0.83~16.68倍,仅甬优6号增量倍数有16.68,其他都在5.56以下。通常杀虫单持效期7~10 d,而氯虫苯甲酰胺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效果好,防治稻飞虱的效果不佳。此时虫害引起倒伏的有中浙优8号、中浙优1号、协优9308、二优培九,未倒伏的有甬优6号、丰优54,表现耐害性强,这可能与前期稻飞虱(特别是褐飞虱)虫量较低有关。秀水09和浙糯5号品种由于整个生长期稻飞虱发生虫量低,也没有倒伏。

表3 不同水稻品种稻飞虱世代间发生数量变化及倒伏情况

3 小结与讨论

水稻品种间稻飞虱发生数量、不同世代间增加倍数和防治效果的差异,受品种特性的重大影响。换言之,稻飞虱对不同品种的选择性以及增量倍数与品种特性具有相关性。以超级杂交稻甬优6号为代表的高株形、粗茎型水稻品种,与其他水稻品种比较,对稻飞虱的耐害性较强[3]。

稻飞虱在单季稻上的为害期比连作晚稻上长,造成的损失也大。温岭市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自南方迁入发生5~6代,白背飞虱主要为害期在6月下旬至9月中旬,褐飞虱主要为害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中旬,灰飞虱属本地虫源,其种群数量和危害性远低于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主要是传播黑条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因而要求高效、长效的防治农药品种,要不断筛选新农药品种。

在大田生产中,实行同品种连片种植,避免稻飞虱辗转为害;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减少用药次数,达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实施“治前控后”防治策略,特别是在高虫量条件下要更加注重选用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农药品种,保证良好防治效果。

[1] 张左生.粮油作物病虫鼠害预测预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0.

[2] 王新斌,赵益福,林友根.杂交稻甬优6号在温岭的种植表现及配套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8(1):49_51.

[3] 黄贤夫,瞿洪法,叶建人,等.杂交稻甬优6号病虫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7(增刊):181_182.

(责任编辑:张才德)

S 435.112

A

0528-9017(2015)02-0211-03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220

2014-12-12

张育青(1972_),女,浙江温岭人,本科,从事综合工作。E-mail:zhxy7215@163.com。

文献著录格式:张育青,张学正.甬优6号等8个水稻品种稻飞虱的发生及其耐害性[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2):211_213.

猜你喜欢
白背飞虱飞虱稻飞虱
广西野生稻Y11抗白背飞虱QTL定位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南安市白背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及虫源地分析*
平铺镇近20年来白背飞虱发生特点、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滇西南稻区白背飞虱种群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