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老战士,也是朝鲜最后一位人民军元帅。7日,朝鲜第一代革命元老李乙雪因肺癌逝世,享年94岁。这位世纪老人无论生前身后都显赫无比,在朝鲜于11月11日为他举行的国葬中,担任国葬委员会委员长一职的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
按照朝鲜惯例,凡劳动党政治局委员及以上级别人物逝世后均可举行国葬,但李乙雪逝世前仅是政治局候补委员。而且对于一般政治局委员的葬礼,治丧委员会委员长一职多由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担任。金正恩执掌政权后只在两次国葬上担任过治丧委员长,第一次是在2011年金正日逝世时,而第二次则是朝鲜“两弹一星之父”全炳浩大将的葬礼。
媒体在报道李乙雪逝世时称,“李乙雪逝世后,朝鲜只剩下金正恩一位元帅”,但这种说法存在概念混淆。在朝鲜军衔体系中,“共和国元帅”和“人民军元帅”是不同的两个军衔,前者只授予给朝鲜三代最高领导人金日成、金正日和金正恩;后者只在1990年代授予给吴振宇、崔光和李乙雪这3位朝鲜人民军元老。近年来提拔的将领,最多只能晋升为朝鲜元帅军衔的最低一级的“次帅”。
而这3位人民军元帅,都曾是与日寇战斗在白山黑水上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的老战士。其中,吴振宇曾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东北14年的抗日斗争历史上,抗联队伍中来自朝鲜的各级指战员比例很大,为东北抗日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在1941年由退入苏联境内的抗联余部改编的东北抗联教导旅(苏联红军第88独立步兵旅)中,担任第1营营长的金日成大尉、第3营政治副营长金策大尉、第4营营长姜健大尉以及担任旅副参谋长的崔庸健大尉,日后都成为朝鲜军政两界的大人物。
2012年7月27日“战胜节”纪念活动上,李乙雪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握手。图/CFP
1921年出生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李乙雪,很小就随全家逃难到中国东北。16岁他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被编入抗联第2军第6师的少年连,第6师的师长就是金日成。由于机智勇敢,李乙雪很快被挑选为金日成的传令兵和贴身卫士,深得信任。
抗战胜利后,他一度远离战争,随金日成回到朝鲜建立新生政权,负责金日成的安全保卫工作。1948年他回到人民军一线部队,并在师团一级领导岗位上参加了朝鲜战争;1951年战线较为稳定后,他又调回金日成身边在人民军最高司令部负责警卫工作,特别在1952年美军轰炸人民军司令部时,他曾亲自排除了美机投掷的定时炸弹。
在此后的30多年间,李乙雪稳步晋升,1995年成为第三位朝鲜人民军元帅,直到2009年,88岁的李乙雪才彻底从一线岗位引退,不再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经历了朝鲜三代领导人变迁,“抗日游击队元老”已经越来越少,据说李乙雪是最后一个。而他们的第二代,也就是所谓“白头山革命血统传人”曾经是金正恩最为信任的群体。例如曾一度贵为朝鲜“二号人物”的崔龙海,其父亲就是当年金日成任营长的抗联教导旅1营第1连的连长崔贤(曾担任劳动党政治局委员,大将军衔)。
不过,16个月以来,朝鲜权力集团的排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这一点从朝鲜为李乙雪成立的国家葬仪委员会173名委员名单与去年7月劳动党军事书记全炳浩去世时公布的89名葬仪委员会委员名单可以比较看出。朝鲜专家们表示,虽然葬仪委员的排序不一定就是权力序列,但大体来看,名单上的人物排序与实际上的权力排名相差无几。
根据《劳动新闻》的报道,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总政治局长黄炳誓在此番李乙雪葬仪委员会名单上排在第三位,体现了他的实权上升;内阁总理朴凤柱排名第四;传闻遭到肃清的劳动党宣传书记金己南反而从第七位上升至第五位;最近多次陪同金正恩现场指导的劳动党书记崔泰福也从第八位上升至第六位;劳动党书记金养建从第16位上升至第14位。此外,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副委员长杨亨燮、朝鲜劳动党中央主管国际事务书记姜锡柱等人的排名也有所上升。相反,总参谋长李永吉的排名则有所下降。
还有部分关键人物不在葬仪委员名单之列,可见处境不妙。今年由朝鲜政治局常委降为普通委员的崔龙海,没有出现在名单之中,引发各方媒体遐想。同为抗日游击队元老二代的劳动党军事部长吴日正也没“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