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雯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武汉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记忆性符号。这些留存了几千年的图形符号,无意识地强调了民众对事物的审美理念,并使审美观点不断变更,因此民族、民间的符号则被赋予了新的审美意义,这是值得肯定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文化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加速,古典的、传统的、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文化渐渐地被忽略甚至是遭抹煞。如何使传统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不被吞没,这就提出了保护与发展的问题。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在广大乡村有不幸的遭遇,在城市也正在受到忽略和删除,这则根基于设计师的多数设计着力模仿欧美,这一现象在城市现代景观设计中不断地被重复。如何避免模仿,如何将传统的地域性民俗符号活用于景观设计,这更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以湖北鄂西南为例进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创新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为了打造具有湖北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最好的方式是将湖北地域民俗符号引入其中,这是因为地域性民俗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城市发展有利于地域性民俗符号的保护与传承。
在中国历史中,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成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域上,不同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不同民族拥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并一直延续至今,很好地保留了各种各样的民俗元素,成了颇具特色的地域性民俗文化和民俗符号。
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传统的城市印记慢慢褪去了本来的色彩,也不断失去自身的传统文化,而被新的文化样式所取代。换言之,城市原有的灵魂被强加上了新的内容,原有的传统与民俗文化也在逐渐改变面貌,地域性的民俗符号也不再显现,而被赋予了新的定义,甚至是作为落后的象征。仔细考察,这些具有地域性的民俗文化传统中,稀有的、民间的符号恰恰是值得尊重的历史和尊重的传统,必须给予保留。只有保留才能焕发出文化的青春,才能展现地域性的特色与价值。因此,需要将地域民俗传统符号与现代符号互补、融合。
研究中国地域性文化,是为了弄清楚传统文化发展的脉络,这与探讨地域性特色文化的目的是相一致的。所谓的“地域性文化”就是文化在空间地域中以特定的人群作为载体的一种凝聚与固定;研究地域文化就是要“研究文化原生形态和发展过程之中的以空间地域为前提的文化分布。它将具有相近生存方式和文化特征的内容予以集结,再作为单独的一个认识对象,然后进行历史学以及文化学的概括与提炼,从而重建历史的、传统的文化景观。”[1]从这个意义上言,重点在于揭示文化和历史的变化问题抑或是文化与历史相互沟通的问题。
地域性历史与地域性文化的变迁,将其引入现代城市,对城市的发展是有帮助的。现代城市包罗万象,其所拥有的历史与文化都不是崭露头角的新兴事物,而是从古至今形成地域性之后的文化、历史的累积,是具有传统的即历史传承特质的。
由于地域性、历史性的传承,使湖北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设计大师张锦秋就曾指出:“对中国建筑传统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建筑文化传统本体,需要重新提高到理论上加以解释,以实现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自我认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师都将面临的永恒课题。”[2]悠久的地域性历史文化经历了战争与动乱,导致自身内容、特色渐渐模糊甚至不复存在,以至混合在兄弟的文化之中。因此,“世界上没有血统很纯粹的民族。民族既非单元,文化也就不会单元。反过来,文化越灿烂,民族的血统似乎越复杂。”[3]这就是依据。
湖北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国内首屈一指的不少高校选址于此,更能说明该地区历史深厚,文化灿烂。荆楚文化、湖湘文化、巴蜀文化等的交叉性分布,集结了多种文化并深深扎根在城市文化的土壤中。地域性民俗符号积累于民间的各个角落,这些民俗符号带着当地民众的思想、情感、理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都体现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在历史发展中,人们对本土的深度情感也就是对家乡的归属感很强。不仅如此,整个湖北地区不同民族特色、民俗特色、景观符号,都充分体现在不同的建筑、生活用品以及工艺品上。
而在城市的环境建设上,尤其是良好的建筑景观,成了人们对某座城市的重要印象。它保留了城市的传统建筑、公园、湖泊和桥梁,它不仅是自然环境,也是人们创建的生活新形态,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历史的传承。一座城市内涵式发展,是不会掩盖历史的,相反还能够强化民众的情感与归属。因此,创造出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地域性和情感性的城市景观,就可以让人们生活得更美满更幸福。
城市设计要有特色,就应该尊重地域性民俗文化,保留民众在其生活区内的种种文化,也就是说应该结合设计师自己的远见与所拥有的知识对这些文化给予诠释、保留与改造。
如所周知,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精神传统,人们能够从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文化观念、宗法观念、伦理观念和宗教观念等方面找出这种传统[4]。比如,设计师可以借鉴古典园林中的轴线对称布局,使其设计的景观简洁明确。以此为基础,提倡创造,但不能脱离对自然的师法。因此,地域性民俗符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创新途径有以下几种形式。
“袭用”可以称之为“沿用”,其深层涵义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中国的传统或者是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进行新的改造性设计,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保留传统的设计理念,并不意味着照搬照抄和一成不变。
“变形”就是“化用”,亦即对传统进行改造,是化简为繁。时代在发展,因此现代设计的新主张就是由繁琐转向简洁,如此,城市的景观设计就更具现代感与时代感,就能够给古旧的传统增添新的光彩。
在设计中,抽象主义和写实主义一直是设计的首选。抽象的设计让人难以理解,而创造性的含义却是精神抽象的继承,所以某些遐想空间非常大的设计完全根基于设计师的想象力。城市的景观设计,毫无疑问为设计师的想象空间提供了创新的可能性条件。不同的地域特色能够打造城市的不同文化内涵,这包括城市的公共空间、景观空间和建筑空间。
设计师赋予城市以新的灵魂,也就改变了“千城一面”的呆板形象。
结合实际,赴鄂西南地区实地考察,采集各种民俗符号,认真研究,深刻领会,再根据符号学原理,将具有恩施土家族特色的民俗符号运用于居民小区的景观设计之中。
笔者最推崇具有恩施土家族民俗特色的西兰卡普织锦。西兰卡普织锦作为地域性民俗特色重要的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为重要的民间工艺和工艺品。“西兰卡普”指的是土家族民众织、用的土花被面,因为具有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而特受欢迎。西兰卡普图案有几何形、文字和自然物象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二十四勾花”、“小白梅”、“月亮”和“扎土盖”等,寓意体现了当地民众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环境的情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因此,将西兰卡普织锦图案的精华提取(见图1),再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新。
图1 西兰卡普织锦符号的提取①
在城市现代景观设计中,最能影响人们生活的除了公园就是居民小区了。公园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凸显着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而在居民小区的景观设计上,体现地域性民俗文化的相对要少。如恩施州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层小区就不断出现,这种小区对地域特色的落脚是有影响的。如何将地域的民俗文化引入景观设计,是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就曾提取西兰卡普织锦符号,并运用于居民小区,因而满足了居民的审美需求。设计内容包括居住区的出入口(见图2、图3)、公共空间、中心广场、休息区和相应的设施等。
图2 居民小区出入口效果图①
图3 居民小区出入口雕塑效果图①
该雕塑被命名为“织锦之门”。是将现代理念与民俗传统进行的有机整合,图案提取的是西兰卡普织锦纹样。织锦之门寓意居民走入雕塑之后,就像回到了自己温暖的家。
在居民小区,人们比较注重公共休息区,因此将绿化带——宅间绿地组合成点线面的景观团,也能获得较好的生态平衡感(见图4、图5)。
图4 居民小区广场效果图①
图5 居民小区休闲区效果图①
公共场所外,笔者还将西兰卡普织锦纹样应用在相关的细节之中(见图6至图10)。
图6 居民小区入口栅栏效果图之一①
图7 居民小区入口栅栏效果图之二①
图8 居民小区灯柱效果图①
图9 居民小区座椅效果图①
图10 居民小区景观地灯、垃圾桶示意图①
居住区公共设施是良好居住空间不可或缺的景观元素,公共设施的布局既要考虑提供服务的可能,也要注意使用的方便性,二者缺一不可。居民小区的景观特色亦即品味、档次就是借此形式显现的。
在形成居民小区的整套景观中,所提取的民俗符号有机地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不仅传承了这种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民俗符号,并且通过创新理念及运用于新设计之中而给予了保护和普及。
“西兰卡普”是土家语言,其图案纹样有着深刻的民俗寓意。土家花盖的色彩,丰富的图案,饱满而有激情的艺术特征,都揭示了地域民众的创造力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因此,提取西兰卡普这一民俗符号,并运用于现代景观设计,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将民俗符号运用在生活环境、居住环境之中,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就能焕发青春,就得到了更为有效的保护。
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民俗符号如何完美地应用于现代景观设计之中,成了绿色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性文化既丰富又独立,文化有别、发展不同的很大原因取决于自然、气候、地理及社会条件。中国的地域性民俗文化是会一直存续下去的,地域性民俗符号是历史和文化的血液,是传统的根基。让民俗符号流传就是保护历史、尊重文化和弘扬历史。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是值得保留的,如何保留、继承,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真正创新是需要不断探索的。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更多地对民俗符号进行提取与再创造,在坚持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创造更多的现代符号才能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理念更加完美地结合,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与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这就要求在设计上、在设计审美观上都要有新的尝试与突破。
注释
① 图片均为笔者自绘.
[1]王健.区域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论略──“汉代徐州区域文化研究”课题的方法论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12-115.
[2]张琳琳,郭建伟.地域建筑大师张锦秋之新唐风[J].山西建筑,2010(7):20-21.
[3]岑仲勉.西周社会制度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111.
[4]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