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霞李 铁蒋 琴姜 枫
(1.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扶正排毒方联合HAART治疗气虚型HIV/AIDS患者临床观察
赵 霞1李 铁1蒋 琴1姜 枫2
(1.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目的:观察扶正排毒方联合高效逆转录抗病毒治疗对HIV/AID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HIV/AIDS患者HAART治疗1年以上气虚型患者40例,随机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扶正排毒方(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泽泻、牡丹皮、紫河车、鹿角胶、白花蛇舌草、金银花、甘草)治疗,同时合用高效逆转录抗病毒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高效逆转录抗病毒治疗,分别在治疗1年前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血常规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1年前后,治疗组乏力、气短、自汗、纳呆、腹泻等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明显上升(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扶正排毒方能够改善气虚型HIV/AIDS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其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扶正排毒方;艾滋病;高效逆转录抗病毒治疗;临床症状体征;CD4+T淋巴细胞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简称,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而导致的一种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病毒不断攻击CD4+T淋巴细胞,人体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容易出现乏力、气短、自汗、腹胀、腹泻等功能下降的表现,影响生活质量并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并发肿瘤性疾病。大量的研究和观察显示中医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课题组观察扶正排毒方对 HIV/AIDS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中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版)》[1],有流行病学史,结合抗HIV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抗HIV阳性即可诊断。
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2]、《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3]相关内容制定。以气虚证为主,兼见湿热证、血瘀证等。患者多表现为面色恍白、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畏风、声低气怯,兼见腹胀、便溏或面黑、肌肤甲错,舌质淡或淡红、淡紫,苔薄或黄腻,脉象虚或濡数或涩。
纳入标准:①符合艾滋病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③HAART治疗 1年以上;④病毒载量(HIVRNA)<50 copies/ml。⑤自愿作为受试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入组前严重机会性感染未得到控制者;②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造血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性肿瘤、结核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以及未采用安全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④精神病患者以及智力障碍者。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 HAART治疗,药物选择为:AZT/d4T+3TC+EFV/NVP(AZT:齐多夫定;d4T:司他夫定;3TC:拉米夫定;EFV:依非韦仑;NVP:奈韦拉平)。试验组在HAART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扶正排毒方(江苏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颗粒剂),黄芪 10g、党参 10g、白术 10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6g、紫河车3g、鹿角胶3g、白花蛇舌草15g、金银花10g、甘草3 g,每天一付,分两次饭后温服。两组各以6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指标:临床症状体征、CD4+T细胞计数、血常规、ALT、AST、BUN、Cr等安全性指标,治疗开始前、治疗后各检查、记录1次。
疗效判定标准: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的证候判定标准。主要依据中医证候积分值的减少的百分比进行,具体方法采用尼莫地平法,将中医证候疗效分为四级,具体分级如下:
①基本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②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95%>疗效指数≥70%;③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70%>疗效指数≥30%;④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注: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为:[(治疗前证候积分-治疗后证候积分)÷治疗前证候积分]×100%。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等,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一般资料结果
45例病例来源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桂林市中医医院关爱门诊,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最终完成治疗者40例,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性别构成、年龄比较见表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性别、年龄基线比较
2.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比较见表3,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的乏力、气短、自汗、纳呆、腹泻等症状积分较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3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比较±s)
表3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比较±s)
注:bef:两组治疗前积分比较;aft:两组治疗后积分比较。
组别 n 时点 乏力 纳呆 腹泻 气短 自汗治疗组 20 疗后 0.10±0.44 0.20±0.62 0.10±0.44 0.20±0.41 0.50±0.20 20 疗前 1.50±0.88 1.20±1.36 0.70±0.97 1.70±1.17 0.45±0.68对照组 20 疗后 0.90±1.02 0.80±1.30 0.50±0.88 0.60±0.68 0.20±0.41 P值 Pbef=0.221 Paft=0.003 20 疗前 1.80±0.62 1.10±1.20 0.80±1.64 1.70±1.17 0.50±0.82 Pbef=0.806 Paft=0.031 Pbef=0.813 Paft=0.034 Pbef=0.999 Paft=0.024 Pbef=0.834 Paft=0.003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
两组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4 两组治疗前后CD4+T细胞计数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CD4+T细胞计数比较(±s)
注:bef:两组治疗前积分比较;aft:两组治疗后积分比较。
CD4 n 疗前 疗后 疗前 疗后治疗组 对照组20 210.45±104.03 276.8±133.24 181.4±84.01 207.95±93.48 P值 Pbef=0.337 Paft=0.033
2.4安全性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ALT、AST、BUN、Cr等均未出现明显异常。
自80年代人类发现艾滋病以来,各国医学科学界开展了大量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作为一种新的传染病,在中医历代文献中并没有该病的记载。现代医家多将该病列入中医学中的疫病或瘟疫、伏气温病、虚劳、虚毒疫[5-7]等范畴。临床治疗中,多辨证分型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风热蕴络证、湿热内蕴等证型[8-9]。
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感染HIV相当于邪毒内侵,艾毒不断耗损人体正气,使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最终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而死亡。总体症候以虚证为主,夹杂实证,是一种整体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常见乏力、健忘、畏寒肢冷、纳呆、自汗、腰膝酸软、腹泻、头晕、脱发等免疫功能的下降,尤其是乏力、纳呆、气短等气虚症状常见于各个证型。故健脾益气、补肺益气药物常见于艾滋病治疗方药中。
本研究中,扶正排毒方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补肺脾之气而共为君药;紫河车、鹿角胶益肾中精气,肾中精气足,则化生精微促进肺脾之气生为臣药;金银花、泽泻、牡丹皮、白花蛇舌草共为佐药祛除艾毒,使扶正不留邪;甘草也为使药,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结果证明,扶正排毒方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气虚症候,患者乏力、纳呆、气短等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
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在人体功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本研究中,通过扶正排毒方的治疗,治疗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的同时,乏力、纳呆、气短等气虚症状得以明显改善,身体各方面机能好转,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延长了存活期。免疫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扶正排毒方具体通过哪些环节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4(6):321-330.
[2] GB/T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S].北京:国家质检总局,1997:1-78.
[3] 危剑安,孙利民,王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Z].深圳: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2006:486-488.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5] 李发枝,徐立然,李柏龄.中医学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J].中医杂志,2006,47(5):395-396.
[6] 黄剑雄,李峰,倪量.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9,37(2):1-3.
[7] 刘学伟,闫永彬,王丹妮.浅议艾滋病中医命名[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34-1135.
[8] 黄剑雄,李峰.170例静脉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医证候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29-30.
[9] 董继鹏,刘水清,王健,等.贵阳地区119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表现分析[J].河南中医,2011,31(5):489-491.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insufficient Qi HIV/AIDS patients treating with fuzhengpaidu formula and HAAR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Fuzhengpaidu Formula with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HAART) on the symptoms and sign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HIV/AIDS) patients with insufficient qi function. Methods:There were 20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2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research.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use Fuzhengpaidu Formula with HAART,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use HAART. After one year treatment, observe the relief of symptoms and signs, the CD4+T lymphocyte counts, 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 treatment. Results:Comparing in treatment group, the relieving fatigue, anorexia, shortness of breath were better after one year(P<0.05);The CD4+T lymphocyte counts was increas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fter one year(P<0.05), no considerable side effect was found.. Conclusion:The Fuzhengpaidu Formula could increase CD4+T lymphocyte counts, relieve the symptoms and signs,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and the immune function.
Fuzhengpaidu Formula; AIDS;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symptoms and signs; CD4+T lymphocyte counts
R51
A
1008-1151(2015)09-0108-03
2015-08-10
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2-0407-01);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专项(GZLCI4-09);广西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GZPT13-18);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S201308-02)。
赵霞(1981-),女,桂林市中医医院主治医生,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医药防治皮肤病及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