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无人机时代的新闻摄影

2015-11-23 02:29:08张建平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9期
关键词:航空器航拍旋翼

□张建平

(蚌埠日报社,安徽蚌埠233010)

略谈无人机时代的新闻摄影

□张建平

(蚌埠日报社,安徽蚌埠233010)

几年之前,人们对“无人机”的认识还仅限于军事领域的一种作战武器,“无人机”一词最常出现在诸如“美军出动无人机对某处进行定点打击”等军事新闻报道中。2014年以来,随着大疆、零度等无人机厂商的大力推动,消费级多旋翼航拍无人机以较低的价格、简便的操作、新奇的效果,在市场迅速蹿红。可航拍的无人机满足了人们飞起来看世界的愿望,同时也刷新了“无人机”的概念内涵。

快速普及的无人机不仅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也令新闻摄影领域刮起了航拍风暴,各类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迅速跟进。2015年6月29日,搜狐新闻无人机频道在搜狐网和搜狐新闻客户端同步上线,我国门户网站第一个无人机频道由此诞生。不久前,新华网宣布组建专门使用无人机采编新闻的队伍,首个全国性无人机新闻项目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各种题材的航拍新闻作品层出不穷,新华视界客户端还推出了“飞翔之眼”栏目,专门发表新华社记者的航拍作品。无人机也渐成媒体摄影记者的必备装备。

无人机是什么?可航拍无人机的普及对新闻摄影领域有哪些影响?无人机航拍是想飞就能飞的吗?

“高大上”的无人机迅速平民化

可以遥控飞行或可自主飞行的航空器,小到几十克的玩具、大到数百千克的攻击性武器,现在都被称为无人机。其实过去人们习惯把几千克以下的飞行器叫航空模型飞机。“无人机”这种泛化的称呼带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更有利于商家做产品推广。“官方”给出的定义是: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空机重量小于7千克的称作微型无人机,飞行限制条件相对宽松。目前最流行的大疆、零度、亿航、亚拓等厂家的主打产品都属此类。

无人机从动力类型上可分为电动、油动、油电混合三类,从飞行原理上分为固定翼和旋转翼,旋转翼又可细分为单旋翼、多旋翼等。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是多旋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的速度和机动性一般弱于同样动力的固定翼无人机,但稳定性、安全性要优于固定翼和单、双旋翼的直升机,并且操控相对简单,对飞行场地的要求也不高,因此最先进入大众消费市场。

无人机的核心部分是飞行控制系统,飞控系统内部有多种传感器,具备无

线通信、传感器集成和空间定位等功能。由于智能手机开发应用的需要,陀螺仪、GPS模块等迅速微型化,重量从几百上千克降至几克,因此被迅速应用到无人机领域。控制电路、图像传输系统等越来越高度集成化、模块化,微型电机等部件的能效比提升,令无人机的自身重量体积越来越“瘦身”,有效载荷相应增加。同时采用了更先进的控制算法,使无人机的稳定性、可操控性更佳,过去必须要专业人士操作的无人机现在如同儿童玩具简便易学。有厂家对其消费级无人机的宣传口号就是“到手飞”(RTF),让用户看看说明书就可自行学会操作飞行。

除了航拍外。无人机已广泛应用在农业、测绘、勘查、电力、灾难救助等众多领域,无人机所蕴藏的商业价值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市场潜力巨大。

无人机为新闻摄影开辟了新视界

无人机把拍摄视点带到空中,让读者可以换个角度看新闻。以普及度较高的大疆精灵3四旋翼无人机为例,理论飞行高度可达2000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穿云”飞行也不是难事。在低电磁干扰的情况下,可遥控最远距离也可达2000米,有人曾尝试远飞6000米“失联”后依然能够自动返航。由于精灵3体积较小,500米之外就看不到了,这种“超视距”的飞行体验很让初学者着迷。

无人机独特的空中视角,使其在拍摄城市景观、大型工程项目、大型地标性建筑、范围广大或地势险峻的风景等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可表现出宏大的场面、清晰的方位和透视效果。无人机的升降移动拍摄的视频也更加平滑顺畅,贴地飞、环绕飞等技巧性动作更方便实现。

无人机突破了新闻摄影的空间限制,“现场感”的获得不再需要记者身在现场,在一些对摄影记者人身安全有威胁的区域,如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发生现场,人力难以靠近区域或某些有毒有害环境等,无人机就可大显身手,代替记者接近现场,充当“千里眼”,记者通过监视器观察现场情况,实时传回最真实可信的现场图片和视频。

从事社会新闻采访的记者在做有关灾害、事故现场报道时,常常会受到当事方的阻挠甚至拒绝,让记者不能走进或接近新闻现场。无人机则突破了这一限制,可以从空中飞临新闻现场,采集相关信息,即时收集第一手资料,让事件真相大白于天下。

无人机航拍不可无法无天

面对突然爆发的无人机市场,相关法律滞后的问题立刻暴露出来。我国虽有《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规,但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低空飞行器管理几乎是空白,消费级无人机出现监管模糊区,坠机事件时有发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从国外情况看,无人机的管理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几年前,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密苏里新闻学院先后开设了“无人机新闻学”课程。后者还制作了美国中西部干旱、山火、雪鹅迁移等电视新闻报道,把无人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但时间不长,这两所大学都因无相应的法律许可而被美国联邦航空局叫停。

无人机不是任何地方都能飞。曾有一家航拍公司在北京敏感地区航拍测绘资料被军方击落并受到处罚。美国一名醉酒特工把大疆无人机飞丢在白宫草坪上,一度引发白宫安保部门的恐慌。不久前,还有一架载有冰毒的无人机试图从墨西哥飞越至美国境内从事贩毒活动。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和各国空管对空域管制的规定以及对无人机的管理规定,无人机必须在规定的空域中飞行、必须在视距内飞行、必须在一定高度内飞行。针对无人机也可能违规飞行的问题,一些无人机厂家采取了一些规避措施,在导航地图上设定了禁飞区,禁飞区内无人机将无法启动;对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也有警告。以帮助用户更加安全合法地使用产品,同时也为自己规避法律风险。部分厂家生产的无人机还增加了预警系统:在靠近全球主要机场和敏感区域时,在靠近中心的区域内,无人机的飞行将会受到限制或无法启动,在辐射区域,将会自动降低无人机的高度,甚至自动降落等。

无人机不是任何人都能飞。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无人机需持证飞行。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负责无人机驾驶员资质及训练质量管理,但据统计,2014年全年获得无人机驾照的不足100人。业内人士认为,无人机大举进军传媒领域,操作人资质是个重要问题。由无人机生产企业自行组织的资格培训,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许可,企业颁发的资格证书不具备法律效力。

媒体使用无人机从事新闻摄影活动,就目前情况来说,还是游走在法律边缘。无证飞行、突破高度限制飞行等“黑飞”现象还有待纠正。无人机的管理规范还有待于相关法律的完善。■

猜你喜欢
航空器航拍旋翼
改进型自抗扰四旋翼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航拍下的苗圃与农场
中外文摘(2021年10期)2021-05-31 12:10:40
大载重长航时油动多旋翼无人机
基于STM32的四旋翼飞行器的设计
电子制作(2019年9期)2019-05-30 09:41:48
难忘的航拍
《航拍中国》美得让人想哭
陕西画报航拍
陕西画报(2017年1期)2017-02-11 05:49:48
论航空器融资租赁出租人的违约取回权
四旋翼无人机动态面控制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
太空探索(2016年3期)2016-07-12 09: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