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宪
前不久,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开展“旗袍秀”活动,500多名华人女性身穿旗袍在现场一起亮相,展示中华近代服饰文化风韵,场面可谓多姿多彩,引起媒体关注。
2015年端午节前的一天午后,笔者慰问离休老干部,上门拜访了赵衡前辈,她今年已是94岁高龄了。赵老年轻时曾在上海就读于美术专科学校,用现在的话讲,当时她是一名“文艺青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新四军,后又经历了解放战争。新中国诞生后,赵老转业到地方,20世纪70年代后期,受上级委派担任了上海市服装研究所副所长,参与了国内第一支时装表演队的组建和管理工作,并在职工技术学校为学员们上美术专业课。在副所长的岗位上工作了数年后,赵老到龄离休。离休后,她重拾自己年轻时的美术梦想,积极参加老干部定期学习,长期坚持国画创作,陶冶性情,不断提高绘画水平。前年,她的子女们将她习作中的精品汇编成册,印刷出版,观者无不赞叹。
赵老精神矍铄、关心时事、十分健谈。她还特别爱跟晚辈交流。我们每次去探望慰问,都要跟她聊上好一会儿。这次登门,结合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开展“旗袍秀”活动的报道,就如何弘扬好传统服饰文化问题与赵老进行了交谈。赵老认为,旗袍的确是一种独特的女性服装款式,具有我们中国特色。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发源于上海的改良旗袍(亦称海派时尚旗袍),选用富有东方韵味的丝绸、丝绒面料;配以精致的“镶、嵌、滚、荡”及刺绣、贴花、盘花钮等传统工艺;加之合体的款式造型设计,赋予旗袍一种新颖、特殊的视觉美感效果,这是其他服装款式难以达到的。赵老认为,作为女性礼仪服装的旗袍,其精髓是能够表现出一种含蓄之美,符合受几千年来传统文化思想熏陶东方女性所应具备的端庄、典雅气质;旗袍的最大特点应该是“显而不露”,既能很好地勾勒出女性身体美妙的曲线,同时绝不过度地暴露身体敏感部位。笔者非常认同赵老这一观点。
笔者与旗袍打交道也有四十多年了,过去长期在丝绸服装厂工作,接受过老工匠的言传身教,参与过出口丝绸旗袍的生产与国内定制旗袍的设计,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来调到研究所工作,也一直在关注旗袍样式的衍进问题,所以,与赵老颇有共同语言。其实,旗袍是起源于清朝的一种女性外衣形式,旗袍曾有“旗人之袍”之称。最初的旗袍造型是立领、宽袖、直腰身、大下摆、偏门襟,并在领圈、门襟、下摆和袖口边镶拼异色布料或绣花花纹,其衣身部位为平面结构。进入民国时代后,由于满族已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融入中华民族整个大家庭,所以,旗袍逐步演变成城市女性居民的一种着装方式,款式上有所变化,袖口缩小、下摆变小,但仍保持直腰身的筒式造型,实用性较强。那时的平民旗袍,多以棉布为面料制作,可单,可夹,穿着人群广,穿着季节长。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改良旗袍在上海出现,它一改原先衣身的平面结构设计,通过收省、开刀、装拼等手段,并辅之“镶、嵌、滚、荡”及刺绣、贴花、盘花钮等传统工艺后,逐步形成了讲究时尚、注重礼仪的特有的式样。海派时尚旗袍独到的轮廓造型应该是“花瓶”式的,最细的部位是在人体的腰部,最宽的部位应该是在人体的髋关节部位,同时,长至小腿肚及脚面的旗袍款式其底边的宽度要明显小于髋关节部位,整个造型就像底座小、肚围宽、瓶颈细的花瓶外形那样错落有致,这样,不管是处于静态或是移动状态时,身着旗袍的成熟女性总显得身材匀称、曲线优美、婀娜多姿。
赵老认为,现在设计的旗袍开衩普遍过高,已至于破坏了应有的含蓄之美。她说,过去那些大家闺秀、淑女名媛穿着的旗袍开衩一般不会超过膝盖以上,所以,无论行走或是坐着都不会有伤风雅。过去,穿高开衩旗袍的女性也是有的,但一般是从事某些特殊行当需要,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笔者的研究也趋同于赵老这一观点,并有搜集的旧时旗袍图片为证。同时,笔者还认为,开衩过高还会影响到旗袍的“花瓶”式造型,因为开衩过高,旗袍下端的包覆性就会降低,行走起来,前后裙摆就像门帘似的飘动,破坏了原有造型线条一统、流畅的美感。不论处于静态或是移动状态时,身着高开衩旗袍的女性都还要防范“春光乍泄”,其实这种款式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到旗袍穿着的美感和效果。
或许有人认为,现在社会是开放性的,传承应当发展,现代旗袍裙摆短一些,开衩高一些无所谓。但是从专业的眼光分析,传承还是需要把握好精髓的。笔者认为,所谓精髓其实就是底线,底线就应该坚持,不可轻易突破,否则,传承就会剑走偏锋,就会走样,就会变味。听了赵老有关旗袍“含蓄之美”的一席评论之后,笔者更加坚定了自己原先的这些想法。现如今,作为承载现代中华服饰文化及文明宣示功能的旗袍,应当注意设计细节,尤其是像裙摆与开衩部位的设计应该慎之又慎,否则效果便会适得其反。如果旗袍穿出的效果只是“风骚”,而缺乏端庄、典雅、妩媚的“含蓄之美”,这样的设计是需要加以修正的。联想起西方女子晚礼服设计有“露臂、露肩、露颈、露背,不露胸”的基本原则,我们的旗袍设计也应当遵循“把握好分寸”原则,不可太随意、太暴露,一定要体现出对女性的尊重。
海派时尚旗袍有历史,衍进有特色,传承它绝不可忽略文化积淀,忽视其精髓。只有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把握好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特点,懂得它“含蓄之美”的精髓所在,明白其在当代所要承担演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地位,设计者才能正确设计好它,穿着者才能妥帖地表现好它。这是笔者与赵衡老此次交流形成的共识。
—写于2015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