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佩汝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纪录片《河西走廊》情景再现叙事方法探究
谢佩汝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纪录长片《河西走廊》大胆地将影片近百分之六十的内容采用情景再现的叙述方法呈献给观众,戏剧化的演绎生动展现了河西走廊千年的变迁。细节的填充使得历史事件完整化,将散落在典籍中的史料进行有机整理,以编年体的方式向观众讲述河西走廊上富有悲壮与传奇色彩的故事,引古论今地将前人的开拓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传达给观众,在表现纪录片艺术内涵的同时,对传播丝绸之路文化与弘扬华夏文明有着重要的影响。
纪录片;《河西走廊》;情景再现;叙事方法
纪录片《河西走廊》是以丝绸之路黄金段——河西走廊为主题,从社会各个角度,讲述了从汉代至今,河西走廊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运用情景再现的叙事手法将古板枯燥的史料原景搬演,以剧情填充未有具体记载的史料,以生动的想象丰富细节刻画,完整讲述河西走廊这千年来的兴衰荣辱,在弥补背景历史缺失的同时,以真实的情感启发社会大众反思历史,获取观众的认知与共鸣,达到“虚构”与“真实”的对接,将史料与影像完美契合来实现对历史的转译。
如今中国纪录片的美学主体依然是戏剧美学:充满矛盾冲突的情节编排、紧张激烈的悬念设置,与摄影、特技技术的迷恋交织,为中国纪录片描绘了美学品貌。为了达到戏剧化效果,情景再现依然是非常普及的一种表现方式——从纪实栏目到精品大片,拍摄方式越来越逼近故事片。①纪录片从一种代表古板枯燥的政论片华丽转身,富有亲和力与趣味性,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喜爱。
对于历史纪录片的创作者而言,由于讲述事件大多发生在不可回转的时间中,同时由于缺乏影像资料,受众对于事件主题本身并没有具体的概念,无法很好地传达情感,所以在重构回溯这一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搬演就应运而生了,在既不违背历史同时也符合逻辑的情况下,尽量真实地重现历史,给观众以具体的历史形象演绎,用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去了解历史。搬演并不一定代表虚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1》其中一集就因一个挖松茸的镜头被指责虚假做戏。其实,因为纪录片的特性,需要真实的同时也要兼顾想象,毕竟在拍摄期间受客观原因的限制,很多时候,会因为无法完好重现一个场景而采用搬演的方式。客观上,以影像形式保存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尤其是在生产生活方式都极度落后的古代,更多的历史内容与信息往往散落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甚至是真伪难辨的口头传承中,这就需要一定的艺术加工与提炼。为使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史实,会创造性地将只言片语的史料进行故事化的加工,但一切假设一定都是以真实史料为基础进行的。
全片第一个镜头始于虚构的宫殿场景,张骞郑重地接过汉武帝手中的符节,转身离去,影片通过这一系列动作象征着丝绸之路的开始同时也是河西走廊的开端,这样极富戏剧性的表述,一下子就吸引观众的注意。从急促奔跑的外国人开始述说蒙古国西征,演员饰演的罗马教皇颤颤巍巍提笔写字,小心翼翼盖上封章,配合低沉浑厚的解说,详细地刻画出皇帝的忧虑以及罗马教皇惶恐的颤抖,让观众感受到当年横扫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上帝之鞭”的威严。按照年代的顺序,从沙漠到草原,从村落到险峰,从民族英雄到普通百姓,镜头对准了那些历史节点上重要人物,原景重现出他们面对的冲突与抉择,真实直观的表达,引领观众紧跟影片的节奏。
为尽可能再现当年场景,摄制组辗转全国多个影视基地,一共拍摄了200多个场情景再现,时代跨越两汉、三国、魏晋、隋、唐、元、明、清和新中国。涉及50余个需要设计形象的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设置60余个室内、外场景,动用群众演员近千人次。只为将这段历史以最真实的方式呈现。正如日本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说过的,纪录片是一种精神,它是靠真实的眼光和勇气建立起来的力量,以此来带动社会中更多的人进行思考继而改变现状。象征着纪录片开始的《北方的那努克》就表现了爱斯基摩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与自然抗争的生存精神,这就是一部纪录片的社会功能,通过真实的情感影响受众。搬演也是为了将社会功能更大的发挥,尽可能地去还原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通过有偏差的情景再现,使受众对所呈现的事件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艺术性,激发出受众的猎奇心理。《河西走廊》通过大规模的情景再现回溯历史、还原真实的表现方式,帮助受众接收影片所传达的信息,从而发挥主观想象,创造性地还原历史原貌。在主创们直观感受的加入下,保证真实的同时也提升了影片的艺术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将影片表达出的英雄主义精神直接传达给观众,启发大众对于现代社会环境进行反思。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纪录片带有很强的政论性,纪录片的作用主要是为主流文化服务,宣传思想和政治纲领,题材以新闻纪录片和历史文献片为主。当今时代的信息高速流通与文化自由宽泛,人们很难愿意去接受那些教化性的影视作品,更喜欢通过影视作品去感知文化,提升自身的学识和素质。②如今,观众更加乐于接受具有故事性的、感性的、更富有人情味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创造的“舌尖热”就是受众对于纪录片取向的极好的证明。不同于同类题材的演绎方法,《河西走廊》放弃了通常纪录片大量采用学者专家访谈的模式,全片没有采访,没有纪实段落,演员没有一句台词,完全用解说与音画牵引,成为一部电影化的纪录片。这种完全剧情式的表达历史使人耳目一新,使观众更加容易被吸引。
情节构思是搬演成功的重要因素,将过去的历史复活,片中每一位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都用完整的表演表现出历史上“可能”发生过的事,将军烛光下的指点江山,僧人阳光下的虔诚朝拜,使者烈日下的艰难跋涉,村落百姓们的安逸生活,看似无关历史变革的小事,在解说一句一句抽丝剥茧的讲述下,全都成为影响河西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事件。其中一段完整的重大历史事件——凉州会谈,就在丰富剧情的支撑下,将记载在史册上的寥寥几句演绎成一段传奇的史诗,萨班的睿智冷静,阔端的王者气势都在演员的演绎下表现了出来,表情动作完全没有普通戏剧一般的夸张,点到即止,没有台词,但是所有表情动作的设计都将这一段影响此后中国政治格局和文化版图的历史事件完整地表演了出来,也让更多人以这样生动的方式认识并了解这一段几乎被世人忘记了的历史。片中有一大段表现隋王朝官员裴矩重新踏上河西走廊所做的事情,探访张掖与武威等地,为了改变当地因为战争动荡而颓败的经济状况,加强与西部的政治文化交流,以此来疏通河西走廊,重兴丝绸之路贸易往来。影片将史籍未曾详细记载的部分进一步融合提升,将一位书本上记载的人物赋予血肉,以一个亲和慈祥的长者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从裴矩与西域商人们把酒言欢的场景到为了振兴当地经济挑灯研究的辛劳,之后又将镜头对向繁华有序的沿街商贩,一字一句的描述配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的表现,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详细地讲述出来,呈献给观众一个有血有肉的裴矩,这样具体的表达容易给观众以代入感,启发观众进行想象与思考。与《敦煌》相同的是,片中也有涉及虚构的历史人物,为使观众更加了解敦煌壁画,李工这一并未被历史记载的人物被设计诞生,在数量庞大的画工中一定有这个人,只是由于当时壁画画工不允许留名,所以不为人所知,为方便观众理解,给这个人物标记了“李工”的名字,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画技高超,命运多舛,终于将毕生之所学奉献给了敦煌,成就了之后被无数文化学者赞叹的传奇。利用这样一个已知的果,去追溯出了因,并且充实了整个人物形象,引领观众追随影片表达的情感。情感的表达是一部纪录片触动人们心灵的关键因素,也是纪录片的重要美学特征的反映。真实的人物形象就是最直接的情感表达。在演绎的过程中,镜头近乎影视剧一般地采用大量特写,远近景交替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开拓者们所经历的艰辛,开篇聚焦在广阔沙漠上的一列驼队,在烈日炎炎之下向西域进发,随后几个大远景,向我们展示自然环境的辽阔与荒凉,之后又将镜头对准了皇宫内的汉武帝,在近景特写的交替下,展示出了一代帝王为使国家安定、百姓和谐的殚精竭虑,这样的镜头总能给人以史剧般的恍惚感。片中关于战争之后满目疮痍的画面表现也很富戏剧感,亦实亦虚地展现绵延的战火,倒下的战士,甚至是监狱中的俘虏,真实的画面,低沉的解说,将观众深深地拉进历史的大潮,情不自禁地想要去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每一位人物,都是推动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的英雄,通过合作传承共同建设着地区繁荣。片中所昭示的英雄主义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既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这样电影化的表现手法,使观众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激发出贡献个人力量、共同团结协作的时代使命感。
片中所有的人物情节,镜头画面看似虚构,实则都是在真真切切的历史史料基础之上进行的加工,创作团队前期就利用长达半年的时间进行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在拍摄期间,每一个道具、历史人物和出现的背景,都是和历史记载相吻合的,通过点到即止的演绎,弥补历史的空白,起到缝合叙事的作用,达成纪录片创作与价值的对接,通过增强戏剧化的效果,体现人物情感,赢得受众的关注。
情景再现的手法是受新历史主义的影响而催生的,同时,它的出现也是综合受众、创作者、市场的必然选择。③受限于相对贫乏的史料影像,摄制组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历史“再造”,尽可能地丰富历史事实,生动具体地再现当时事件发生的全过程。
导演赵启辰曾说过,片中凡是涉及到的关于葡萄牙文、蒙语、藏语等小语种文字,都是经过相关学者字字推敲、研究认证过的,并不会因为短暂出镜与低认知度而随意书写翻译。包括所有的建筑背景,也都是与历史记载相吻合的。每一帧展现的都是足以使观众信服的细节,正因为如此才可以将这段历史完善得更加栩栩如生。公元前象征征服杀戮的冷兵器,涉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用具,交通工具以及人物服装,甚至是细致的配饰,都是创作者参考史料后才展现给观众的,处处体现出纪录片创作者对于历史的尊重,以及对观众表达出的诚意。科技的发展,可以将回溯历史重返过去变为现实,在特效风靡屏幕的今天,利用cg动画技术可以将古代盛大宏伟的场景展现得活灵活现,帮助观众更加生动地解读历史。很显然,在纪录片《河西走廊》中,要涉及到许多大的历史事件和场景,由于人力物力的局限性,有些场景很难实现情景再现。更重要的是,这样虚实结合的重现,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离开具像的人物实体,从而更加专注于历史的现场和氛围。片中每一个镜头每一个人物刻画都力求逼真,无论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或者是无名的群众演员,一帧一画处处体现着这部片子在筹备拍摄时所做的努力,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将这些原本被历史封存的“老古董”重新挖掘出来,加入现代的技术,真实再现出了曾经的辉煌,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向我们讲述那一段充满传奇悲壮又经久不衰的历史。更加重要的是,承前启后地加入大量现代自然风景,向观众展现历经沧桑又容光焕发的现代河西走廊,对于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在拍摄之初,台本只是挖掘出这段历史的关键人物对后世的影响,可是在当时,他们起初如何,之后又怎样选择,所有的过程,都是通过创作人员们丰富的想象展开的,结合史料中的几行文字,通过合理丰富的想象,就将郭瑀这个河西儒家文化早期推动者的命运表现得生动传奇。张骞美丽的匈奴妻子,前所未有的细致刻画,让人感受到那份对丈夫坚定的支持。再有关于玉门石油的发掘,从翁文灏到谢家荣,以真实人物出发,重演当年他们探访玉门、发现石油到形成报告的过程,期间加上有关于当时真实场景的影像资料,使观众深信,这几乎就是亲眼看见的历史。导演将如此真实的场景展现出来,除了让我们了解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目睹昨日的辉煌才知今日衰落的可惜,对于文化传承具有示范作用。
中国历史人文题材纪录片要兼顾文化传承性、学术性和商品性,可谓在多条战线上作战。唯其艰难,方见功底。④纪录长片《河西走廊》以丰满的历史,生动的人物,具体的事件描述向我们全景再现了这一段传奇历史的宏伟与悲壮,以极其磅礴的气质感染着每一个收看过的观众。历史纪录片的宗旨就是用影像带人们重返历史现场,以映照当下社会现实,产生一定的启示。⑤品质是纪录片的生命,而文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支撑了纪录片的品质。⑥该片在3月网络首播即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响,在凤凰视频上线7天流量即突破2000万,远高于此前在凤凰视频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的同期流量。并在5月4日起于CCTV-1进行重播,之后将在CCTV-4套进行再次播放。不仅如此,在商业上,此片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河西走廊》通过情景再现的叙事方法,完整的剧情,细致的演绎以及生动的细节表现让观众与河西走廊历史上重要人物的“灵魂对话”,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合理演绎与想象,让那些封存于浩瀚史册典籍里的名字,矗立在黄沙中的残垣,身陷在洞窟里的飞天,陡然复活。用十集的篇幅展示自汉代以来两千年河西走廊的历史和文化变迁,凸显了这条载满历史文明的重要通道的自然与人文魅力,同时充分呈现了河西走廊对于中国历史和文明进程的影响。
[注释]
①张同道、胡智锋等:《2013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②何春耕、张恬:《论大众文化背景下我国历史文化纪录片传播的变化特征》,《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③耿乔:《论人文历史纪录片中“情景再现”手法运用的合理性》,《东南传播》,2014年第10期。
④黄慧、伍涛:《历史人文纪录片的现代化表达——兼谈〈楚国八百年〉的叙事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5期。
⑤翁海勒:《影像史学背景下的历史纪录片创新》,《电视研究》,2014年第3期。
⑥吕秋娴:《论BBC人文纪录片对我国的人文纪录片的启示》,《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第10期。
J904
A
1005-3115(2015)18-00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