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刘善伟
智库:光环源自道德与公益
文/本刊记者刘善伟
智库有公益性和专业性的形象,因而也该接受公众的评判、国家的管理。
智库是有光环的。无论国家、组织还是个人,莫不需要智者的建议来增长智慧,开阔视野,大开脑洞。智慧的差异可以解释,同样是小国,有的默默无闻,有的却可以在国际上纵横捭阖;智慧的差异可以解释,生产同样商品的企业,有的可以行销全国乃至出口世界,有的却订单稀少最终倒闭。
智库的光环更源自智者的道德,陶朱公三散家财,把财富用来做善事,成为千古美谈。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自己的儿子被纣王做成美食,仍然怜悯苍生,其情怀影响后人,周王朝统治国家八百余年。
智亦如剑,如果用得不好,就会引发灾难。战场上,经常会有一方在敌人首脑身边安插间谍作为高参。如果对方首领信任这类谋士,亡国破家,就会成为间谍类谋士翻手覆手之间的事情。
智亦如剑,弄不好伤了舞剑人。历史上,汉朝宰相陈平是知名的智者,曾经妙解白登之围,经由向匈奴首领的夫人描述汉地女子的美貌,引发她的争宠之心,并劝单于放走汉高祖刘邦。陈平这样的智者,曾经预判自己的后人不会特别有成就,依据是他认为自己的谋略过于阴险,有违道德。这一说法的逻辑性并不严密,但后来果真如此。现代医学证明,阴暗的心理不利于健康。
智库与智者不同,又由智者构成。近年来,不断有国外公司收买中国有影响力专家的案例爆出。也不断有专家,为垄断利益代言、站台,可见有一些有知识的所谓智者,会为了一己私利,违背道德,出卖国家、集体的利益。
每次地产论坛,都有各种高唱高房价合理的专家。每次各种提价听证会,都有专家不断论证提价的正确性。更有甚者曾有国外一些企业看中了中国的一些稀有矿产,寻找有影响的“专家”代言,以发展地方经济的名义,给国家提建议,把矿产审批权下放。而后大肆廉价开采中国稀有矿产。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采矿权门槛,治理的便是这类事件。
智者既然可以被收买,甚至做出违法的事,智库也会面临这种威胁、危险。历史上,类智库的组织被收买的例子并不少见。二战前,法国的媒体便曾被德国纳粹收买为希特勒代言,放松法国的防卫意识。因而,智库行业是需要规范的,需要制衡的,需要百家争鸣的。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防卫等诸多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智库的建设自然不应落后于人。智库建设落后了,在诸多领域的竞争都会不利。在欧债危机期间,美国的智库机构不断发布欧洲经济危险的研究报告,落井下石、以邻为壑,留资金在本国发展经济的手腕玩到了极致。而欧洲则缺乏足够抗衡美国智库的声音。
智库的形象只能是专业的,智库的首要责任则应是公益的,维护国家、民族乃至世界上正义一方的利益。因而应当是受到监督、制约、制衡和管理的。美国的智库如果发出不利于国家的声音,政府会减少对其资助,甚至敲打其背后的经济势力。
智库的公益属性不同于智者组织的经济属性,咨询公司可以靠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赚钱,为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出谋划策。但智库与咨询公司不同,智库有着专业性、公益性的外衣,影响的是上至国家的战略部署,下至升斗小民的买卖房产、投资比例。
智库的运营应是公开的,智库的公益性见解、专业性见解应是可以公开发表的,发布之前可以尝试备案制,其后方的支持势力,也该有勇气接受智库观点发布之后的调查。智库的判断依据是否造假,论证是否客观,结论是否正确,都应接受公众乃至管理机构的评判、批评以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