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中的后现代艺术

2015-11-22 10:24谭欣
当代文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消费文化

谭欣

摘要:后现代艺术最初以反叛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审美规范为己任,但是在后工业时代的消费社会中,渐渐被金钱交易所拉拢,丧失了自身文化批判的初衷,艺术一旦从反权威变成否定一切崇高理想,附庸商业以及讨好大众趣味,纵容大众的及时行乐,大众价值霸权将成为当代艺术世界一种危险信号,艺术照此一再媚俗下去,社会肌体如同彻底丧失了免疫力。而消费文化被后现代艺术所操控,社会消费也将走向畸形。

关键词:消费时代;消费文化;后现代艺术;符号价值

一后现代艺术

后现代艺术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思潮,其形式主要有:1.波普艺术;2.装置艺术;3.大地艺术;4.行为艺术;5.新表现主义。种种形式之间相互交叉,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艺术图景,成为20世纪下半叶欧美最主要的艺术潮流。其源头可追溯到1917年,当法国艺术家杜尚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起名为《泉》,并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要求展出时,他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一举动已经为即将到来的一场新的艺术运动后现代艺术埋下伏笔。

从字面上来理解,“后现代主义”就是“现代主义”之后,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这与“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是一样的。关于现代主义《辞海》如此解释:“19世纪下半叶以后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各种颓废主义、形式主义的流派与倾向(立方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的总称。其哲学基础是反动的唯我论,其特点是违反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标新立异,宣扬革新,但总不免流于破坏文艺固有的形式,否定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①然而,《辞海》并没有针对后现代主义给出答案,英国学者特雷·伊格尔顿有这样的解释:“典型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品是武断的、兼取诸家的、品物杂交的、移离中心的、流动的、断续的、连缀不同的作品。它为了某种刻意为之的无深度性、游戏性、无情感性,即为了一个关于种种快感、种种表面和种种转瞬即逝的强烈的艺术而避其形而上学的深刻。疑心于所有被保证了的真理和确定,因而它的形式就是反讽的,他的认识论则是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拒绝去反映某个在其自身之外的稳定现实的一切尝试,它就带着对自身的意识而存在于形式层面或语言层面之上。”②如果说特雷·伊格尔顿的论述比较宏观,中国学者邵大箴则从美术的角度给予了更清楚的描述:“这后现代的艺术现象概括起来说,是悄悄地否定‘经典现代主义,否定从表现主义以来的现代主义流派(达达主义除外)的艺术观念和创造成果。也就是说,反对艺术的精英化,反对画廓、美术馆制度,主张艺术走向非博物馆化。”③

二后工业时代的消费文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资本的高度集中及跨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改变了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人们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尤其是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播途径的快速发展,宣告了消费时代的来临。随着物质产品的不断丰裕,生存物资的匮乏已明显改善,消费已不再局限于满足人们实际生活中的物质需要,而是进一步通过各色文化形态,朝着吸引观者内心无穷无尽的欲望在发展。超级市场里触手可及的商品,购物中心里光彩耀眼的橱窗,随处可见的靓丽的模特拍摄的商品广告,无时无刻不在引诱着人们的欲望。为了促进消费,各种各样的需求与欲望被发达的大众媒体不断地制造出来,后工业时代的这种满足心理需求的消费远比满足生理欲望的消费更具有膨胀力。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在此社会形态中,消费的特定含义是一种“控制掌握符号的系统行为”,人们的消费成为一种通过消费满足占有物质的欲望,满足通过带有符号意义的物质的消费来彰显自身价值、身份、地位等心理需求与自我价值显现的行为。在符号价值成为人们消费的最主要动力与目的的消费文化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已不再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人对物的实用价值的单纯需求发生了改变,附加在商品之上的品牌、时尚、身份、地位的象征等符号价值,成为人们的虚荣心与占有欲的最大需求。物质生产商伙同大众媒体,不断地为各种消费品生产出新鲜的符号价值系统,制造并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求,将消费者放置于一种消费冲动中。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用品,到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在被时尚左右着,被消费引领着。大量的物质消耗用于满足人们的心理体验,不同消费的心理体验的需求成为消费社会商品最重要的赢利模式,符号价值成为人们自我表达和价值认同的主要方式。

在消费主义文化中,消费品被赋予了卓越的身份、高尚的阶级内涵、快乐、幸福等符号价值,它传递一种社会号召力和控制力。现代传媒广告不断地刺激着大众的视觉感官,想尽种种办法,无时无刻地对大众的各种欲望进行引诱,一步步地侵蚀着大众对各种诱惑的控制能力,使得人们不由自主的服从并跟随着。人通过对物的占有、购买来体现其存在价值,消费变成被普通大众认可的可以去实现人生价值、意义、目标的美好途径。因为,在大众看来,财富就是能力、权利、阶级、身份的象征,金钱几乎就是万能的代名词,不管是何人,只要你拥有财富,便会得到人们的仰望,因此消费就体现了你的富有,反映了你的身份和地位。消费在这种被异化了消费观的人群中成为了人存在的意义与追求我消费,故我在。消费文化成为一个“意义”的生产加工地,自然而然地引导、影响着大众消费者的思考方式和生活状态。

在后工业时代的消费行为中,时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时尚是一种符号表征,借助大众媒体的巨大影响力,赋予时尚以尊贵的身份,生产商和大众媒体利用大众对这种身份地位的虚荣追求和从众的心理,对大众施加影响,以期能最大化地实现其交换价值。德国哲学家西美尔在《时尚的哲学》一书中对时尚有过这样的阐述:“时尚的魅力在于,它受到社会圈子的支持,一个圈子内的成员需要相互的模仿,因为模仿可以减轻个人美学与伦理上的责任感;时尚的魅力还在于,无论通过时尚因素的夸大,还是丢弃,在这些原来就有的细微差别内,时尚具有不断生产的可能性。”④由此可见时尚的真正目的在于区分,即通过对共同时尚的模仿将一个社会阶层确立起来,以区别于另外的其他社会阶层。正如布尔迪厄在其《区分:鉴赏判断的社会批判》一文中指出的那样:“被社会公认的人文学科的等级体系,以及在每一种人文学科内部,在各种风格、流派或时期内部的等级体系都与消费者的社会等级体系相对应”⑤,也就是说鉴赏趣味对应着人的社会等级。在消费文化中,一个时尚符号的价值就在于它与其他符号之间的差别,在于它标志着一种高级的文化品位、优越的社会身份,时尚在这里就充分体现了这个作为区分的符号的价值。然而,时尚符号本身的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与时尚符号链接在一起的被附加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被附加到时尚的对象身上,变成了时尚对象自身的逻辑,即时尚在被人们追逐的同时,成为了商品获取符号价值的重要来源。虽然时尚不是这个时代的独有产物,但以追求利益为目标的资本,在营造各类时尚的符号时,已经显示了它内在的价值、生产的机制与策略制造消费需求,创造消费欲望。

三消费时代的后现代艺术

在后工业时代,艺术与美成为时尚撩拨人们消费欲望的必胜法宝,因为崇尚美好的事物是人类的天性,而后现代艺术则是实现时尚符号的重要手段。后现代艺术的发展,一方面,解决了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的问题,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充溢着各种艺术形象和美学话语,日常生活越来越艺术化;另一方面,后现代艺术在改变大众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从中捕获着人们新的审美体验,在实现生活艺术化的同时,也生产着新的观赏模式和审美需求。琳琅满目、美轮美奂的商品,在包装设计艺术的召唤下激发着人的喜爱与占有欲望,审美的享受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消费一拍即合,于是,更多能够带给人审美感受的“艺术化”的商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所有的消费行为必然会受到时代文化的影响,在消费社会中,所有被消费之物也多少都沾上了消费时代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象征交换的逻辑是礼物的模糊性逻辑,是仪式性和精神性的互惠行为,不是以商品交换为目的,而是符号价值的逻辑。“符号价值”正是强调了被消费物的文化属性,在鲍德里亚看来:“符号价值是指通过消费行为显现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等以及对表达风格、品味、流行、时尚等意义的满足,它体现了一种社会区分的逻辑,成为人们自我表达的形式和身份认同的依据。”⑥消费主义文化赋予商品风格、款式、色彩等因素,以档次与等级确定不同的符号价值(如身份、地位、品味等),符号价值强调了商品作为符号的文化属性,它是消费者实现自我身份确认的载体,并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性的价值体现,参与着社会关系中人们对彼此阶层的认同,消费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的实用性行为,而是符号意义的暗示、表白与交流、互认的过程。

后现代艺术中,人们认知的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不再只是艺术家才会创作,艺术作品也不再是一个顶着“光晕”的被膜拜的对象,而是成为日常生活的点缀与装饰。影像多媒体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直接采用现成物品进行创作,拼贴、挪用现成品使其成为艺术的表达,甚至直接将日常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图像粘贴在二维的平面上,放弃绘画所要求的基本的点线面、造型、构成等要素,以一种“零距离”叙事的姿态审视生活本身,或者说用一种“镜像”式的方式将艺术拉进生活,这让艺术真正走进了大众的生活,走进了没有硝烟的商业圈,走进了世俗审美场。在旅游景区、城市广场、街心花园、商业街区,在购物中心、展览馆、画廊、酒店甚至楼盘的会所里,艺术活动与商业活动热闹地共生共荣,在某种程度上艺术可能不再是艺术品,而是消费品。在沃霍尔的作品中,可口可乐瓶和玛丽莲·梦露的肖像简单拼凑就是对这种产业化趋势的一种讽刺。后现代风格的建筑之所以不再注重实用功能,甚至为了观感而放弃部分实用功能并不计造价与能耗的成本,更注重建筑的独特性、创新性,即所谓设计感,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时尚的要求。无论范思哲的服装还是H&M大众品牌,在设计时均注重时尚概念,但质量与性能并没有高于传统服装,更多的是在色调与款式上标新立异,艺术创意与设计成为了极具交换价值的时尚商品。通过媒体广告,生产商为商品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品牌包装与定位,使其成为不同消费对象所追求的时尚,一款新商品的研发与生产成本不及宣传促销的投入已是司空见惯,而“宣传就是对需要与消费的操控”,它“创造出非真非伪的劝导性陈述”,制造出一种商品的神话与消费的欲望。

四当代中国语境下后现代艺术悖论

后现代艺术以表现形式与材料的丰富多样性为主要特色,以多元性与不确定为其主流,是对自古以来艺术观念的挑战。后现代主义否定本质与必然,解构“中心”“元叙事”的“权威”地位,反对二元对立,崇尚多元,承认并容忍差异,直接导致了深度模式的消解,精英艺术的解构,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消失,艺术逐渐走向大众化。后现代主义文化凭借着巨大的、覆盖全球的网络传媒系统, 使得崇高、典雅、唯美等一切传统审美维度让位于物化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审美标准的彻底丧失使文化垃圾大行其道。在这样的语境下,后现代艺术以大众化、去精英化、反传统、反艺术的姿态如火如荼地上演着一场场新异的表演。然而,后现代艺术对传统权威与秩序的颠覆与背叛,只是砸烂一切传统偶像、标准,将剩下的碎片随意拼贴、组合,它并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新的秩序与价值准则,最终在金钱交易中迷失了自我。拜金主义主导下的消费时尚充斥在当代生活的各个角落,财富、消费、享乐成为人生的惟一追求与价值所在,空虚无聊更是人生意义的主旋律。后现代艺术的清高在消费社会强大的商业氛围中一夜之间变化为庸俗的时尚之物,另一种的媚俗很快取代了后现代艺术发源之初恨之入骨的昔日的媚俗。

艺术一旦从反权威变成否定一切崇高理想,附庸商业以及讨好大众趣味,纵容大众的及时行乐,大众价值霸权将成为当代世界一种危险信号。1972年10月在苏富比纽约分公司举办的“波普艺术作品拍卖会”上,波普创作初期的作品卖出了天文数字的价格,从此当代艺术成为一种保值的投资商品。安迪·沃霍尔在其著作《从A到B与其重复:安迪·沃霍尔的哲学》中谈到:“商业艺术是艺术的下一个阶段。善于经营商业是最美妙的一种艺术……赚钱是艺术,工作是艺术,好的商业是最好的艺术”,因为“人人都是艺术家”,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丹尼尔·斯波利1960年代在杜塞尔多夫开了一间餐厅兼画廊,在那儿他不仅亲自准备佳肴,还应要求将剩余食物制作成艺术作品。艺术照此一再媚俗下去,社会肌体将彻底丧失免疫力。

艺术家曾经是伟大的精神生产者,然而其主导性在当今已经消失。大众传媒已控制了艺术界的潜能,艺术家的地位已丧失,一位为广告公司工作的摄影师比摄影艺术家拥有更能发挥与表现的舞台。在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各个发展阶段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当代商业的身影,“成功”已然是艺术家自身价值的体现。艺术家放弃了梵高式的孤立意识和疏离立场(经济的、文化的、美学的),以接触商业物品方式去接触艺术品,艺术的自由性转变为一种结合艺术与生活的股份公司,引导艺术家以公司形态来运作,在收购与销售的过程中决定艺术品的命运。这显然已不是哲学与美学的问题,而是由法律与契约决定艺术品的真实性,甚至连艺术批评也常常会沦为可消费的商品。

我国真正进入现代化的时间还很短,整个社会的受教育程度并不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艺术修养与审美素质还没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作为艺术消费的主力军的“中产阶级”的喜好,直接影响着艺术创作的趣味,导致艺术创作的世俗化、雷同化、甚至庸俗化。今天,一些艺术作品的创作就是以市场需求、顾客的喜好为目的,其审美性与精神追求已被利益的诱惑击败,变成创作者可以为前者而放弃的心理标准。艺术品和商品一样在商业机制中被流通、消费、炒作……天才的文化商人甚至发明出文交所和文化期货,艺术收藏的目的也由喜爱发展成为追求利润的增值。艺术不再是一种追问意义,拷问社会以寻求人生启示的方式,而是越来越趋向于世俗化的温情表达,成为个人情感宣泄或是吸引关注以获得通往幸福彼岸的途径,艺术的“自律性”开始趋从于世俗化的日常生活观念,艺术创作的审美规律与内涵也随之动摇了。

在全球化背景下登场的后现代思潮, 是批判性的、否定性的。它批判工具主义理性,否定主体性与人的观念,旨在对启蒙精神、现代性进行解构, 以倡导异质化、追求多样性为目的,本身就是与全球化时代中“同一性”“一体化”相悖的,可看做是对文化的趋同化表现出的抗争。然而,通过前文的分析,后现代艺术解构一切的结果却是在推翻一切权威和价值之后的一片混乱之象。

注释:

①《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89页。

②[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0页。

③邵大箴:《后现代艺术之我见》,《美术观察》1995年10期。

④[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第92页。

⑤[法]布尔迪厄:《区分:鉴赏判断的社会批判》,《国外社会学》1994年第5期。

⑥[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页。

猜你喜欢
消费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及解决方法
从特困族群的消费文化看精准扶贫的实施策略
消费文化视阈下当代商业建筑设计研究
审美·家国·想象:由沪上咖啡馆到知识分子的“恋地情结”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城市大众消费文化的狂欢
《百鸟朝凤》绝地逢生之批判中国当代电影市场“烂片高票房”现象
鲍德里亚理论视角下解读《白噪音》中的消费文化
论艺术与商业的跨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