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亚冬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高中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辽宁沈阳110034)
论大学班集体建设
栗亚冬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高中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辽宁沈阳110034)
班集体不但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个体社会化、学生个性成长以及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亦具有独特价值。当前班集体建设工作中存在着“集体主义忽视个体价值”“班集体阻碍学生个性发展”以及“低估大学班集体价值”等误区。为确保大学班集体教育功能的有效释放,教育者在班集体建设工作中不但要澄清这些误区,而且要全面领会班集体建设工作的时代要求。
大学;班集体;建设
作为大学的一部分,班集体不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亦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大学班集体问题一直是学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随着高等教育运行体系和环境的变化,当前我国大学班集体建设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误区和紧迫的时代要求。对误区的澄清和时代要求的领会是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应有责任。
大学班集体是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并已经形成健全的组织机构、积极向上的领导核心和良好的纪律与舆论的,能够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促进集体进步和大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具有凝聚力的学生共同体。从本质上说,大学班集体是一种学生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具有几个明显的标志:其一,这种共同体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集体所具有的普遍性特征,明确的教育目标是班集体的独有特性);其二,大学班集体是已经形成健全的组织机构、积极向上的领导核心和良好纪律与舆论的共同体,残缺的组织机构、懈怠的领导内核以及颓废的价值取向与班集体的本质不相匹配;其三,作为具有明确教育目标的共同体,班集体要能够促进集体进步,并提升集体内成员的个性发展,凝聚力涣散、学生个性发展失衡的班集体不是合格的班集体。
一般来看,大学班集体教育功能的释放主要遵循如下线索:首先,班集体要具备明确的教育目标,这是大学班集体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其次,班集体教育目的的实现,要借助于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健康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及必要的纪律与之匹配。这些条件是决定大学班集体教育目标实现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上述影响因素存在残缺或质量不高,将直接影响班集体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最后,集体的良性发展和学生个性的有序成长是班集体教育目标实现后的结果。学生班集体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如下图所示:
大学班集体教育功能的实现轨迹图
(一)班集体的永恒价值
据考证,最早提出“班级”一词的学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莫斯,第一个从理论上确认和证明班级授课制的学者当属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夸美纽斯认为,一个教师同时教几百个学生,不仅可能,而且也是有益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可以激励另一个人的心理,一个人的记忆可以激励另一个人的记忆”[2]。从提高教学效率的立场出发,班级教学无疑值得肯定。但班级之于个体和社会的价值似乎并不止于此。
首先,班集体是学生社会化得以达成的主要载体。人虽然表现为“生物人”和“社会人”的双重属性,但“狼孩”“熊孩”等事实表明,“社会人”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人类个体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蜕变过程即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而言,教育被认为是该过程得以顺利完成的有力工具,学校则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无疑是引导个体社会化过程的主要载体。班级引导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首要前提即是要形成较为稳固的班集体,以使学生在班集体中通过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向社会人蜕变。正如米德(G·H·Mead)所指出的,在个体对他人角色的扮演经历三个阶段后,个体逐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我”,此时个体能够根据社会的一般规范、价值、态度和信仰来调节自己的行为①个体对他人的角色扮演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为:扮演“有限的他人”阶段(例如在游戏中)、在有组织的协同活动中扮演“群体的他人”阶段(例如在竞赛中)和扮演“泛化的他人”阶段。详见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135-145页。。可见,从个体社会化意义上看,班集体具有伴随人类社会延续的永恒价值。
其次,从个体成长角度看,班集体是学生个性成长的有力保证。人的个性成长过程是在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完成的,其中微观社会环境对个性的发展尤为重要。就微观层次而言,集体作为人们为实现有公益价值的社会目标,按民主集中制严密组织起来的团结而有纪律的凝聚体,是培养全面发展个性的最优化环境。而班集体作为学校集体的基本要素,是学生周围最重要的微观环境。班集体中的良好社会心理气氛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种固有功能[3]97-99。例如,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往往既流露出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又表现出匮乏的现实主义情怀,因此大学生容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此时就十分需要通过班集体的熔炉功能对其予以纠偏和预防。
最后,从文化传承的思路来看,我国文化具有典型的社会本位价值色彩,这种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典型表现即是浓重的集体主义取向。与西方强调个体价值所不同的是,集体主义已成为中国文化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个体以集体主义、利他主义作为行为准则将会得到群体成员的赞许和爱戴,反之则会引来成员的不屑,甚至声讨。文化传承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学校有责任通过教育活动将民族文化图谱内化至个体中。以班级为纽带的班集体无疑为这种文化内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生凭借班集体中的高度凝聚力和共同价值取向克服个人主义,从而逐渐形成集体向往感、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确立对集体价值规范的认同,完成集体文化内核的传承。
(二)班集体建设中的误区
由于受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不断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部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在班集体建设问题中存在几个明显的误区。这些误区如不加以矫正和澄清,将不利于班集体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将会影响班集体教育功能的释放。
误区之一:班集体中折射的集体主义忽视个体价值,从而极易诱发专权。建国后,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确实一度出现过强调集体、忽视个人的现象,但这并不是集体主义的真实内涵。“提倡个人主义不要集体主义,搞集体主义建设已经过时”的观点实质上并未洞悉集体主义的本质。集体主义并不是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对立,抹杀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且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并不能划等号。之所以会出现“集体主义忽视个体价值”的论调是因为我们曾过于强调“我为人人”,而忽视了“人人为我”,事实上二者合起来才是集体主义的初衷。因此,科学的班集体建设既要强调学生为集体贡献力量,发挥集体的教育优势,又要注重使学生在为集体目标努力时赢得尊重和满足,从而使个人的价值得到彰显。正如马卡连柯所指出的,“我们应当把有组织的教育影响针对着集体,同时,我们相信,对个人的最实际的工作方式,是把个人保留在集体内”[4]。
误区之二:班集体过于强调群体对个性的规范和控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就人的个性成长来说,到底是集体塑造了个性,还是个性改造了集体?时至今日,社会本位论者和个体本位论者依然各执一词[5]。既然个性说到底是人的个性,那么要厘清二者的关系,不妨从人的本质入手。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于人是社会人,而社会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以呈现,如离开群体的滋养,人的本性就会逐渐消退甚至消失,如前文中的“狼孩”。可见,集体是人的个性得以存在的前提,关于集体损害个性的说法并不令人信服。就学生的个体发展而言,集体生活还可以逐渐培养一个人的集体精神,这是克服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及悲观懦怯思想的有效药剂[6]。至于集体规范对个性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解读。首先,从社会演化线索来看,群体的生存之道有时的确与个人选择存在分歧,为保证群体的有序,通过规范而牺牲部分个体选择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其原因是人类社会中的个体必须借助群体而存在。其次,规范作为对群体成员的期望,在对个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为做出限定的同时,也应承认个体的差异和需求,这是对个体自由和个性的一种保护。正如马克思所言,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7]。
误区之三:随着大学内外部环境的变迁,大学似乎并不需要太过关注班集体建设。此种论调实际上并未认清班集体的真正价值。无论是从个体社会化角度来看,还是从文化传承来分析,抑或是从个性发展来考量,班集体均是重要工具,这一点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中小学并不存在实质性区别。相反,从社会化角度来看,由于身心发展已基本接近并达到成人水平,大学生已完全具备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加之前期生活中的社会化累积和即将步入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程度的较高要求,班集体之于个体社会化的价值在大学阶段更为明显。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班集体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①详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4-08-26.。
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教育活动的进行与教育系统周围的经济社会条件存在密切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经济和社会条件的改变对教育活动的开展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折射在大学中,对班集体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时代要求之一: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自由精神和民主意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民主和法治趋势。这种趋势对具有清晰独立意识、民主精神和民主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现代公民提出了迫切期望。因此,培养现代公民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大学作为学校和社会的临界区域,其毕业生大多直接步入社会;而且随着个体判断的成熟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大学生对民主、自由等现代公民元素的渴求比中小学生更为强烈,这决定了大学在培养民主意识等现代公民素养中的独特魅力。公民说到底是社会的公民,是集体的公民,因此民主意识等公民素养的熏陶要在集体中进行。“民主乃是这样一种形式的整体,在其中可以保障愈来愈多的公民参与做出决定的程序”[8]。而班集体则是学生在大学里做出这种决定程序的最适宜载体。从这个意义上看,班集体不仅是一种管理集体、学习集体、团结集体和自主集体,更应该是一种民主集体②关于不同班集体的进一步深入分析,详见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22-141页。。民主集体的建设一方面要建设民主的管理体制,例如,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民主推选班干部等;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培养独立个性和合作精神,而不能让学生一味被动地完成固定的计划和任务;此外,还应尽可能多开展学生自主策划、组织的班级活动,以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参与班级生活和班级建设。
时代要求之二:应重视掌控学生个性的时代特征,提升相关教育者的职业素养。当前,班集体建设所服务的对象和依托的主体大多是90后大学生。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更多地接受了来自父母的宠爱,这往往会导致其个性容易表现出抗挫折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大学的独立生活、组织纪律性不强以及我行我素等不良倾向。而且,这些个性还容易引发出比较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不利于同伴交往的深入。实践表明,这些个性中的不良倾向在基础教育阶段并未得到有效矫正。有研究显示,沟通障碍是大学生最为经常的人际冲突来源[9]。为确保班集体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大学教育工作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知识水平,了解和熟悉与学生个性表现相匹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基于这种认识,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实际,筹划组织了学校首届“辅导员职业化培训班”项目。从各方反馈来看,此次培训除在矫正学生不良个性、提升班集体教育实效中给辅导员以实质性帮助,还全面提升了参与者的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大大加强了辅导员群体的职业化程度。鉴于我国文化的趋同性和当前大学班集体建设工作的相似性,笔者认为此类项目对提高我国大学班集体建设工作实效具有一定的普适价值。
时代要求之三:应重视对班级非正式组织的关注和引导。当前,学分制改革在带来一系列正面效果的同时,也对高校的班集体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随着选课制度的实施,学生同班不同课的机会逐渐增多;加之网络生活的普及、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弱化了对班集体的归宿感,并间接引发了班集体凝聚力的下降,在本科高年级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此种情况最为突出的后果即是非正式组织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正逐步扩大。因此,班集体建设工作必须要重视并认真研究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方法策略,否则将不利于班集体的顺利成长,甚至有可能波及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如果不支持非正式的同伴关系和标准,将产生大量的人际关系紧张,正式课程的学习也将会受到阻碍”[10]。有学者将学生非正式群体划分为亲社会型、自娱型和消极型。笔者认为,就大学层次而言,自娱型群体和消极型群体最容易成为班集体建设的阻碍因素[3]114-115,因此对其要予以高度重视。关于如何调控非正式群体及其与班集体建设的深层关系,是需要通过研究予以进一步探明的问题。
[1]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362.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34.
[3]龚浩然,黄秀兰.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4]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8.
[5]唐讯.班集体教育实验的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37.
[6]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79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8]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1.
[9]张翔,樊富珉.大学生人际冲突的来源及其处理策略[J].青年研究,2003(9):46-47.
[10]施穆克.班级中的群体化过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40.
【责任编辑赵颖】
G641
A
1674-5450(2015)04-0136-03
2015-04-28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研究“2013-2014年度”重点课题(GHZD13019)
栗亚冬,女,山东夏津人,辽宁省教育厅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