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北京 100872)
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Structuration Theory)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萌芽,作为社会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理论,他的结构化理论弥补了在20世纪70年代晚期和20世纪80年代早期主流的两大社会理论的缺陷,使得结构和行动从二元对立转变成二元互构。并在他后续的三十多篇社会学著作里逐步构建成形,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社会学理论体系(Bryant and Jary,2001)。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把原本对立的两种关于社会现实的假设统一成为了一体,即把人的主观行为和客观的制度统一在了一起,这使得他的结构化理论对IS研究者非常有吸引力。Orlikowski(1992)曾经就明确表示过,结构化理论给我们传统选择主观还是客观的困境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从1983年到2012年之间,在IS研究领域,有近400篇文献是引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在结构化理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调适性结构化理论(Adaptive Structuration Theory,简称AST)和技术二重性理论(Duality of Technology)在信息技术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Jones& Karsten,2008)。本文在借鉴Jones和Karsten(2008)对吉登斯的理论在IS领域应用的论述基础上,又参考了众多相关研究,力图以简单、准确的语言将结构化理论的思想和在IS领域的应用价值总结归纳。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重点介绍结构化理论的相关知识,然后简要介绍结构化理论在IS领域的应用。
结构化理论包括两个核心概念:行动(agency,指的是有自我意识的人的主观行动)与结构(Structure,来自行为和相互作用的个人和团体的社会结构的结构集合)(Giddens,1986)。Structuration一词就是吉登斯将结构(Structure)和行动(action)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新词,因此在国内还常被翻译为结构行动理论(Giddens,1984)。社会和个体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结构化理论试图克服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整体论与个体论、决定论与唯意志论之间的二元对立,用结构的二重性去说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其宗旨就是建立人类社会的本体论,通过对各种社会存在的深刻反思,将社会结构和人类能动性结合起来分析(Jones & Karsten,2008)。简而言之,吉登斯认为世界因此并非被一劳永逸地决定的,人们在结构的制约中再生产了制约他们的结构,结构兼具使动性和制约性(enabling and constraining),这就是所谓的结构二重性(见图1)。
理解结构的含义才能深刻领悟结构化理论的精妙。吉登斯认为结构并非是“外在于人强制人的事物”,而是不断地卷入到社会系统的再生产过程之中的规则(rules)和资源(resource),并且结构在日常的社会实践中持续地被创造和再创造。结构具有二重性,即社会结构不仅对人的行动具有制约作用,而且也是行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中介,它使行动成为可能;行动者的行动既维持着结构,又改变着结构。吉登斯将结构分为了表意(signification)、支配(domination)和合法化(legitimation)三种,与之相应的范式(modality)与不同的活动连接起来。
例如,人们在工作场所的着装会由于社会结构对它的定义而使人们对此产生统一的认识。比如说我们在某个特定的工作场所碰到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就会从表意结构来判断这个人的身份。就像我们如果在医院里看到一个穿白大褂的,我们根据表意结构判断他是医生,如果同一个人我们是在实验室里看到的,我们可能会判断他是个科学家。衣服并不只是简单表明穿着者的身份,重要的是传递这个身份所代表的权利,也就是我们所提到的支配结构。军队的制服不仅可以表明身份,还可以确定穿着者的级别,而合法性结构限制着着装的规则,一旦违反了这一规则,就会受到制裁(比如说普通士兵穿了团长的制服)。
此外,行动者的能知和善知(knowledgeability)、时间性(temporality)和惯例(routine)都是结构化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前者表明行动者是具有知识的,其知识是反思性的(reflective)和实践性的。因此,在进行行动时,行动者不仅有其行动的动机和权利(purpose and power),而且还能对自己的行动及所处情境的社会和物理特性进行“行动的反身性监控”(reflexive monitoring)(以往理论中用对“reflection”代指人在实践中的能动性,即反思的能力;而吉登斯使用了“reflexivity”,根据其理论阐述,这是一种比反思更加辩证的能动性表述,人在反思的同时还被结构所制约和再造,但能对反思进一步反思,因此也被称为反身),由此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行动者的知识又是不完全的,故而其行动总会遇到一些“未被认知的行动条件”,即社会结构,并进而导致一些“意外后果”,而后者又会反过来成为新的社会结构。“意外后果”的存在代表了社会结构的制约和反思理性的有限性。
图1 结构二重性的维度(Giddens,1986)
图2 结构化理论在IS领域的应用(1983-2012年)
时间性指的是结构和实践是离不开一定的时间约束的,并且有其时间上的生命性。吉登斯指出结构化理论涉及三种时间性:日常生活的瞬时性、人类自生至死的方向性和社会机构的时间性,结构化理论将个体的时间性和机构的时间性连接了起来。惯例是社会机构存在的重要基础,正是由于大量社会实践成为了惯例,社会机构才得以存在。而持续的社会再生产是机构和物质资源存在的价值。吉登斯在书中引入“社会再生产”这个概念是为了与社会进化论相区别,并不是说明社会在不停地自我复制。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中互动,“规则”和“资源”在不断地传递和转换。尽管社会表现出某种继承性,但吉登斯要强调的是社会处在变迁之中,不是单一地重复。
结构化理论的主要思想可以表述为:作为个体的行动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并能够运用规则和资源来实施行动,并且能够反思自己的行动甚至反身。同时,实践的过程是具有能知和能动的行动者在一定时空内利用规则和资源不断地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这样,作为具有“实践意识”的行动者在日常接触中进行区域化和例行化的活动,从而构成了日常生活实践。这些活动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内反复进行形成了制度化的实践,进而产生了社会制度(它是指在总体中时空延伸程度最大的那些实践活动),同时,社会制度本身又是区域化和例行化的日常生活实践活动的中介。即不断卷入结构的社会系统建立在人类行动者在特定时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这些实践活动跨越时空被再生产出来。由此可以说,结构化理论本身就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社会理论。
如果要深刻领悟吉登斯所反对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整体论与个体论、决定论与唯意志论等二元论,如果想了解结构化理论的重要价值和历史贡献,我们就必须回到理论诞生的历史背景中寻找参照。
1.方法论的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批判主义。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方法论取向是一个重大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研究者的预假设、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宏观的方法论主要有三种:实证主义(positivism or naturalistic)、人本主义(interpretative)、批判主义(critical),迪尔凯姆、韦伯和马克思分别是这三种取向的代表人物(游泓,2008)。
实证主义认为社会外在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社会事实可以解释社会事实,社会科学可以并且应当模仿自然科学,应该采用精确的定量研究方法(比如实验),因此对于研究比较强调实证规则和数据的重要性,或要求证实,或要求证伪。功能主义(functionalist)和结构主义(structural approaches)都是实证主义的代表。
人本主义则认为个人及其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社会不同于自然界,模仿自然科学会将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化,因此,社会科学应当创立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独特的、贴切的研究方法,比如现象学(phenomenology)、人类社会学(ethnomethodology)(Jones & Karsten,2008)。
批判主义则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性的审视,主张以辩证的‘总体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即将社会现象置于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中,通过揭示日常生活中隐蔽运作的各种权力关系和社会运作的本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历史进程中的意义与价值,即批判主义加入了主观价值评判。
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客观性的追求比较接近,批判主义则采用了一种调和前两者分歧的取向,但总体而言,前两者可以认为是当前的主流研究范式,它们之间的分歧被称作客体主义和主体主义之争。客体主义的社会理论取向强调社会结构对人的约束作用,轻视人的能动性和反思性,即忽略了个体层面的能动特质。而主体主义强调社会的人为建构性,将因果联系建立在意义诠释的基础上,因此研究较多地借鉴哲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法,特别是解释学、现象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语义学和认知理论的方法(游泓,2008)。
2.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从这个角度的分歧,可以理解一个更加基础的哲学分歧—方法论的个人主义(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和方法论的整体主义(Methodological Holism)。前者采用了“化约主义”(reductionism),认为“整体”可以被分解为“许多个体加起来的总合”,个体是研究的基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架构就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后者则恰恰相反,认为对社会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不是个体或个体现象,而是社会的法则、倾向和运动等等(沈湘平,2008)。整体主义在旧制度经济学中表现尤其明显。由于整体主义强调个体之上或之外的社会存在,因此容易忽视个体的独特性、反思性和创造性,并且常常表现为决定论,比如“技术决定论”或“社会决定论”。从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人本主义社会理论是持个体主义的观点的,而实证主义是反对进行个人主义还原的。
3.吉登斯的社会学方法论。吉登斯对主体主义和客体主义都进行了批判。在他看来,这类试图建立主体或客体霸主地位的理论都是社会二元论的表现,这类理论将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思想、个体与整体对立起来,人为的将社会分成支配性的和从属性的两面,将一个现实的、鲜活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学究式的框架。他抛弃了当代社会理论中的实证主义、功能主义、结构主义、进化论、现象学、符号互动论和解释学等研究方法,采用了后实证主义和反实证主义的取向(Jones & Karsten, 2008),进而超越了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演化经济学提出了个体群思维方法,试图对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加以整合。在这点上,演化经济学有很多思想是和结构化理论不谋而合的)(郇建立,2001),提出了结构化理论。“在结构化理论看来,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个体行动者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的存在,而是在时空维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Giddens,1986)。
表1 结构化理论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
在吉登斯看来,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的研究都有一个人种学(ethnography)的前提假设,虽然采取的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工具不同,但都是对特定社会情境(人类参与的场景或活动)的深入研究(和诠释)。从这个角度讲,结构化理论并不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以被实践检验的社会行为理论,而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对人类社会活动和文化产品的研究逻辑(Jones &Karsten,2008)。
到目前为止,在所参考的IS领域的12种重要主流期刊中,对结构化理论进行引用的已经超过400篇,结构化理论因此也被描述成为对IS研究最有影响力的理论范式之一,在进行IS和组织之间研究的学者中,结构化理论成为了一个选择的理论基点。
依据对结构化理论的应用,可以把参考的文章分为三类:一类是结构化概念的应用;一类是对IS领域的结构化理论的开发和应用;还有一类是对结构化理论的批判性应用(Jones & Karsten,2008)。
1.对结构化概念的应用。对结构化概念的应用主要关注的是结构化理论的相关概念对IS现象研究的启示。这一类对结构化理论的应用又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在IS情境下对结构化理论的一般应用,像是Karsten`s(1995)在研究群件系统的组织实施中,Glenn Hardaker and Gurmak Singh(2011)在进行UK的大学中的网络化教学采纳和扩散的案例研究中,都直接使用了结构化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第二种是把结构化理论作为一个分析的背景来使用,使用的焦点主要是社会实践的空间性和时间性的次序、权利和辩证地控制或约束上。第三种主要是对吉登斯一些后期的观点的引用,像是自我认同、时间和空间的全球化等,这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对IS领域的结构化理论的开发和应用。对IS领域的结构化理论的开发和应用主要有两大分支:一是由DeSancti和Poole经过长达十年的努力,不断修改而形成的调适性结构理论(AST);二是技术的二重性理论(Orlikowski,1992)。调适性结构理论(AST)是在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主要是关注技术和社会进程的交互影响。AST提出一个有先进的信息科技所造就的社会结构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来描述:技术的结构特性和这种特性建立的精神(DeSanctis and Poole,1994)。AST作为IS结构化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使得它对IS结构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后来的文章都是直接引用AST比引用吉登斯的还多。技术的二重性理论是另外一个有助于理解技术在结构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也是成为了可以独立参考的文献。Orlikowski把技术定义为“物质品”,但她同时又避免把技术作为单一的物质品,她定义其为人的协调行为所创造的,同时又被人的行为来使用和实现的(Orlikowski,1992)。Orlikowski后来又从时间的视角出发,提出技术的物质性和技术的实践是有区别的,提出技术结构应该是显现的而不是隐含的(Orlikowski,2008)。并在之后的研究中,将技术与组织的研究紧密结合,提出由于技术的出现,应该如何在组织研究中进一步关注其社会物质属性(Orlikowski,2007)。
3.对结构化理论的批判性应用。最后一类是对结构化理论的批判性应用,通过对结构化理论的回顾,指出其弱点和理论本身所存在的鸿沟,或者是将其与其他理论进行对比,例如行动者网络理论或是批判现实主义,也有的试图建立一个混合型理论,例如把结构化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进行整合。将结构化理论与其他理论进行比较和整合,实际上也为研究提供了新的机会,使得结构化理论在具体的领域里应用性更强。
尽管现有文献研究都是或直接引用了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或通过AST和技术的二重性理论对结构化理论有所借鉴,但是这些研究中很少有在自身理论立场和吉登斯对结构化理论最初的设想之间展现出一个紧密的关系。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对于研究IS现象来说,是需要进行扩展和修改的,但是对于结构化理论基本特性的应用还是要充分尊重的。
1.要重视吉登斯的观点所具有的基础解释性的特点。吉登斯的观点在社会研究上具有的基础的解释性的特点,它具有对社会研究的普适性,对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批判。IS研究聚焦在社会人的知识性和反身性所可观测的事实上,它希望通过结构化理论找到不变的社会定律,或是一种更普遍的,在自然和社会研究中与认识论相等的理论基础。有些研究显示使用结构化理论是插话式的,不具备连续性(Robey,1992)。这种间断性的观点忽视了在整个过程中所逐渐持续发生的变化,而根据结构化理论的观点,这种缺失是很危险的。
2.要注意保持与吉登斯核心观点的一致性。吉登斯的基本观点与结构化IS研究的一致性,应该成为每个结构化IS研究者的重点。IS研究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保持一致可以带来三方面的益处。第一是通过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可以对IS进行更加深入透彻的开发,第二是保持一致性有助于和其他的领域研究进行对接,有很多学者已经证明结构化理论是多产的,应用领域广泛,这给我们跨越学科界限提供了基础,大家都以吉登斯的立场作为出发点,大大消除了彼此学科之间沟通的障碍。第三个益处是给IS研究者提供了理论拓展的基础,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描述中,和IS研究相关甚少,这就给我们在IS领域拓展结构化理论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在Jones和Karsten(2008)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又接续对12种IS领域的重要期刊进行了2005-2012年的统计,可以看出结构化理论及其变体在IS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见图2)。
但是现有的很多研究,抑或在缺乏对结构化理论的深入理解时生搬硬套,抑或简单地应用结构化理论部分概念,研究明显缺乏整体连贯性,彼此之间都是不连通的,单独的。纵观之前所列举的在IS研究领域应用结构化理论的三类文章,可以看到,IS研究更多地需要研究自身的实践,借鉴归借鉴,最终还是要形成自身领域的结构化理论和理论体系。笔者对这三大类目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前景做一总结,给后续的IS研究作为参考(见表1)。
总之,IS研究者已经对结构化理论进行了广泛的应用,社会学理论的应用让我们看到IS研究者应该在更广阔的理论空间去开发和探索。当然有些IS研究对结构化理论的引用是非常狭隘的,研究者对理论的拓展和采纳不应该有太大的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实质性内容和理论基础得到丰富。结构化理论在IS领域非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通过本文的分析,事实上也提供了一些可以将结构化理论进一步引向深入的途径,社会学理论必将会在IS研究领域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1.Bryant, C. G., & Jary, D. (Eds.). The contemporary Giddens: Social theory in a globalizing age. Palgrave. 2001
2.DeSanctis, G., & Poole, M. S.. Capturing the complexity in advanced technology use: Adaptive structuration theory.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5(2)
3.Giddens, A.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4.Hossain, M. D., Moon, J., Kim, J. K.,& Choe, Y. C.Impacts of organizational assimilation of e-government systems on business value creation: A structuration theory approach.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11,10(5)
5.Hardaker, G., & Singh, G. The adoption and diffusion of eLearning in UK universities: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using Giddens's Theory of Structuration.Campus-Wide Information Systems, 2011,28(4)
6.Jones, M. R., & Karsten, H. Giddens’s structuration theo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MIS Quarterly, 2008,32(1)
7.Nan, N. Capturing Bottom-U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 Processe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Model. MIS Quarterly, 2011,35(2)
8.Newman, M., & Robey, D. A social process model of user-analyst relationships.Mis Quarterly, 1992
9.Orlikowski, W. J. The duality of technology: Rethinking the concept of technology in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 science,1992,3(3)
10.Orlikowski, W. J. Sociomaterial practices: Exploring technology at work.Organization studies, 2007,28(9)
11.Orlikowski, W. J. Using technology and constituting structures: A practice lens for studying technology in organizations.In Resources, co-evolution and artifacts (pp.255-305). Springer London. 2008
12.Poole, M. S. Response to jones and karsten,“Giddens’s structuration theo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Mis Quarterly,2009,33(3)
13.Sarason, Y., Dean, T., & Dillard, J.F.. Entrepreneurship as the nexus of individual and opportunity: A structuration view.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6,21(3)
14.郇建立.个体主义+ 整体主义=结构化理论?—西方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述评.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1)
15.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http://496498485sp.blog.sohu.com/30859902.html
16.沈湘平.马克思对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的超越.浙江社会科学,2008(1)
17.游泓.社会理论的纷争—论吉登斯的“社会实践理论”的解释力.理论月刊,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