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在商业化解构中性别魅力的缺失——浅析《哈姆雷特》到《夜宴》的电影改编

2015-11-22 08:08■周
剑南文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夜宴哈姆雷特人文主义

■周 忞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自创作以来,改编版本层出不穷。2006 年,冯小刚导演电影《夜宴》就是以《哈姆雷特》为蓝本的。他对原著进行了商业性的解读和商业化的解构,这是《哈姆雷特》又一次被本土化、时代化的作品。但由于其商业片的实质,原著所包含的女性的柔弱、男性的冷酷等性别魅力都有所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不分性别的狠厉与欲望,甚至有男女话语权互换的倾向,其中得失便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一、引言

1967 年,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提出“接受美学”这一概念。他认为,一部作品,即使印成书,在读者没有阅读前,都是半成品,这一概念可以解释“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有学者认为,不同时代,“中国受众对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的接受相继出现政治性解读、批判性解读、审美性解读和商业性解读等模式”。2006 年,冯小刚将《哈姆雷特》放入中国当代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了一次重新演绎,导演出电影《夜宴》,这可以说是对《哈姆雷特》的一次商业性解读。

《夜宴》将一个原本发生于12 世纪丹麦皇宫的王子复仇的故事,改编为中国五代十国时期一个无名小国宫廷内乱的故事,展现形式也从戏剧文本转为武侠电影,而其中最大的改变是以王子复仇为中心转变为以皇后欲望燃烧为主线。对原著进行这样的解构基于很多因素,比如出于中西历史不同的考虑,而本文认为,这主要还是因为在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繁荣的今天,文学作品影像化过程中商业性的不可或缺。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对原著的商业化解构中,为了迎合大众的观赏心态,对原著大幅度改写,改编中变化的方式和带来的效果是本文想要探讨的。

二、男性魅力的缺失:从人文主义的斗士到情感孤寂的艺术家

原著主人公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文中作者特地交代哈姆雷特一直在德国的人文主义中心威登堡大学读书,这表明了他人文主义者的身份。而这位王子在全局中的行为和独白也充分证明了他是个人文主义的斗士,他不仅在行动上和克劳狄斯和波罗涅斯等敌人作斗争,体现一个积极的反封建的状态,更加可贵的是他思想上的斗争,那是一个人文主义斗士最闪光的地方。“生或是死,那是一个问题”,这是哈姆雷特的经典台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生与死冲突,善与恶的交织……久久在他脑海中徘徊,他急于为自己寻找一个答案,但是黑暗的时代与父亲鬼魂的交代又逼迫他首先面对现实,他被迫卷入一场包含敌人、小人,甚至亲人、情人的斗争之中,家族的仇恨,时代的使命以及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使他有行动的决心却不知如何行动,思虑过多而行动延宕,最后,他用自己和敌人的鲜血清洗了那个乌暗的王宫,而他的人文主义精神也在其中升华。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恼、失望、苦闷和彷徨,他与现实的斗争以及他的死亡,所有这些塑造了一个悲剧的王子,一个人文主义的斗士。

电影中与王子哈姆雷特相呼应的是太子无鸾。哈姆雷特虽然由于其“延宕美学”而被世人誉为“忧郁的王子”,但这位太子无鸾却是更加让人忧郁。这位太子因为宫中 “无知音”而前往吴越之地学习歌舞,纵情于山林之中。这原本符合中国道家无为而治,清心寡欲的主张,但他偏偏又为纲常伦理所困,于是回宫报仇,却又为情所困,这期间没有对于生死的纠结,没有对于善恶的分辨,只是苍白单一的迎合了观众浅层次上的儿女情长和报复的快感。可叹也可笑的是,王子甚至没有完成最简单的复仇,厉帝是自杀的,王子在导致诸多无辜之人的死亡之后被误杀,全剧都是一具内心孤寂的行尸走肉的姿态。这样一位太子,缺少了一点雄性的外化,张扬的个性,相反却拥有更多柔媚与懦弱。

三、女性魅力的缺失:从脆弱的母亲到狠毒的初恋情人

乔特鲁德是哈姆雷特的亲身母亲,她是全剧中少有的几个女性之一,同时她也是个弱者形象。她在老王死后改嫁新王克劳狄斯,默默的忍受命运,忍受痛苦,同时又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儿子。王子在得知自己的母亲改嫁叔父后用粗鲁的语言诅咒她,她默默承受,王子在杀了波罗涅斯以后,她在克劳狄斯面前苦苦为儿子掩饰,最终在决战中误饮毒酒,成为宫廷政治斗争的又一牺牲品。哈姆雷特曾因为他母亲的改嫁而感慨“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而我们也会为这位王后而感慨,为她对女性命运的屈从和认同而痛心,同时也为她那种伟大的母性而感动。

《夜宴》在这一角色上进行了彻底的改编,王后改编成了太子青梅竹马的恋人,不仅如此,甚至成了全剧的中心人物。她从一个少女开始,两度登上皇后宝座,在男性的欺压和凌辱下,她没有屈从,没有软弱,而是把表面的软弱、屈从与妩媚变成自己最锐利的武器,让自己的脸成为“面具”,步步为营,甚至从保全自己到萌生更大的野心,最后登顶权利的巅峰。她偏好茜素红,被欲望吞噬,她有着男性话语权下原本属于男性统治者的自私与狠厉,她同时也是全剧欲望和血腥的焦点。这样一个角色,脱去了原角色中女性脆弱的外衣,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女性的冷酷,甚至因为嫉妒她残酷地折磨单纯的青女,这使得电影充斥着恶俗的宫斗色彩。这样的改编,使得电影跟原著相比多了肉欲、情色的成分,这显然是为了迎合部分观众的窥视欲、猎奇感、报复的快感和“斗兽心态”,这是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的产物,也是近几年影视作品的惯用手段。

四、从经典悲剧到中国武侠

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可以说是他悲剧作品的最高成就,这其中包含了结局的悲剧性,这是最浅显明了的,也包含了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更重要的是包含了时代悲剧,写出了 “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达到了一种至高的悲剧境界。但电影却将原著主题从哈姆雷特变革实现过程中人性的分裂和追寻转化为单一的个人为了欲望的厮杀,将一个充满哲学思辨色彩作品解构并重构为一个浅薄苍白的古代宫斗剧。按照鲁迅对于悲剧和喜剧的定义——“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电影甚至不能算得上是一部悲剧,婉后在机关算尽以后也没能阻止死神的咒语,同样命丧权利之刃,至此,影片中出现的那些被权力吞噬的恶魔尽数被毁灭,可谓大快人心。

虽然说经典文学大众化和影视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进行内涵层次的简化与重构,但《夜宴》在换取观众短暂的视觉享乐和感官体验后,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实在太过狭隘。不仅在性别魅力上有缺失,在人文关怀、思辨色彩、甚至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上都有所缺失。有人评价影片是一部中国武侠,中国的武侠两大经典元素:大侠和佳人。侠是什么?是洒脱的、英勇的、自信的,但片中人物为纲常伦理和权力欲望所羁绊,起点太低,终点不高,难以称侠,而其中佳人更是让人战栗和叹息。性别魅力的缺失使剧中男性不能称为侠,女性不能称为佳人,所以称其为武侠也有所牵强。

五、结语

外国文学中国化、经典文学大众化并不是一项容易的操作,这其中有解构就会有原作精神的缺失,尤其是这种商业化的解构更容易招致争议,《哈姆雷特》经商业化的解构而造成的这些缺失便是很好地证明。但是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们就不会停止对像《哈姆雷特》这样经典作品的解读,也不会因为害怕缺失和误读而停止探索的脚步,原著是客观存在的,而读者们的思维是无限发展的。

猜你喜欢
夜宴哈姆雷特人文主义
Tang Gong Ye Yan《唐宫夜宴》
邂逅 《唐宫夜宴》
细数《唐宫夜宴》中的“国宝”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10·1潮趴夜宴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