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毅
主体意识的发展指人类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对立统一。中西的主体意识虽然发展方向不同,但是都有在朝着与自身历史相统一的方向去发展。
主体意识在古代的对立统一是统治阶级的意识与个体生命的意识。中国过早进入封建社会,自西周开始的宗法制度一直深深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文人追求的是感性的世界,但是却一直被统治阶级的意识束缚。在中国文学理论中,早期的毛诗序就便提出:“诗者,发乎情止乎礼也”,是说情感的宣泄是文人创作产生灵感的主要方式,但是“止乎礼”这种压抑人性的标准也已存在。统治阶级将儒家作为正统文学的目的也显现出来,这是主体意识在中国文学中早期的也是存在时间很长的一种趋向。统治阶级意识下的正统文学要求诗人在创作时要有情感的表达,但是更要求诗人在创作中情感的抒发不要过度,只需要适度的表现性情即可。个体意识在统治阶级意识的要求下,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主要的方面是创作的作品只有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才会被采用,但是大多数的文人把握不好情感的度,总会忘我的宣泄,从而遭到统治阶级意识的压制,前途命运也遭受压迫,一生颠沛流离。文学审美一直走在感性和理智的边缘,统治意识的束缚让其时时陷入感性丧失的危机中。到了宋代,“程朱理学”的出现将中国文人的个人意识彻底的进行了压制,这个时期的文人们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为了能够在统治阶级意识中将个体意识解放出来,进行了突出人格独立和情感解放的运动,其实也算不上是运动,只是文学家们孤独对整个统治阶级的反抗,将在魏晋时期便已经存在的文学的自觉运用在这个压抑的时代。从现在已知的文献中可知,陆机、刘勰这些大文论家都在为情感的宣泄和不被压制做了努力,专门的讲述了何为感情丰富的辞赋。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虽然在中国资本主义并没有占主体地位,但是仍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明清小说的出现,也意味着平民意识开始增强,人们越来越具有个体意识,文学家们也越来越不能容忍科举制与八股文对人性和情感的压制。作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的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审美发展到现在,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冲突越发的白热化,许多文学家遵循着“独抒性灵”的理论开始展现个体意识散发的光辉。例如李贽,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鬼才,在他极短的创作时间内,他提出了“童心说”,一直用自己的怪癖言行与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意识做抗争,天才的孤独和耀眼的才华让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宝贵的痕迹。“独抒性灵”的理论一直在激励文学家们在抒发情感的创作之路上前行,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依旧在激励文人张扬自己的个体意识。
与中国的发展不同,西方的主体意识在文学审美中的发展主要是人自身的存在的问题。
古希腊是西方文学理论的源头,西方文学对于审美自古便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主张人对文学的发展只是模仿,与真理隔了三层到因果必然律,从这个角度去探析,文学审美在古希腊理论家的眼中只是在一味的强调人之外的物质,完全的否决了人本身对文学的作用,被学者认为是“自我最坚决的反对者”。在这种观点影响下的古典主义思潮要求作家创作过程中内容需要高雅,统一题材,形式一致,另外在人物描写和性格刻画上,必须要单一化,人物必须要体现出极端的善与极端的恶,这样创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教化世人而不是为了作家自身的感情宣泄,必须保证诗人自身在作品中消失。中世纪的黑暗一千年教会对人性进行压抑,宗教文学的单一片面化使人们逐渐丧失自我,文学也丧失了个性,成为了专门为教会服务的武器,自由与人性在中世纪的文学中逐渐消失。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势力的衰退,大范围的疾病爆发使人们对教会充满了怀疑,另一方面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发现,促使了“文艺复兴”思潮的开始,人性从神的禁锢中挣脱了出来,文艺复兴思潮让个体意识逐渐的觉醒。到了近代,启蒙运动在法国爆发,人们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人的感性与理智开始分离,面对这样的现状,出现了“自我”与“无我”,情感与理智的分析与对峙。一方面接受的理论来自布瓦洛,他的主要观点皆来自于古典主义,他认为诗人的创作必须以理智为前提,可以存在必要的想象,但是必须要节制,不能脱离理智的要求。这种理论偏向于“无我”的状态,人的个体意识不能作为创作的核心,因为感情是具有破坏性的,按照感情创作出来的作品,达不到教化育人的作用,还会让读者产生感性的认识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对于感性的态度,认为美的价值都是人按照自己内心的情感进行的想象和创造。也可以说“有无”状态是一种唯心的创作态度。在“有我”和“无我”、理智和情感的长时间的对峙之后,双方的冲突越来越明显,到了近代,西方文学的审美主体意识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除了文学家的研究,哲学家们从哲学的方向进行研究分析,他们试图以哲学为媒介调和理智和情感的冲突,找寻主体意识内部的统一,在近代哲学得到了充足的发展,许多哲学家都在努力进行调和,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他们认为在文学审美中,感性应该与理智相结合,人的心灵需要具备理智与情感的双层内涵,才能保证主体意识不会对社会与文学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这种思想渐渐的影响了19 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思潮的出现以反对古典主义为开始,他们将内心巨大的感情世界全部用文字表达出来,不接受古典主义的教条教规,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人类理想中的作品,带着激动和理智的心情,努力的证明自我存在的重要性。在调和西方文学审美中的主体意识的过程中,有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就是费尔巴哈。他认为“人的上帝就是人自己的本质”,让审美的落脚点放在了人的本身,是研究分析主体意识内部统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得到了许多哲学家们的认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文学审美开始向着人文主义方向发展,为现实主义文学在文学史上的活跃奠定了审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