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春
中国戏曲有着千年的悠久历史,它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除了具有一般戏剧的特征外。还具有艺术性、程式性、可舞性、民族风格等特征。这些,在传统戏曲服装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传统的戏曲服装,因其艳丽的色彩,精美的刺绣图案,精良的工艺制作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戏曲服装,它应属一个独具特色,绚丽多彩的戏曲造型艺术。它从汉魏六朝,百戏服装,随着歌舞、百戏本身以及吸收西域杂技歌舞服饰因素的融汇丰富。随着唐代民间的散乐,特别是通过宫廷歌舞服饰的进一步提高美化。经过宋、元杂剧开始角色分行,穿关定装。现在的京剧舞台上,色彩是创造环境、塑造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
下面就京剧服装色彩在剧中的具体应用做以说明:京剧服装所指的上五色(红、绿、黄、白、黑)下五色(紫、蓝、粉、湖、香)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颜色,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上五色穿用者的身份、地位略高于下五色的穿用者,这样,服装的色彩就具有了区别人物身份与年龄、性格等功能,这也是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
人物的性格功能,如黑色是具有庄重、严肃感的颜色;紫色一般为猛将所穿用。紫色老生很少用,只有谭富英先生在《龙凤呈祥》重饰演刘备时曾穿用过。蓝色的蟒也基本很少用,解放后中国京剧院改编的《九江口》,由袁世海饰演张定边,根据张定边的耿直、忠义的性格设计为穿蓝蟒。
年龄的功能,如粉色为小生专用,以体现小生的英俊潇洒,倘若没有粉蟒也可以用白色或皎月色代替。
人物身份功能,就来说黄色就是一个特殊的颜色,在戏曲的舞台上只有皇族的人物才能穿用,其它的人物如果要穿黄色也不能穿着正黄。由于剧中人物性格身份的交叉性,所以同一人物在不同流派,不同演员饰演同一角色时,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可能在服装色彩的运用上会用不同的取舍。但是有一点就是必须从剧中人物出发,否则就失去了服装色彩的符号性。
服装不仅是戏曲演员的化装手段,也是观众欣赏艺术的视觉条件,如果照搬生活中的服装,就失去了戏曲艺术的魅力,京剧服装大胆的运用了变形夸张的手法。
如京剧的“靠”。靠就是京剧中的武将通用服装,其形制源于清代将官的戎装。靠在此基础上吸取了古代铠甲的特点,加以美化制作而成。靠的形制极为夸张,除衣袖是紧身以外,其余部分完全脱离了生活的原态,既游离于肌肤之外又统一与身体之上。既像衣服又像铠甲,既威严又美观,便于演员的激烈开打场面。
靠一般分硬靠、软靠。
硬靠又叫大靠;在靠背的背后绑有一个皮鞘,皮鞘里面插有四面三角形的靠旗,每面靠旗上还附有一条彩带,一般都是英勇善战的年轻武将穿用。
软靠;背后不插靠旗,只穿靠身,一般都是年老体弱的老将军穿用。
京剧是虚实的有机结合,用虚的表演来体现现实的本质,而虚化的表演不仅仅要给人以真实感,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完美的意境,京剧服装的功能即在于此。任何一位观众都不会去考证蟒、靠的来历,而是在艺术欣赏的同时,品味形式的美,领略戏曲的独特魅力。
京剧服装的图案寓意:京剧服装每件的装饰图案都有所不同,图案来源于自然界的花卉、飞禽、动物、同时也吸取了建筑和器物造型中的图案,再有就是民间神话中的龙、凤、麒麟等神兽图腾。
在京剧服装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龙的图形,龙不仅是皇权的象征,还代表着江山社稷,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又有驱邪避邪的寓意。
凤象征吉祥、喜庆和爱情,被誉为鸟中之王,凤的图形,在京剧服装中也得到充分的运用。凡是皇室女眷的服装,都用凤做主要装饰图案,显得极为庄重华贵,是人物具有雍容的气质。
京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代表剧种,京剧服装,作为京剧艺术展现的载体,在形制及色彩和图案的运用等方面,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也体现着人物性格的品评和道德上的审视。把中国戏曲追求美;回避丑的特点,展现的十分深刻、传神。这种装饰生活、突出生活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正是京剧服装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