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隐何必山林
——由《梦溪笔谈》中的隐士谈起

2015-11-22 08:03唐建国
文史春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梦溪笔谈乡人林逋

●唐建国

归隐何必山林

——由《梦溪笔谈》中的隐士谈起

●唐建国

近来不时有城市白领归隐山林的新闻见诸网络等媒体,谈及不少人在那里找到心灵的归宿。其实所谓归隐,并非寄身山林、躬耕陇亩、不问世事那么简单,那样的生活一般普通的乡民都可以实现。真正的归隐乃是一种人生境界,不妨由 《梦溪笔谈》来窥视一二。

归隐之人首先有趣。你看沈括笔下的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养着两只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人来了,则由一童子应门,延客,然后开笼,纵鹤。过了一会儿,“逋必棹小船而归”。原来 “纵鹤”便是他们约定的信号。养鹤之外,林逋还大量植梅,以此自娱,故有 “梅妻鹤子”之说。他的情趣还体现在诗文中,如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脍炙人口,成为咏梅的千古绝唱。

其次是有道。如淮南的孔旻,终身不仕,家里有个竹园,“尝有窃其园中竹,旻愍(悯)其涉水冰寒,为架一小桥渡之。”沈括赞其 “隐居笃行,美节甚高”。还有颍昌阳翟县有个杜五郎,家徒四壁,“不出篱门凡三十年矣”。县尉去拜访他,他反问:“村民无所能,何为见访?”孙问其不出门之故,他却指门外一桑曰:“十五年前,亦曾到桑下纳凉,何谓不出门也?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问其何以为生,他说从前也有田地五十亩,与兄同耕。“后兄之子娶妇,度所耕不足赡,乃以田与兄,携妻子至此。”“唯与人择日,又卖一药”,“乡人贫,以医自给者甚多,自食既足,不当更兼乡人之利。”他先兄后己,止于测卦卖药,不与乡人争利,自给自足。沈括认为他 “气韵闲旷,言词精简,有道之士也”。

还有是有识。请看:“有一武人,忘其名,志乐闲放,而家甚贫。忽吟一诗曰:‘人生本无累,何必买山钱。’遂投檄去,至今致仕。”“投檄”,投弃征召的文书,就是弃官。“致仕”,此也是辞职归家之意。还有蜀人魏野,“隐居不仕宦,善为诗”,曾有诗赠寇准:“好向上天辞富贵,却来平地作神仙。”他们对人生都有清醒的认识、独到的见解。

此外就是有节。“有方士 (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姓许,对人未尝称名,无贵贱皆称 ‘我’,时人谓之 ‘许我’。”丞相贾魏公想见他,多次派人上门邀请,许方士就是 “不至”,又派人 “苦邀”,总算来了,可他偏偏骑着毛驴径直往丞相厅门里走,门吏阻止他,他毫不妥协,说:“我无所求于丞相,丞相召我来,若如此,但须我去耳。”竟 “不下驴而去”,“魏公又使人谢而召之,终不至。”就连魏丞相也认为他 “无求于人”,“不可以势屈”,拿他没辙。

猜你喜欢
梦溪笔谈乡人林逋
闵学林作品
散心
林逋:独立独行,寄情梅鹤度余生
沈括与《梦溪笔谈》
讨厌自己
讨厌自己
《梦溪笔谈》“甲子纳音”构造方法的数学分析
藏虱
林逋梅妻鹤子
20世纪以来《梦溪笔谈》语言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