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桂芬
摘 要:该文总结了重庆市油菜发展状况,并结合气候条件以及油菜产区的生长特点,提出油菜高产栽培理论以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全市油菜生产,从而实现重庆市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油菜;高产栽培理论;配套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1-59-02
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是世界4大油料作物之一,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油料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区域内土质肥沃,冬闲资源丰富,季节气候温和湿,雨量充沛,冬季无严寒,一般冬性油菜能够在这一地带安全越冬,没有明显停止生长的阶段,很适宜大力发展油菜种植[1]。本文结合重庆油菜种植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实际情况,探讨制约油菜产量的因素,找到科学种植方法,以期指导油菜种植,提升本地区油菜综合生产能力。
1 重庆油菜种植现状
1.1 油菜种植发展情况 重庆处于长江流域的冬油菜产区,在政策扶持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油菜的种植面积、油菜籽的总产量以及收益逐年提高,2015年更是实现了2007年以来的连续8a增产。据调查[2],2015年重庆地区的油菜种植面积为24.2万hm2,较2014年增长了4.1%,8a平均年增幅为9.1%;油菜籽总产量高达46.6万t,较2014年增长了6.1%,8a平均年增幅为7.5%;油菜籽单产128.4㎏/667m2,较2014年增长了1.9%,8a平均年增幅为1.7%。随着油菜收益的增高,重庆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油菜产业的扶持发展,不仅投入大量资金,实施油菜良种补贴,还通过26个油菜籽高产创建示范片及14个区县的菜花节,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油菜籽生产,油菜种植发展势头良好。同时,重庆地区重视油菜优良品种的推广,2015年有约82%的油菜籽为“双低”油菜籽,不仅提高了油菜籽的产量,还提高了油菜籽的质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2 油菜种植影响因素
1.2.1 油菜品种 当前油菜产业存在油菜品种产量不高、出油率偏低的问题,且高抗品种较少。应进一步改良油菜品种,提高其抗病、抗倒、抗裂角能力,提高油菜产量以及品质。
1.2.2 育种技术 重庆地区的油菜育种具有鲜明的特色,能够很大程度上利用杂交优势,但是育种技术存在一些缺陷,如基因工程技术、分子标记技术等育种技术限制了油菜种植的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存在很大争议,许多人并不愿意食用经转基因操作后的食品,大大限制了油菜的发展。
1.2.3 收割技术 油菜的收获技术一直都是我国油菜种植的技术问题。且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城市化改造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缺失,导致收获季节劳动力不足,油菜收获效率大大减少,制约了油菜种植的发展。
2 影响油菜高产栽培的要素
2.1 重视有效角果数 根据实践经验可知,有效角果数是影响产量最主要的因素,不同种植条件下有效角果数差异较大,相同条件下千粒重、每角粒数的差异较少。但在有效角果数水平一定时,不可轻视千粒重、每角粒数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秋冬双发,春壮稳长”的种植原则,充分发挥油菜个体的增产潜力以及整体的协调生长;二是重视油菜产量与千粒重、每角粒数和有效角果数密切相关性。若要提高产量,需使千粒重、每角粒数和有效角果数的值尽可能达到最大。协调选种、播种、壮苗、化学调控、育苗移栽、合理密植、高效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管理。
2.2 油菜高产栽培方法 油菜的生长受到气候、水分、土壤、施肥等的影响,综合这些影响因素,专家研究出油菜高产栽培的3种方法[3]:一是适合水肥充足的田块,主要重视每株油菜的有效角果数,基本苗一般为1.0万~1.2万株/667m2;二是适合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块,主要重视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有效株数,基本苗一般为1.2万~1.5万株/667m2;三是适合肥力中等以下的田块,基本苗一般为1.5万~1.7万株/667m2。
3 油菜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3.1 选择优质品种 实践证明,优质品种具有增产、抗病的潜力,且出油率较高。因此,要选择有效角果数多、分枝部位低、株高适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品种。由渝品审发〔2015〕2号可知,渝黄4号、鼎油杂3号、先油188、天油97、中油116、福油508、万油25等18个油菜品种被列为2015-2016年重庆市油菜主导品种,这些品种适宜在我市大力推广种植。
3.2 适时早播、稀播壮苗 油菜育苗田地应选用土壤疏松的田地,秧田和大田的比例为1∶5,苗床施足量的基肥,基肥主要由腐熟有机肥、过磷酸钙、碳铵以及硼砂组成,苗床土壤要疏松,细平。所谓壮苗是指高18cm、根颈粗6cm、须根多、叶6片的油菜苗。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秧龄为30~45d。一般稀播匀播,分2次播种,每667m2用种量为100g,播种后将土壤压实,并喷施除草剂以防杂草生长。播种后要做好保湿措施,以保证有油菜苗生长,最好在10月中下旬移栽。为了不影响水稻的种植,需要全面推广油菜的育苗移栽,及时间苗,3~4叶定苗,每穴留苗1~2株。定苗后,及时追肥促长,一般施加尿素,每667m2施加4~5kg尿素,并喷施多效唑,以促进根系生长,控制秧苗徒长,防止高脚苗,培育矮壮苗。
3.3 精细整地,及时移栽 油菜的根系发达,主根较长,为了能够使油菜根系生长良好,栽培地的土壤必须肥沃深厚,因此一般选用砂黏适中、土层深厚、方便排灌的肥地肥田。一是待前茬作物收获之后,做好田地周围沟畦的处理,让其利于排水;当土壤水分适中时及时的翻地耕地,使土壤上松下实,以利于油菜苗根系对水分以及营养的吸收,促进油菜苗的生长发育。二是要及时的翻地耕地,并施足量的基肥,做好移栽用的沟畦,及时在晴天移栽好油菜苗,一般按行距50cm,株距10cm进行移栽。栽期较早或苗株较大品种取下限,反之取上限。如果遇到阴雨天,采用边栽边施肥的方法,力求早栽。
3.4 田间管理
3.4.1 科学施肥 (1)基肥:为了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油菜早出苗、出壮苗,应在整地前一次性施肥,并在播种后根据不同的油菜苗长势和油菜生长时期对氮素的要求合理地施用蕾薹肥。合理的氮肥比例一般是底肥:苗肥:薹肥为5∶3∶2。底肥一般为腐熟的优质有机肥、硼砂、复合肥。(2)苗肥:苗肥一般在11月中旬之前施加完毕,减弱冬季寒冷空气对油菜嫩叶的冻害,做到11月早发,越冬期呈水平方向发展,12月稳发稳长,1月新叶生长和老叶衰败基本相抵消,叶面积略有增长。同时喷洒磷酸二氢钾和硼砂的混合溶液,补充磷钾和硼素,防止冻害,促进花蕾发育。(3)追肥:油菜是需氮磷钾较多和对微量元素硼敏感的作物,如果缺硼会导致油菜叶、茎和根的畸形,出现花而不实的现象。为了防止“花而不实”的现象,可施加硼砂,0.5~0.75kg/667m2。待油菜苗移栽时施加尿素,4~5kg/667m2,定苗后尿素的施加量为8~10kg/667m2,这样能够使油菜生长较好,在入冬前能够达到发棵水平。
3.4.2 除草 在适宜的时期对油菜田里的杂草进行处理。对于容易长草的田地,可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常用的优良的除草剂主要有消草胺乳油、禾耐斯乳油、禾草净乳油、精克草能乳油、精禾草克乳油、威霸浓乳剂等。一般在开沟播种盖籽后以及油菜苗移栽的前4d左右施药。施药前最好保证地面湿润,因此雨前、雨后或小雨时喷施防效较好,而在土壤干燥或者茎叶干燥时除草效果差。12月进行1次中耕除草,培土壅根。
3.4.3 合理灌溉 油菜生长既怕旱又忌涝,应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因此灌溉和排水系统良好,保证油菜田地和沟畦通畅,以利排灌。在水分管理上,应保持畦沟和四周沟的通畅,前期采取控制水分以促进根系发达,抽薹开花期需水量大,应保证水分供给,采取速灌、速排的方法。
3.4.4 病虫害防治 油菜的虫害主要有小菜蛾、潜叶蝇、蚜虫、跳甲、叶蜂、菜青虫和地老虎等,病害主要有如根肿病、白锈病、白粉病、霜霉病和菌核病等,应对这些病虫害进行适时合理的防治。秋冬季以防治油菜蚜虫为主,兼治其他害虫。常用的防治虫害的药物主要有必林可湿粉、高保、蚜虱净、扑虱蚜等,以上药物均可配合喷施宝、磷酸二氢钾进行喷施,以防止冻害。菌核病是油菜开花期最常发生的疾病,可用菌核光乳剂、多菌灵可湿粉、克菌灵等进行防治。
3.5 收获
3.5.1 采收时间 主要根据油菜籽含水量和油菜角果的颜色判断采收时间,一般在油菜种子含水量35%左右进行割晒,在含水量12%左右进行捡拾;待油菜全株有75%左右的角果呈黄绿至淡黄时进行收割,晒5d左右,在早晚有露水时或在阴天捡拾脱粒。
3.5.2 采收方式 主要有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2种采收方式[4]。所谓分段收获是指先割晒再检拾和脱粒的收获方式,所谓联合收获是指用油菜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等工序的收获方式。天气适宜时,2种采收方式造成的损失程度差不多;而阴雨天时,分段收获造成的损失较联合收获较少,因此雨天建议采用分段收获方式较好。
参考文献
[1]吴春彭.长江流域油菜生产布局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2]谌思.重庆油菜籽产量实现八年连增[J].重庆统计,2015(7):22-22.
[3]李双印.油菜高产栽培理论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43,47.
[4]张士来,杨云,王桂枝,等.油菜高产栽培理论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J].云南农业,2011(01):45-46.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