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球栓塞子宫动脉后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卵巢功能随访分析

2015-11-21 02:03:57张建亚姚群立王丽梅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腺肌症雌二醇微球

张建亚,姚群立,王丽梅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1.妇产科,2.介入科,江苏张家港215600)

微球栓塞子宫动脉后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卵巢功能随访分析

张建亚1,姚群立2,王丽梅1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1.妇产科,2.介入科,江苏张家港215600)

目的:探讨以300~500 μm和500~700 μm直径的微球进行子宫动脉分层栓塞治疗后子宫腺肌症患者卵巢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Embosphere微球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栓塞方法为先直径300~500 μm的小颗粒后500~700 μm的大颗粒分层栓塞子宫动脉及其分支,门诊随访复查卵巢功能性激素雌二醇、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变化,对采集的检查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6、12、24个月时疼痛评分分别为4.38±1.24、3.21±1.54、3.52±1.78,明显低于术前的9.10±0.89(P<0.01),术后3、6、12、24个月时雌二醇、FSH、LH的水平较术前未见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以直径300~500 μm和500~700 μm的Embosphere微球进行子宫动脉栓塞能明显缓解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痛经症状,而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子宫腺肌症;卵巢功能;Embosphere微球

子宫动脉栓塞术目前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治疗子宫肌瘤、肌腺症、产后出血等疾病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也有少量文献报道[1-2],但应用不同直径的微球进行分层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是否会加快卵巢功能的减退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1例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卵巢功能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观察栓塞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21例,年龄32~47岁,中位年龄为41岁。主要临床症状为痛经,病史8年以上,近3~5年经量渐进性增多。1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其中轻度贫血7例,中度贫血5例,重度贫血2例。所有患者B超及MRI检查均提示弥漫型子宫腺肌病,均无盆腔炎、可疑妊娠、出凝血障碍等介入手术禁忌证,且术前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恶性肿瘤。

1.2 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常规会阴区备皮,保留导尿管。手术时患者取仰卧位,两侧腹股沟区常规消毒铺巾;应用Se1dinger’s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导入5 F血管鞘,先将子宫动脉导管经血管鞘超选择性插入左侧子宫动脉,先行子宫动脉造影(对比剂为碘海醇,注射速率为2.5 mL/s,总量8 mL,高压注射压力为300 bpi)确认血管并观察子宫动脉分支情况。然后先以直径300~500 μm的小规格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动脉微小动脉,后采用500~700 μm的微球栓塞小动脉,微球使用时均与对比剂混成混悬液在透视下注入靶动脉,直至子宫动脉内血流缓慢、对比剂轻微铸型为止,并以明胶海绵颗粒少许加固栓塞子宫动脉主干。复查造影见螺旋状的子宫动脉显影完全消失仅剩主干残端为栓塞成功,用同样方法栓塞右侧子宫动脉,两侧栓塞完成后拔出导管,压迫止血。患者返回病房后,采取常规右下肢制动、抗炎、止痛、镇吐等对症处理[2]。

1.3 随访及检测方法

患者于术后3、6、12和24个月进行门诊随访。①痛经程度改善情况采用数字疼痛程度分级法(NRS)进行评分。由患者按照疼痛评分表自行评分,最高分为10分,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②B超或MRI检查子宫体积改变及病灶变化情况。③卵巢功能性激素检测,检测时间为月经期第3天,包括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采用雅培公司i4000SR全自动化学荧光免疫分析系统及其相关试剂。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术前及术后各个时间点FSH、LH、雌二醇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例患者子宫动脉插管均获成功,子宫动脉造影时,9例有卵巢及卵巢动脉显影,12例未见卵巢及卵巢动脉显影。

21例患者介入治疗手术均获成功,在术后3~5 d出院。21例患者平均随访26.7个月(25~30个月)。所有患者痛经症状明显缓解,尤其是12个月以内,6、12、24个月时平均疼痛评分分别为4.38± 1.24、3.21±1.54、3.52±1.78,明显低于术前的9.10±0.89(P均<0.01)。

21例患者术前及术后FSH、LH、雌二醇随访复查结果见表1。术后3、6、12及24个月的FSH、LH、雌二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卵巢功能无明显改变。

表1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性激素的变化pg/mL

3 讨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其疗效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1,3-4]。子宫动脉存在分支与卵巢动脉相吻合,栓塞治疗可能会存在微球通过吻合支导致卵巢动脉分支栓塞,引起卵巢功能减退[5-6],尤其是对年纪较大患者是否会导致提早绝经是这一微创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

解剖学上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相互交通,尤其是子宫动脉卵巢支会参与卵巢的供血。卵巢动脉和子宫动脉常见的吻合方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常见以下方式:①卵巢动脉与子宫动脉壁内支吻合,成为子宫平滑肌的重要供血来源,血流从卵巢动脉流向子宫基层,这种方式在行卵巢动脉造影时可以见到,而在子宫动脉造影时见不到卵巢动脉显影。②子宫动脉造影检查时对比剂不逆流向卵巢,但是栓塞时子宫肌层分支血流可逆流向卵巢。③卵巢动脉与子宫动脉卵巢支直接吻合,子宫动脉造影时对比剂可逆流引起卵巢组织显影。本组资料有9例患者在行子宫动脉造影时有卵巢及卵巢动脉显影,12例患者未见卵巢及卵巢动脉显影。因此从理论上讲,子宫动脉为卵巢提供部分血液供应,子宫动脉栓塞破坏了卵巢血供,打破子宫—卵巢结构功能的相对平衡,存在导致卵巢功能减退的可能性。因此介入手术时要尽量避开卵巢支,采用路径技术或使用微导管超选栓塞,避免卵巢支的栓塞。

已有临床试验证明,子宫全切术或次全切术会导致卵巢功能早衰,患者提前进入更年期或使更年期症状增多。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能够保留子宫,子宫能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继续发挥调节和维持女性激素水平的作用。选取350~500 μm和500~700 μm两种不同直径的微球栓塞子宫腺肌症病灶,可使病灶的微循环血管形成微血栓,肌层内异位内膜组织得不到血液供应而萎缩,患者临床痛经症状得到改善[6-7];正常子宫肌层肌细胞耐受缺血缺氧的能力高于异位内膜组织细胞而得以存活,保证了子宫正常的分泌功能,因此在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时,选取合适栓塞剂可以达到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目的且避免了子宫的切除[8]。

由于子宫动脉与卵巢动脉之间存在吻合支,子宫动脉栓塞可能会影响卵巢功能,因此术后检测卵巢功能非常必要。本组21例皆于月经周期第3天采血测定雌二醇、FSH、LH,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栓塞术后3、6、12、24个月FSH、LH及雌二醇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并不影响患者的卵巢功能。

综上所述,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尤其是除子宫全切外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弥漫型子宫腺肌症,可以明显缓解痛经症状。尽管存在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吻合支也被栓塞的可能,只要选择恰当的栓塞剂及采用超选择性插管技术,对卵巢功能并无明显影响,不会引发卵巢功能衰竭。

[1] Popovic M,Puchner S,Berzaczy D,et a1.Uterine artery embo1iz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denomyosis:a review[J].J Vasc Interv Radio1,2011,22(7):901-909.

[2] 黄明声,朱康顺,李征然,等.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15(1):14-16.

[3] 姚群立,陆建东,徐向荣,等.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症的中远期随访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11):896-899.

[4] Liang E,Brown B,Kirsop R,et a1.Efficacy of uterine artery embo1isation for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fibroids and adenomyosisAn interim report on an Austra1ian experience[J].Aust N Z J Obstet Gynaeco1,2012,52(2):106-112.

[5] 陈春林,李峰娟,刘萍,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疗效与手术时机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12):884-887.

[6] 姚群立,陆建东,徐向荣,等.不同栓塞剂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中远期随访[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24(3):255-259.

[7] Jang D,Kim MD,Lee SJ,et a1.The effect of uterine artery embo1ization on premenstrua1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fibroids or adenomyosis[J].J Vasc Interv Radio1,2014,25(6):833-838.

[8] Liu M,Cheng Z,Dai H,et a1.Long-term efficacy and qua1ity of 1ife associated with 1aparoscopic bi1atera1 uterine artery occ1usion p1us partia1 resection of symptomatic adenomyosis[J].Eur J Obstet Gyneco1 Reprod Bio1,2014,176:20-24.

R711.74

B

1671-7783(2015)06-0540-03

10.13312/j.issn.1671-7783.y150146

2015-06-30 [编辑]何承志

猜你喜欢
腺肌症雌二醇微球
静脉超声造影对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悬浮聚合法制备窄尺寸分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分子微球
微雌二醇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鉴别作用
TiO2/PPy复合导电微球的制备
18~F-雌二醇的质量控制研究
肿瘤影像学(2015年3期)2015-12-09 02:38:48
可吸收止血微球在肝脏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观察
戊酸雌二醇在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应用
消结安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