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朱贻庭
张岱年先生给朱贻庭的信札16通(三)
张岱年,朱贻庭
张岱年;朱贻庭;信札;《如何分析中国哲学的人性学说》;《评义利理欲之辨》;《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
贻庭同志:
来信收到,我自庐山归来后,亦甚感劳累,休息了几天。不料冯契同志累病了,可见筹备开会实在不易。
张善城同志稿,我尚未及阅读。实在无时间,抽暇抽看一部分。预料大约不差。沈善洪书已出,可参考。《大学》《中庸》《礼运》《孝经》,我以为都是先秦作品,放在荀子后是可以的。一般认为汉代所作,实无确证。韩非学说确是以法代德。
杨朱贵生贵己,在当时有进步意义。韩非子所讲“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是杨朱的观点。杨朱不代表奴隶主贵族。我的力量有限,主要请你多考虑。
此致
敬礼
张岱年 85、11、2
贻庭同志:
前后两稿俱悉。“孔子”一节,改得很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我细看一遍,很满意。个别文句有些问题,写在另纸上,请考虑修正。原件是否须寄回?望示!
出版社(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者注)限定交稿时间,这是好事,望同心协力,按期完成。通稿我不能参加了,关键性的几章“张载”“朱熹”“王夫之”“戴震”可寄我看看。
上海出版社约我写“中国思想研究法”,已写成寄去。其中有几章先在杂志上发表:
(1)《如何分析中国哲学的人性学说》,北大学报86年1期
(2)《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上海社会科学86年2期
(3)《评义利理欲之辨》,河北师范学院学报86年2期
这些文章表达了我的一些见解,但也只是一家之言,不一定大家都同意。同志们不妨参看。
沈善洪的、陈瑛的著作都已出版了,宜参阅。
匆匆,即祝
近好
张岱年 86、3、26
张岱年先生的修改意见
孔子
第七页10行
“敛从其薄”(《先进》)
按《先进》无“敛从其薄”句,只有反对“聚敛”的词句。
第13页8行
“自觉理念”
此次恐怕不恰当,或可云“自觉意识”?
第14页
“礼就是为仁的准则”
按仁就是准则,不能讲准则的准则,仁与礼可以说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请考虑改用更合适的词。
第23页9行,10行,11行
“内省不疚”的庸庸之辈
“忠孝双全”……的愚忠、愚孝……
“贵义贱利”不求个性发展的价值观念……
按:“内省不疚”不能称为庸庸之辈,“内省不疚”是应肯定的,不能斥为庸庸!
“忠孝双全”不一定就是“愚忠、愚孝”。
“贵义贱利”的偏差在于忽视物质利益,不即是“不求个性发展”。不求个性发展,是儒家学说的大病,但不能归之于义利之辨。
第30页末段
按道德修养论似不能简单归结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两方面。这个问题很复杂,宜再思。
(责任编校:耿春红)
B21
E
1673-2065(2015)05-0059-04
10.3969/j.issn.1673-2065.2015.05.012
2015-02-22
张岱年(1909-2004),男,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朱贻庭(1936-),男,浙江慈溪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