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事件的现代启示

2015-11-21 05:22李炜光
中国储运 2015年7期
关键词:泡沫股票南海

文/李炜光

南海事件的现代启示

文/李炜光

十六世纪后半期,英国曾发生过一次令整个世界为之震惊的股票投机事件——“南海泡沫事件”。南海公司蓄意欺骗投资者,吹出了一个硕大的气泡,而当这个大气泡被刺破的时候,给英国人留下的是蒸发了的巨量财富和一个世代铭记的教训。

重商主义盛行的年代,政府与私人企业互为对方提供逐利的机会和便利,这种在后世绝对被任何市场经济国家裁判违规的现象,在当时却习以为常,1711年成立的南海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公司。

1720年1月,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3100万英镑的国债管理特权判给南海公司,南海公司开始发行新股。该公司则不断向市场散布“在墨西哥、秘鲁一带发现巨大金银矿藏”、“金银财宝就要源源不断运回英国”之类的虚假信息,终于唤起了民众的投资热情,争先恐后地抢购南海公司的股票认购证。票面价值100英镑的股票,在接连不断的“利好”消息的冲击下,疯涨到1050英镑。然而,无论官方还是市场,都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支持公司对投资者做出的那些承诺。

为了获得更多的现金和融通债务,南海公司分三次向公众提供股票预约认购,总共发行了87500股,还承诺所有持有国债的人都可以把尚未兑换的国债年金转换为南海公司的股票,结果有52%的短期年金和64%的长期年金被转换成了南海公司的股票。这些举动给南海公司的股票投机大开了方便之门,轻而易举地筹集到一大笔资金。

为了维护南海公司的垄断利润,英国议会在1720年6月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宣布在没有议会法案或国王特许状给予的法律权利的场合,禁止以公司名义发行可转让股票或转让任何种类的股份。此举表面看是为股票热降温,实际上,许多投票赞成法案的议员是南海公司的董事和股东,目的不过是为了让投资者抛弃其他公司,而转向南海公司。

几乎与英国南海泡沫的同时发生,同样作为政府特许的法国公司也在利用证券市场的投机特性哄抬股价,最终导致股市暴跌、千百万人破产,这就是著名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法国的教训引起英国公众的警觉,开始对这家南海公司产生了怀疑。一些消息灵通的“内幕交易者”悄悄卖掉所持股票。这种不同寻常的抛售活动使得已成惊弓之鸟的人们幡然猛醒,从8月31日的775英镑开始,南海公司的股价一路下跌,公司资产总值从1.64亿英镑跌至6100万英镑。

一个神奇的和巨大的泡沫,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即由盛转衰,彻底破灭了。1720年底,英国政府对南海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不少人的毕生积蓄或刚刚继承的遗产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股民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当年也不是没有头脑清醒的人,只是当他们指出这是泡沫、会破碎的时候,市场却一再用不断升高的指数来证明他们是错的。所以开始时还有人听听他们的忠告,不久他们便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

泡沫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它的股价跟它的基本面——公司本身的价值相脱节。公司价值就是它未来的盈利能力,股票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这个未来的、预期中的盈利能力。只是,由于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难以准确预测,股票价格究竟多高也很难准确地作出判断。金融市场具有非均衡性的特点,只要人们有足够多的资金,就可以把任何资产炒出天价,进而导致泡沫的膨胀。泡沫意味着股票价格不反映真实基础,价格却追随那些与基础因素无关的资讯而变动。

由于人们普遍怀有一种谋取更多财产的心理,也就很容易为非理性预期所支配和被谎言所欺骗,从而陷入泡沫的漩涡里去。这就需要社会和政府起码应做到信息的充分公开和透明,以此来防止各种欺诈行为在市场上横行,误导投资者。所以政府必须履行监督职能,以一定的规范与秩序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为市场稳定发展提供前提条件。的确,市场的活力在创新,但创新只能在一定规范与秩序下进行,而不能揉进欺骗和诡诈的成分。南海泡沫事件从表面看直接诱因在于工具创新,实质上却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外部监督所致。

中国的股票市场,如今已走过近30多年的历程。人们依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散户投资人占据着中国股市最大的市场份额,却是一个最为脆弱的群体,也最容易为泡沫所伤。无疑,南海泡沫事件在我们这里也有着巨大的启迪和借鉴价值。

吹技高超 梅逢春

猜你喜欢
泡沫股票南海
南海明珠
废弃的泡沫盒
北海北、南海南
“搞死”国家的泡沫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南海的虎斑贝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连续上涨3天以上的股票
近期连续涨、跌3天以上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