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这句中国古话同样适用于《平衡》。格伦·哈伯德和蒂姆·凯恩,前者是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另一位则是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高级经济学家,强强联手的这一部作品,开篇就点明了当前美国的困境:财政悬崖、福利泡沫、民主的悖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两位作者打算从历史上寻求对策。
该书副标题为“从古罗马到今日美国的大国兴衰”。史家吉本用了六卷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方方面面详细阐述古罗马衰亡原因。两位作者则集中笔墨,挖掘最根本的经济原因。作者认为,民主制度、对外贸易、军事扩张等带动了古罗马的经济腾飞,而古罗马后期衰落恰恰是因为经济失去活力造成的。
如何探讨历史?本书在研究方法上角度新颖。作者运用了各种现代化的经济学工具:数据和统计、模型和图表、公式和计算,近年来流行的“行为经济学”更是大放异彩。作者认为,考虑行为因素和找到经济实力衡量标准同样重要,因此必须探究行为因素在总体层面是如何导致国家失衡的。来自新大陆的白银整船整船地运进西班牙,但它还是一次又一次地破产;生产力革命增强了竞争对手的实力,西班牙的统治者却对此视而不见。1900年,英国国内一片恐慌,因为在欧洲,其竞争对手的工业实力已经赶上来了,也许是不愿承认国力的相对衰落,英国不愿意扩大与属地的贸易范围,以及进行除自由贸易以外的合作。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根本目的是为大小经济问题提供条理清晰的推理以及系统性的观察,本书将历史学、经济学、心理学结合得相当好,让历史在人文思辨之外,更多了一份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因此使得作者的观点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这种说服力对于本书是很重要的。从两位作者的身份就可以看出,此书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策论,研究历史是为了当前形势建言建功。总结大国的历史教训,作者的出发点是让美国尽量避免重蹈大国衰落的覆辙。因此本书最后几章重新回归到当下的美国。
作者再次提醒美国政府注意经济衰落的一些表象,为医疗和福利计划、财政赤字开出药方,并提出几个美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案。这为我们观察美国提供了思路。同时对我们中国也是一个提醒。中国经济维持高速增长,对于中国和全世界都有好处,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中国必须更加爱护环境,调整收入分配不均,解决农村城镇化等问题。我们需要知道的,不只是对本国经济的增长预测和相应的政策,应该放眼全球,增长维持“多长时间”“多少年”并不是重点,适当的放缓也是好事,重点是这个过程我们要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