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兽医站退休干部武汉鼎回到该县北堡乡大阳坪村,开始了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工作。
面对父老乡亲依旧贫穷、村容村貌破旧落后的现状,武汉鼎没有退缩。他挨家挨户走访调查,用最短时间找出村子落后的原因。
当时大阳坪村仅有2名党员,党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武汉鼎从加强组织建设入手,将思想解放、积极上进的打工返乡青年蒙满达培养入党。他还扶持蒙满达组建了以獭兔养殖为主体的种养专业合作社。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武汉鼎让3名党员分别担负全村的矛盾化解,宣传创业和科技信息推广服务的任务。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村里的许多青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的被吸收为预备党员。
“农村富不富,全看党支部,农村强不强,全凭领头羊”。为了让大阳坪村早日摆脱贫困,年逾古稀的武汉鼎无数次奔波于上级业务部门和企业争取支持。在他的努力下,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有关部门为村党员活动室配备了电脑,建设了会议室和党员培训活动室,配套了5台饲草加工机具,建起了农家书屋,接通了宽带网,让农民有机会接触电脑和互联网,了解掌握了致富信息。
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武汉鼎在全村党员中开展党员“五带头”活动,要求党员带头开展学习、带头发展科学种养业、带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带头结对扶贫帮困、带头投身全村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容村貌建设。他还为全体党员设定了农技培训岗、化解矛盾岗、治安保卫岗,真正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了村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长期以来,大阳坪村种植品种规模“小而全”,品质“低而劣”,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09年,武汉鼎通过认真研究对比和多方咨询协调,从河北省、巴彦淖尔市等地,引进了谷子、马铃薯、玉米新品种。在全村大胆试种,使全村种植业结构由过去的“小而全”变为“大而精”,谷子、马铃薯、玉米3项作物在大旱之年喜获丰收,全村165口人,2009年仅此3项实现人均增加收入2230多元。到2010年,全村以玉米、绿豆、山药、谷子为主体的四大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0%。玉米、绿豆、马铃薯、谷子四大作物在遭遇干旱的情况下,平均亩产分别达到900斤、200斤、2800斤和700斤。全村20户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800元,其中9户种养专业户达到11800元。
长期与农民一起生活,武汉鼎早已把自己当成了农民中的一员。多年来,他退休不退岗,扎根农村为农民培训农业科技知识、讲解党的富民政策、帮助农民发展种养业、资助贫困农民的孩子上学,为农村的发展默默无闻地贡献着热情和忠诚。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一名农牧业科技工作者,我的梦想就是能为农民脱贫致富多出一点力,让农民生活得更富裕、让农村变得更美丽。”武汉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