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春龙
2015 年,全国“两会时间”如期而至,“新闻大战”硝烟迭起。在与海内外同行的大比拼中,《人民日报》依托其全媒体平台,跨界进行“两会”报道。3 月3 日,《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全媒体栏目《两会e 客厅》推出今年首期主题访谈,这期时长12 分16 秒的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在报社旗下网络电视台(人民电视)播出的同时,还通过《人民日报》微信、微博和客户端对外推送,而且形成文字报道专栏见报。如今,人们通过扫描《人民日报》纸质版上二维码标志,点击标题前有视频标志)的电子版文字内容,与图文新闻相关的人民电视视频就会自动播放。这是《人民日报》在推进纸媒与新兴媒体同步发展,加速向全媒体发展转型中又一新创举。
《人民日报》全媒体发展转型,始于报纸网络版(人民网前身),历经10 余年探索在近些年高歌猛进:2010 年3月,人民电视开播,成为国内首家由报纸主办的网络电视媒体;2012 年7 月22 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在新浪网、人民网两大平台正式上线,短短百日即跻身新浪微博风云榜媒体影响力榜前茅;2014 年6 月12 日,《人民日报》移动客户端上线,第一周就有200 万用户的下载量。至此,“两微一端”、三位一体的《人民日报》移动传播格局形成,这家传统单一的纸质媒体,也变身为融合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客服端、阅报栏、二维码、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形态多样、立体传播的现代化全媒体矩阵。
与专业电视媒体相比,《人民日报》视频质量目前总体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诸如声画两张皮、同期声质量差、画面拍摄无章法、播音错误等现象屡见不鲜,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民日报》锐意创新的努力与新突破。
第一,报道形式继承创新。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如何带着对社会转型发展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思考,做好新闻报道和引导公众舆论,新闻人一直在探索。《人民日报》文字报道在此方面做得风生水起,以其品牌栏目《民生三问》报道为典型——每篇报道分三个问题展开,每个小标题就是一个问题,三个小标题也常以一问一答形式出现,释疑解惑,追问真相,让读者一目了然。然而,以声画并茂见长的电视报道及其线性传播的特点,使得此类报道难在荧屏施展拳脚,主要难在稍纵即逝的电视报道过多使用字幕,影响画面美观,当然也无充裕时间上字幕。这与文字报道的各类标题可以帮衬美化报纸版面、强化传播效果的情形并不同。央视此前曾有过尝试,①但效果不佳。
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宣传中,2014 年《人民日报》新辟专栏《对话价值观》,每篇稿件基本上都植入了一期与之相关的视频节目(一部分属于街访),全片无一字解说词,但在一个总标题下,又以多个问句分标题(相当于文字报道的小标题)将不同内容的同期声进行梳理,使之各从其类而串联成一个完整视频。一年来,此专栏共发稿22 篇,大多植入了相关视频,视频节目与文字报道内容互为补充。
第二,报道策划推陈出新。《人民日报》电子版植入视频后,报社对电视报道策划不断强化和推陈出新,日常遵循的理念之一“有主题、成系列”,也来自传统电视媒体的实践。②一般来说,专业电视媒体通过对重大主题新闻率先报道,引发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及时跟进热炒后,再做后续报道、跟踪采访和新闻综述,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新闻传播效果与电视媒体自身影响力。新媒体时代到来前,此类策划活动主要靠“体外循环”即仅局限于引发其他形态传统媒体跟进而达到预期效果。但在全媒体平台上,《人民日报》形成不同形态媒体集于一身的立体传播格局后,电视节目策划已然产生“鸡蛋从内部打破”效应,形成了“体内循环”为主,“体内循环”与“体外循环”联动的新态势。
2014 年3 月3 日,《人民日报》开辟的“两会”全媒体栏目《两会e 客厅》正式推出,“两会”期间先后进行了10 期访谈。除了在拥有300 多万份订阅量的《人民日报》设专栏刊发文字报道外,还在当时高达3000 多万粉丝的《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上推送,每日页面浏览量超2 亿的人民网在首页醒目位置推广,遍布全国的2 万多台《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同步更新,合作媒体广东卫视、浙江卫视在黄金时间播出。栏目推出一周就在人民网累计获得700 余万网民点赞,相关新闻报道转载媒体达550 余家,百度搜索“两会e 客厅”页面超过1000 万个。③
事实上,植入《人民日报》文字报道的电视节目,对一些重大选题都进行了连续或系列报道,大多数记者尤其是报社驻外记者无不亲力亲为于此,在完成文字稿时还持续将报道内容转化为视频新闻。2014 年3 月,除《两会e 客厅》《高端话改革》等“两会”特别策划外,《人民日报》驻外记者还对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进行了精心策划,做到了文字报道与电视报道齐头并进。
第三,讲好故事善用新招。就电视媒体而言,上世纪九十年代“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央视《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早为人们所熟知。《人民日报》在做人物专访的电视报道时,能够有效借鉴传统电视媒体这种近乎纪录片式拍摄手法,又嫁接了文字记者最擅长的口述新闻方式进行叙事,确保了整个节目尽管无一字解说词,但同样讲好了故事,尤其是《人民日报》“大学生就业故事”专栏策划的系列电视报道,节目质量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
2014 年6 月26 日,《人民日报》第15 版“大学生就业故事”栏目刊发记者胡雅婷采写的报道《吴霆,不当导演卖酱油》,文中植入的记者专访吴霆的视频(时长3 分10秒),没用一句解说词(画外音),更多时间都是吴霆在独白,另外穿插了一个厨师、一个送货员的同期声和一段情景模拟对话。类似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的人物专访节目,都是遵照上述纪录片式拍摄手法和口述新闻的叙事方式的思路完成。
《人民日报》植入的人物专访视频,借鉴了口述新闻的采写理念,只不过将镜头更多地对准了普通人群,恰恰顺应了新媒体时代草根群体崛起,和“‘小人物’有‘大美好’,可以‘大宣传’”“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正在出现平民化的趋势”的新情况。④在这方面,《人民日报》可谓善做善成又多有创新。
全媒体发展是传媒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主潮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则是必由之路。对报纸、广电等传统媒体来说,实现全媒体发展转型,也是突破单一媒体形态无法满足庞大受众群体个性化信息需求之困的有效途径。《人民日报》全媒体发展转型和“触电”实践,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新奇,还应有更多的有益启示,值得专业广电媒体关注。
第一,坚持互联网思维。《人民日报》采制的视频节目,有些节目的形式颇为随意,质量也参差不齐,声画优势凸显不够,甚至像“两会e 客厅”节目的时长都不一致。这样的制作显然不适合传统电视媒体播放,却在“随意”中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特点,为用户提供了更灵活、更便捷的信息服务。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此话有深意,值得媒体人用心体会。新形势下,利用好人与人互联的因素,让用户相互驱动进而产生连锁、裂变反应,是互联网一大特性,也是互联网思维作用的结果。这些年,广电媒体频繁改版,新节目层出不穷却又寿命越来越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人”在哪或者把“人”跟丢了。
奇虎360 董事长周鸿祎说:“谁掌握用户,谁得天下。”谁是用户?传统媒体时代的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都是互联网思维所强调的用户。电视、电脑和手机已经“三屏合一”,过去的不同形态媒体的特定受众,都融合为无媒体边界的庞大用户群。用户决定一切,用户在哪里,媒体努力的方向就在哪里,闭门造车不靠谱。报纸是这样,广电媒体亦然。
第二,融合与合作并举。对广电媒体来说,走全媒体发展转型之路是大势所趋。转型应强化两点:
一是与新媒体融合。着力构建全媒体平台,创新传播形态,使得广电节目更为贴近直观,信息传播立体化。换言之,文字记者可以采写电视报道,广电记者亦可笔行天下。在今年全国“两会”时间,江西卫视记者谢永芳在完成常规电视报道之余,奋笔疾书系列文章《有一种情怀叫责任 写在“两会”开幕前夕》《奔跑吧,兄弟姐妹!》《江西开放日:境内外记者抢话筒都问了些什么?》《莫道君行早 我还没睡觉》《习近平念了我写的信》等,通过江西卫视新闻微信平台发布,图文并茂地讲述自己亲历、从全国“两会”现场蹦出的新闻故事,大大丰富了江西卫视“两会”报道内容形式和信息量,让人读来更有味道。这种尝试令人振奋。
二是与纸媒合作。《人民日报》自从有了电视节目后,就一直在与电视媒体寻求合作,其不少视频素材便直接来自央视和地方电视台,如《人民日报》记者吴齐强今年在“两会”现场采写文字报道《江西绝不拖全国的后腿》时,又根据江西卫视提供的视频素材编辑了一条专访江西省省长鹿心社的电视短消息,文字报道与视频节目同时在3 月7 日08 版《人民日报》及人民电视视频上播发。《人民日报》“两会e 客厅”节目,2014 年创办时与广东卫视、浙江卫视合作,今年的合作媒体则是湖北卫视和广东卫视。合作则共赢。纸媒曾向广电媒体学了很多好东西,现在该是广电媒体转过身来虚心向纸媒学习了。
知名老报人、《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先生说过,办报有很多好办法,如果被哪个聪明的电视人拿了去,电视新闻就更强大了。2010 年11 月12 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时,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开幕式直播中,创造性地“用新闻方式解说亚运”,在电视化表达上又有新突破,一时间成为业界热议话题。此举曾被人视为电视人向报纸学习的一大成果。⑤
第三,全媒体平台建设。这个平台既能融合多媒体形态,又具备舆情监测和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人民日报》2015 全国“两会”特别策划专栏《民声舆情》节目,系报社借力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根据网络舆情监测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而制作,反映了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生产新动向。
2014 年3 月,当流媒体视频网站奈飞公司(Netflix)推出的“大数据定制剧”《纸牌屋》第二季上线时,赢得了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全球粉丝热捧。为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就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纸牌屋》的成功预示着‘互联网电视’的大幕已经拉开,传统电视节目从制作、推广、播出到收看等各个环节,都面临着彻底的颠覆和重构。可以想见,今后数字化时代传媒业的‘战场’,将不再局限于电脑桌前、起居室中,而会以更多出乎意料的方式出现。”⑥
当然,全媒体平台建设能否成功,以及建成后能否高效发挥作用,涉及多方面因素,但关键还在于人。现在《人民日报》全媒体记者,不仅擅长报文写作,而且做电视节目同样能够胜任现场出镜、解说词配音,以及在演播室主持大型访谈等工作,已经掌握的电视节目编辑制作技术,也足以应付日常工作之需。这些能力顺应了报社信息服务中形态多样、立体传播的新形势新变革。
我国电视媒体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之时,“报纸消亡论”一度甚嚣尘上,至今尚未偃旗息鼓。然而,新媒体时代到来后,以党报为代表的诸多主流纸媒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因为主动拥抱并积极融入新兴媒体而实现了华丽转身,获得了新生,不少纸媒还在勇敢“触电”中扩大了报纸和报道的影响力传播力。为生存和发展而战,善于危中求机,倒逼《人民日报》走在媒体移动化和全媒体发展转型的前沿。实践表明,媒体融合是双向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进行着改造,传统媒体也对新媒体进行改造和创新。毋庸置疑,这些实践探索,为广电媒体加速全媒体发展转型提供了借鉴,树立了信心。
注释:①喻春龙:《从“跑新闻”到“想新闻”》,《声屏世界》,2013(5)。
②胡智锋:《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第八章《电视栏目策划、设计与评析》,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年1 月版,第148 页。
③纪雅林,沈小根,朱少军:《e 客厅内外的故事》,《人民日报》,2014-03-13。
④段羡菊:《应对舆论做什么》第十二篇《让小人物“得到”大宣传“》,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年11 月版,第71、73 页。
⑤杨 禹:《范敬宜永远站在新闻的一开头》,《中国青年报》,2010-10-16。
⑥史安斌:《〈纸牌屋〉热炫“融媒时代”》,《人民日报》,201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