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睿
古丝绸之路始于中国,终于土耳其,通过古丝绸之路,中国的茶叶、香料、丝绸、瓷器源源不断地被运到了欧洲。因古丝绸之路而结缘的中土两国,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将又一次密切联系起来,这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对于“一带一路”战略,土耳其领导人也积极做出表态。时任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曾在访问中国时憧憬铁路连接中国和土耳其。2015年4月15日,土耳其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成员之一。随着土耳其加入亚投行,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将有更广泛合作。有理由相信“铁路丝绸之路”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现实。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和土耳其合作关系
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东突”等“三股势力”渐现与国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合流的苗头。中国“三股势力”活动分子偷渡出境,加入“伊斯兰国”组织接受恐怖训练,参加作战行动,然后回流中国境内策划组织暴恐活动。“三股势力”活动分子则从东南亚飞赴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再从那里飞往哈塔依等靠近叙利亚的机场。“伊斯兰国”的崛起对全球反恐形成新挑战。中国与土耳其两国加强反恐方面的合作,有助于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治理。土耳其和叙利亚拥有长达910多公里的边界线,包括“东突”等恐怖分子就是通过土叙边界进入叙利亚,加入“伊斯兰国”的。中国与土耳其加强反恐合作可以有效阻止“东突”恐怖分子所谓“圣战”。另外,中土两国在毒品走私、跨国有组织犯罪等领域也有更深入的合作。
经济合作。经济合作是中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发展两国关系、增进两国人民福祉的重要基础。与中东地区的其他国家相比较,土耳其在招商引资上拥有绝对的优势:土耳其连接欧亚大陆的战略位置、国家各项优惠政策,都成为吸引世界各国企业家赴土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教俗关系相对融洽,军队远离政治,出现了政治相对稳定的局面;经济发展迅猛,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劳动力资源丰富,并且素质较高,价格相对较低;土耳其人口众多,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国内市场需求庞大。上述因素导致中国赴土经商的人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有600多家中企在土运作。近年来,中土两国经贸合作关系持续发展,目前两国在贸易、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相互投资等方面已初具规模,并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中土两国已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据土耳其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中土双边贸易额为277.4亿美元,下降2.1%。其中,土耳其对中国出口28.6亿美元,下降20.8%,占土耳其出口总额的1.8%,降低0.6个百分点;土耳其自中国进口248.8亿美元,增长0.7%,占土耳其进口总额的10.3%,提高0.5个百分点。土方逆差220.2亿美元,增长4.4%。在两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条件下,目前中国是土耳其在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世界第三大出口国;作为两个经济增长迅猛的发展中国家,两国都注重发展两国经济关系,均重视双边经济利益,不仅为两国发展双边关系注入现实动力,还为未来发展绘制了蓝图。“一带一路”战略将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新动脉,为两国战略合作关系注入新的活力。新丝绸之路不仅会提高中土双边贸易额,同时会扩大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土耳其和中国将联手兴建连接东南部城市卡尔斯和西部城市埃迪尔内的高速铁路,这也是新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该项目总共需要45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超过一半来自中国向土耳其提供的贷款。新丝绸之路已经得到了沿途中亚国家的积极响应。2012年8月,第二届突厥语国家合作理事会峰会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召开,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等四个成员国均派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与会各方一致同意,将举行成员国交通部长会晤,讨论启动连接土耳其与中国,途径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铁路动脉。中土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安伊(安卡拉——伊斯坦布尔)高铁的建成开通不仅加强了土耳其国内的交通联系、提高其在国际交通网络中的地位;它也是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去”的重要成果,大大地促进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道路联通,也将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与欧洲之间的贸易畅通。近年来,两国经济合作不断扩大。两国目标是中土双边贸易2015年提高至500亿美元,2020年1000亿美元。总体来看,中土两国合作有其先天的地理优势,两国分别地处亚洲东西两端,自然环境有所差异,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中土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补的特点。如中国对土耳其出口的主要是传统产品:纺织品服装、钢材、汽配、家具、玩具等;中国自土耳其进口的主要是铬矿砂、铜矿砂等原材料。
人文交流合作。文化合作是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重要基础之一。文化交往和交流是各国文明交往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尽管两国位于亚洲的东西两端,但是文化确有诸多相似之处,具有兼容性的特点,是两国文化合作的基础。中国与土耳其的人文交流也日渐密切。2012年以“丝路之源·魅力中国”为主题,在土耳其举办“中国文化年”。2012年4月23日是土耳其的“国家主权及儿童日”。中国青少年艺术团4月21日造访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与当地小朋友用书画等才艺开展交流联欢,庆祝“土耳其国家主权及儿童日”,同时也为2012年在土耳其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添彩。2013年中国举办了“土耳其文化年”。活动涵盖舞台表演艺术、包括时装设计和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展览,音乐、舞蹈和歌剧演出和合演,以及文学、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展示。此外,中土两国的艺术家还将进行相互交流,共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开展新媒体领域的交流,并组织非营利性的推介活动。两国丰富的文化合作必将把战略伙伴关系推向新高度。“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土深化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提供了难得契机。在这一战略下,中土应推动双方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进一步提高赴对方国家的境外游,合力推动土耳其的孔子学院的建设。
两国关系发展中的障碍
两国在深化合作的同时,由于双方基于不同的国家利益,以及地区与国际局势的影响,两国战略合作关系也会面临一些挑战,两国战略合作关系存在不确定性。
中土两国对“一带一路”的不同认知。历史上,古丝绸之路并不仅仅是经济交流之路、文化传播之路,在很多时候也是战争之路、征服之路。今日的一些沿线小国如中亚国家和阿富汗等,在古代丝绸之路时期仅仅是中国的藩属,并不享有平等地位。因此,彼此对古代丝绸之路会产生不同的认知。“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可能被对方视为中国扩张的表现。他们认为这一战略损害了土耳其的国家利益。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时,不仅要向土耳其民众做好舆论宣传,而且必须对丝绸之路进行现代性的重构,避免那种天朝大国的自大心态,切实消除这些国家的顾虑。
“一带一路”战略与土耳其推广的泛突厥主义相抵触。如何协调与土耳其作为地区大国的关系将直接决定“一带一路”战略的成败得失。土耳其是具有强烈大国野心的国家,梦想重现奥斯曼帝国时期的繁荣与昌盛。它对于泛突厥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的中亚走廊有着不同于中国的利益诉求。在20世纪初的奥斯曼帝国,泛突厥主义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复兴了帝国境内的土耳其民族意识。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人走上奥斯曼帝国的政治舞台后,既出于泛突厥主义的激情,又出于一种投机性的对外政策考虑,青年土耳其党人在中亚地区开始推行其泛突厥主义政策。现代土耳其和其他一些突厥族国家不顾实际情况,指责中国的民族政策,或明或暗地支持“东突”分裂运动,还允许其在本国境内开展活动、建立基地,向外输出“泛突厥主义”。冷战后泛突厥主义思潮兴起,为填补苏联解体后出现的中亚突厥语国家政治真空,土耳其积极发展与中亚突厥语国家的关系。苏联解体后,土耳其抓住难得机遇,行动迅速,率先承认中亚各国独立,在经济上给予支持。第三次突厥语国家首脑会议即在独联体国家召开。土耳其欲凭借自己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建立以土耳其为核心的“突厥人共同体”。因此,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也许会和土耳其的设想相抵触。
土耳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自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2002年上台以来,中土之间的贸易逆差一直在不断扩大。对于这种贸易不平衡,土方政商界人士都非常担忧。例如,伊斯坦布尔省省长瓦西普·沙辛(Vasip Sahin)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强调,贸易逆差不可长久持续,需要平衡中土间的贸易状况。因此,他真诚地向中国企业家发出邀请,在出口土耳其市场之余,欢迎到土耳其进行直接投资。土耳其首富奥茨根(Husnu Ozyegin)也曾表示,必须迅速减小土耳其同中国的贸易差额,否则土耳其将因为财政受限而不能继续同远东国家开展进口贸易。
面对不平衡的贸易现状,中国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商务领事黄松峰清楚地表明:从中国政府的角度而言,并不刻意追求对土方的贸易顺差,更希望打造一个良好、可持续的经贸关系,对两国政治关系产生促进作用。在从土方进口矿产、原料的同时,未来提升包括旅游、文化影视、电子商务以及金融保险业等服务贸易的多方位合作势在必行。
尽管两国合作还面临诸多上述困难,但是总的来说,机遇远远大于挑战。在全球化的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正契合了中土两国的国家战略和发展需求,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带一路”是和谐共处之路、安全畅通之路、繁荣发展之路,更是友谊之路,互利共赢之路。有理由相信,中土两国关系发展的会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黄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