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设疑—探究”三步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2015-11-19 07:15王海侠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堤上营小学065000
学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诸葛亮教学效果环节

王海侠(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堤上营小学 065000)

“激趣—设疑—探究”三步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王海侠(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堤上营小学 065000)

“激趣—设疑—探究”三步教学法是我校教师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在谈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激趣”是三步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前提。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有意注意时间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保持较长的注意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课堂的导入阶段如果能够顺利完成“激趣”的目标,将会使学生将有限的注意力迅速从课间的休息活动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随后,教师应抛出精心设计的、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课堂的高潮阶段。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教学环节,我们称之为“设疑—探究”。以“激趣”导入,以“设疑—探究”为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层层激趣,步步设疑,共同探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我校教师成功地将“激趣—设疑—探究”三步教学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效果十分显著。下面,我就举例说明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运用这一教学法的。

一、激趣,三步教学法的前提

“激趣”,是三步教学法的第一步,也是影响后续环节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在导入阶段,如果能成功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设疑—探究”的环节则更容易进行。我们把“激趣”环节比作一堂课开始的总开关。总开关启动好了,这堂课就算成功了一半。因此,我非常重视这一环节。对于每节课的导入,我都会精心准备,尽量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设计出一个好的导入方案,以期能够成功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教授小学五年级《草船借箭》一课,导入新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人物—故事连连看”的游戏。

这一设计立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一下就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游戏环节的完成,成功地导入了《草船借箭》的新课。

二、设疑—探究,三步教学法的关键。

“设疑—探究”是“激趣—设疑—探究”三步教学法中的关键一环,属于整个课堂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整节课教学效果的达成。所谓“设疑”,就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开启自主思考的开关。问题设置的好,学生参与的热情就会高,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课堂效果就会好。反之,问题设置脱离实际,就会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气氛也会受到影响,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谓“探究”,就是提出问题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

还以教授《草船借箭》这一课为例,在“设疑—探究”环节,我通过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演绎出课堂教学的高潮,增强了教学的实效。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周瑜为什么为难诸葛亮?

学生:嫉妒其才干'想要杀之。

教师:周瑜怎样为难诸葛亮?

学生:要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

教师:诸葛亮又是如何做的?

学生甲:三天足够。

学生乙:立下军令状。

学生丙:完不成任务'杀头。

然后,我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借箭经过”,填入下表。

在这个过程中,我安排学生自读课文,用“—”划出诸葛亮做的、说的,用“~”划出曹操做的、说的。然后,我让学生看录像体会这些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情,模仿神态分角色朗读。我让学生看幻灯片,比较“一定不敢”与“不一定敢”这几个字的涵义,从而充分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反应情况,不断提出问题,通过反复的提问设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提高自学能力,并运用录像、幻灯片等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在“激趣—设疑—探究”三步教学法中,“激趣”“设疑”可以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探究”的过程中,又不断“设疑”,从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三者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条。“激趣—设疑—探究”三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课上求知的欲望,使得学生爱上了语文学习,教学效果也十分明显。

(责编张翼翔)

猜你喜欢
诸葛亮教学效果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