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密度关系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2015-11-19 01:13周俊
天津经济 2015年11期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长三角密度

◎文/周俊

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密度关系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文/周俊

利用长三角城市群2008年到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城市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密度的关系,结果得出该区域存在集聚经济效应,产出密度与经济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过分依赖资本投入,同时第三产业与外商投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

劳动生产率;经济密度;产业集聚;产出密度;就业密度

一、引言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受多重因素影响,如自然条件、技术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资本密集度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地区间差异愈发显著,东部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和生活水平远高于西部地区,吸引大批劳动者往东部流动,经济生产活动越来越集中。

世界银行出版的《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提出密度、距离和分割这三维空间描述经济发展的地理变迁。密度对地方城市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维度空间。所谓密度即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经济集中程度或者经济活动地理密集度,其更能衡量经济生产活动的集中程度。当前,密度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地理研究中的新视角。

从产业集聚角度分析的话,产业聚集程度与劳动生产力存在重要关系。根据马歇尔外部效应理论,产业集聚理论通过劳动力效用池、投入产出效应和知识外溢效应影响劳动生产率。显而易见,一个城市的产业聚集程度越高,其经济密度也相对越高。通过经济密度,我们能够轻易解释与物理空间相关的劳动生产率问题,当城市的经济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时,其城市的劳动生产率也将提高。

二、文献综述

最近二十多年随着地理经济学的发展,国内外涌现出很多关于集聚经济效应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外学者大多数都认为,经济密度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Ciccone和Robert(1996)用经济密度分析美国各州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由于存在地理外部性和服务多样性,经济密度会导致集聚收益递增,他们使用州的产出数据得出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密度的弹性为6%。Ciccone(2002)研究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集聚效应,利用县级层面数据发现这些欧洲国家的集聚效应小于美国的集聚效应,得到的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密度的弹性为4.5%。Marius和Nicole(2008)用20个欧洲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就业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影响效应是积极地,这种集聚效应在1980-2003年一直在增长。

国内关于经济密度与劳动生产率的研究最近几年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范建勇(2006)利用中国2004年地级市数据分析产业集聚、劳动生产率与地区差距之间的关系,认为非农产业规模报酬递增地方化是产业集聚的源泉,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及对地区差距产生影响,并发现非农就业密度对劳动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对非农就业密度的弹性为8.8%。陈良文、杨开忠(2007)利用1996年、2000年和2004年我国各地级市数据分析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经济密度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城市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密度的弹性介于1%-1.9%之间。刘修岩(2009)基于中国2003~2006年的城市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一个城市的就业密度和相对专业化水平对其非农劳动生产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目前,国内关于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密度的研究都侧重在全国这个层面,但聚集效应一般局限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所以研究某区域内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密度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以仅占全国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区。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3省1市中的3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长三角地区城市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密度的关系,从而检验区域的集聚经济效应。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

杨开忠等(2009)以Ciccone和Robert(1996)的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密度关系的模型为基础,并对模型作了细微的调整,调整后的生产函数:

(1)式中q代表c省份内s城市每平方公里产出水平,n表示每平方公里面积上的劳动数量,H衡量工人的人力资本水平,k为每平方公里的资本水量,Ωsc衡量城市S的要素生产率水平,Osc表示城市的总量经济规模(总产出或就业总人数),Asc表示城市的总面积。Osc/Asc代表经济密度,其用来衡量对产出的影响。(1)式中α表示劳动和资本的回报分布,当λ>1时表示经济密度对产出的影响为正。

杨开忠等(2009)对上述生产函数进行推导后,其得到如下方程:

(2)式中,因变量为各市的劳动生产率,自变量为人力资本水平、资本劳动产出比、经济密度和各市要素产出水平。

由于各市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也是影响各地区产出的重要因素,通常的预期是第三产业比重高的地区平均产出要高于其他地区、外商投资所占比重较高的地区平均产出要高于其他地区,本文需要对此进行控制,我们在模型中加入各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之比与各市外商投资占总产值的比重。此外,本文用地区虚拟变量控制要素生产率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

最终本文建立的模型为:

(3)式中lp、M、F、Ksc/Lsc、Osc/Asc、regiondum分别为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重、外商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资本产出比、经济密度(产出密度或就业密度)和地区虚拟变量。

(二)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长三角城市群中的31个城市2008年到201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各城市的统计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8-2011》。本文所用的2008-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汇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

城市总产出用“市辖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表示,城市劳动者数量用“市辖区的在岗职工平均人数”表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重用“市辖区的第三产业产值与市辖区的第二产业产值之比”表示,外商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用的“市辖区外商实际投资金额与市辖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各地级市的面积用市建成区面积表示。其中,若Osc代表城市总产出时,Osc/Asc为城市的产出密度;若Osc代表城市劳动者数量时,Osc/Asc为城市的就业密度。各城市的资本存量估计方法为各城市产出减去劳动所得再除以资本回报率,本文资本回报率取5%。地区虚拟变量为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变量取1时代表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变量取0代表长三角地区非核心城市。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给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到各变量在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内部存在显著的差异。外商投资比重的差异最显著,变异系数为0.604,显示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外商投资比重差异比较大,其中外商投资比重最大的城市为扬州,比重为0.101,最小的为台州市,比重仅为0.003,两者相差几十倍。劳动生产率、产出密度和就业密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401、0.449、0.368,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也相差几倍到十几倍。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2008年到2011年的数据)

表2 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密度回归分析结果

(二)回归分析

本文利用2008年到2011年面板数据,分别分析产出密度和就业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2。

在回归一与回归二中,我们看到豪斯曼检验的结果Prob>chi2=0.0000,拒绝了原假设,我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来解释。

从固定效应模型中看出,产出密度与经济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劳动生产率对产出密度的弹性为0.061,即产出密度提高1%时劳动生产率将提高6.1%,劳动生产率对就业密度的弹性为0.056,即就业密度提高1%时劳动生产率将提高5.6%。这一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存在集聚经济效应。

各市的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重对劳动生产率的正影响不显著,因为通常服务业对技术要求高,其产出水平通常要高于制造业,这与本文的预期不一致。各市的外商投资比重对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的负影响,这也与本文的预期不一致,可能的解释是长三角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外资企业的缘故。

本文用地区虚拟变量控制要素产出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但虚拟变量的结果不显著,这说明长三角核心城市与非核心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差异不明显。

五、结论

本文使用2008-2011年长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对经济密度与劳动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当前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还是过度依赖资本投入,劳动生产率对资本产出比的弹性在90%以上,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尤其在经济低迷当下会增加政府沉重的债务负担;(2)长三角地区要推进产业升级,需要提高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在国民产出的比重,这样才能促进长三角地区劳动生产率得到更大的提升,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以及带动国内其地区的发展;(3)产出密度与就业密度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显著,劳动生产率对产出密度与就业密度弹性分为6.1%、5.6%,这一结果充分证明长三角城市群集聚经济效应的存在。目前长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为70%左右,政府还有一定提升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需要将经济密度调整到合理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经济密度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注意经济密度过大导致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1]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9: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R].World Bank,2008:48-72.

[2]Ciccone Antonio,Hall Robert E.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1):54-70.

[3]Ciccone Antonio.Agglomeration effects in Europe[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2,46(2):213-227.

[4]Marius Brülhart,Nicole A Mathys.Sectoral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a panel of European region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8,38(4):348-362.

[5]刘修岩.集聚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7):109-119.

[6]梁琦.产业集聚论[M].商务印书馆,2004:215-237.

[7]贝涵璐,吴次芳,冯科,刘婷婷.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动态演变格局——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9(11):1952-1962.

[8]沈体雁,劳昕,张晓欢.经济密度: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2(6):15-19.

[9]沈体雁,劳昕,张进洁.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经济密度研究框架建构[J].华东经济管理,2013(9):64-70.

[10]陈良文,杨开忠.生产率、城市规模与经济密度:对城市集聚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7(2):113-119.

[11]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经济研究,2006(11):72-81.

[12]陈良文,杨开忠,沈体雁,王伟.经济集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差异——基于北京市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9(1):99-114.

[13]陈良文,杨开忠,沈体雁,王伟.经济集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差异——基于北京市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2008:16.

[14]柯文前,陆玉麒,俞肇元,王晗.江苏县域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关联与分异演化格局[J].经济地理,2013(12):24-30.

[15]姚德龙.工业集聚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因果关系和决定因素[D].湖南大学,2008.

[16]韩峰,柯善咨.城市就业密度、市场规模与劳动生产率——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5(1):51-70.

[17]沈体雁,劳昕,张晓欢.经济密度: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2(6):15-19.

[18]郭琪,贺灿飞.密度、距离、分割与城市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2004-2009年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11):77-86.

[19]沈体雁,劳昕,杨开忠.经济密度: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2(7):82-88.

[20]刘乃全,东童童,赵丽岗.集聚经济溢出效应与中国城市生产率差异——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3(4):107-112.

[21]刘修岩,贺小海.市场潜能、人口密度与非农劳动生产率——来自中国地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南方经济,2007(11):26-36.

责任编辑:田马飞

F129

A

1006-1255-(2015)11-0026-04

周俊(1988—),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邮编:221116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率长三角密度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研究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