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卷面整洁给阅卷老师留个好印象
进入初三、高三,即将面对一次重要的考试,老师、家长们除了叮嘱各位认真学习之外,是不是也曾耳提面命地告诉你要在答题时,字迹工整,卷面干净,这有利于阅卷时,评卷老师给你一个不错的“印象分”。这样的说法其实自古就有,干净利落的卷面确实会让老师在茫茫“卷海”中,对你偏爱一些。出,谓之夏课。”
在唐代,以夏课为代表的复读之风特别盛行。夏课主要的作业是“写作文”,进行诗文的创作。其实,古代考生考完后不离京回家,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在古代交通不便,条件差的要靠步行到京城参加考试,路途少的耗时月余,多者数月甚至半年。所以许多考生索性不回家,呆在京城,这样免了差旅费和旅途之苦,又有复习时间。
古代阅卷的主观因素比现代要多,对考生的成绩影响很大,有不少落榜生是被不负责任的阅卷人员误了前程的。因此,有的责任心强的考官会抽查未考中的“落卷”,主考官也有权力调阅副主考官未“取”的荐卷进行复核。
此外,还有一条比较人性化的规定——允许落榜生查卷,这也是监督阅卷人员的一种好办法。如果把优秀的卷子评差了,考生一旦上访,麻烦就大了,责任人是要被朝廷治罪的。
一般在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后10天内,落榜考生都可以查看自己的试卷。落卷上会有考官的阅卷批语,一看就明白为何未被录取,也算死个明白。
高考研究专家、长江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才生说,古代“高考”和现代其实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古代科举评卷是第一印象决定命运。为了加快阅卷速度,按时完成朝廷规定的工作,阅卷人员也是想尽办法,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手段就是看“第一印象”,也就是重点看考生的头场卷子,此即古人所谓“止阅前场,又止阅书义”。一般情况下,如果考生的头场卷考得好,阅卷时得了“高分”,基本上榜便有戏了。即便允许查分,也查不出来什么。
现代高考阅卷则更加严苛,全部都实行网上批改,试卷扫描到电脑里,连改卷老师都看不到原卷。客观题电脑评分,不可能有差错,主观题如写作至少两个老师批改,如果两个人批改的误差较大,就会转给第三个人或者复查组复核,这样误差可以争取到最小,“所以评卷作弊的可能性为零”。张才生说,现在要求查卷的考生并不多,个别有争议的,也是考试院组织专家复核试卷,再给文本通知。如果非要看试卷,只有走法律程序,但最后的结果多是不能看试卷。
许多影视剧里,穷酸的秀才遇到了赏识他的贵人,给予物质资助,考生考中后又回来报恩。侧面可以看出,古代的科举考试费用并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负担的。
首先是赶考费。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赴举者刘蜕曾在一篇文章中诉说了赴举的辛酸:他家离“首都”长安四千里,搁现在无论是坐飞机、动车、汽车,这都不是事儿,但是刘蜕却只能每日最多走个六十里路,如此算来这一去一回大概也要一年的时间了,也意味这家里田地无人耕种,而这一路的住宿费、饮食费等,真是一大笔开销。
除此之外,古代考试还有一项开支,学生考试用的每套试卷的费用都由考生来支付,加上置办一些考试装备,如脂烛水炭、餐器、衣席等,加起来不是小数目。
预防作弊,相关措施与现代一样严格。洗澡曾是反考试作弊的重要方式。《金史》记载当时的科举考试之前,考生们都要由不识字的士兵搜身以防作弊。后来有人指出,这样的做法“有辱斯文”,于是向皇帝建议,不如在考生进入考场前,先洗澡,换上统一的服装,这样即可防止作弊,也更加文明。通过考前洗澡并提供制式服装,既防作弊又不“亏礼”,真可谓有理有节。
对科举夹带作弊,历朝政府都严厉禁止。尤其是到了清代,科场作弊之风日益猖獗,为防范科场夹带作弊,清政府不仅对考生的衣着和携带器具做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还就如何严格搜检颁布了一道道政令。所有参加考试的士子,都得接受彻底的搜身检查,连考生头上的辫子也要解开来查,甚至还要查看臀部。但制度再严格,舞弊丑闻仍时有发生。
好多考生在京城考完试后,“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闭门苦读,投入到了下一轮备考复习中。这在考得不好的落榜生中表现最明显。在唐代,考生考完试不离开京城回家,又称“过夏”,因为要在京城过夏天了,就在考地复习。这种在高温时节仍给自己安排学习,又称“夏课”。用唐人李肇《唐国史补》的说法是:“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以
编辑/赵维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