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蓓 苗志敏
摘要:近年来,新医改及健康服务业发展促进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不仅对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服务、运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更是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在充分理解新医改及健康服务促进意见的核心内容基础上,对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进行SWOT分析,探讨和提出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以后的发展定位、发展模式、医院运作战略方法等,以期对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健康服务业 非公立医疗机构 发展 策略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全面跨入了改革开放的变革时代。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改革是随着国家
系列政策的出台而逐渐展开的。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13年10月发布,文件强调并指出,各地要尽快清除不合理的政策,加快落实对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多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一系列的新提法对民营医院的发展带来了又一次温暖的春风。在新时期下,非公立医疗机构如何明确其自身定位,认清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及面临的机会,找准未来发展方向,不断增强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自身优势,是解决其战略发展问题的重点。
一、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现状swOT分析
(一)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中的优势(Strength)
(1)经营方式灵活,内部资源配置效率高
首先,由于其非公立性质,政府部门对其干预较公立医疗机构要少,这也使得其具备更大的经营自主权。
其次,其在用人机制方面较公立机构更为灵活,随时可与优秀人才签订聘用合同,人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其往往实行“绩优酬优、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据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闲置人员更少,这也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第三,其在成本效益分析方面更为注重,开源的同时,降低成本、节约开支显得更为重要,正是因此,也使得其资金使用效益较公立医疗机构有显著优势。
(2)错位发展,突出专科特色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扶持,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发展中很难走公立医疗机构“大而全”的综合发展之路,它们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采取能够施展自己优势的发展形式。大多数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创立之初就将服务重点定位在利润高、市场需求大的特色专科短缺项目,以开展专科服务为主服务特定患者群体。
(3)服务贴心,热情周到
大多数非公立医疗机构自觉适应消费者需求,十分重视信誉并强调服务。为获取患方的支持与信任,不少非公立医疗机构打出“病人第一、信誉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和政府主导的公立医疗机构不同,为使更多患者的对其认可,非公立医疗机构更注重服务质量及服务态度。
(二)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中的劣势(Weakness)
(1)规模较小,水平较低
由于资金限制,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一般规模不大,投资规模般在五百万至一千万之间,导致其竞争力偏弱;在服务层次方面,多数非公立医疗机构以门诊为主,手术量很低,服务层次还不够高。
(2)人才匮乏,队伍不稳
非公立医疗机构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导致人员不稳定,发展难持续的局面。主要原因有:第一,多数非公立医院重视使用人才,忽视对年轻人的培养。第二,非公立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安全感差。
(3)行业缺乏自律,导致诚信危机
近年来,多地多所非公立医院虚假影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纷纷被披露。广大民众对非公立医疗机构信任缺失甚至存在偏见,导致其社会认可度大幅度下滑。
(三)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y)
(1)国家宏观政策利好提供发展机遇
宏观来讲,从1985年至今,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性文件及方针,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国务院于2013年10月14日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健康服务业改革时代的开端。从当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我国今后还将陆续颁布相关促进政策,以进一步加速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
(2)不断增长的群众医疗需求提供发展契机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居民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大幅度改善,人们对健康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凸显,部分富裕人群甚至迫切需要享受到更加体贴细致的全方位服务,这也为我国非公立医疗医疗机构提供了发展的良好契机。
(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面临的威胁(Threat)
(1)面临非良性竞争
在我国公立医院作为政府扶持非营利性医院,享受财政拨款、税收减免、土地政策优惠、医保政策等诸多优惠政策,有充足的资金可供医院的发展与建设。而非公立医疗机构因其大多为营利性质,不仅享受不到财政拨款等优惠政策,还面临高额税收负担,在银行贷款、土地审批、医保定点审批等多方面也受到限制,进而使得非公立医疗机构要想维持生存,必须付出比公立机构更高的成本,加重了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负担。
(2)监管乏力
由于发展历史短,社会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监管存在众多的问题。第一,权力分散,多方管辖。各监管部门协同性差、监管效率不高、监管职能不够集中。第二,监管体系不健全。第三,监管绩效无考核、无问责机制。
二、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对策
(一)政府层面
(1)加快落实相关政策,优化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环境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我国要鼓励多种形式社会资本乃至中外合资进入医疗服务业,努力打造元化办医局面。政府要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加快发展,积极落实对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各方面的公平政策,取缔不合理法规及规定。
借助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契机,政府方面狠抓落实,要尽量避免“口号吹得响,落实无声响”的尴尬局面。好的政策就要贯彻落实,实施到位。既优化了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环境,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也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得卫生福利。
(2)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医疗行业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专业性及特殊性,应重视对其监管,尤其我国作为世界人口量排名第一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服务的供给量及供给频率都很高,一旦监管不到位,后果不堪设想。
国外许多国家建立了较健全的监管体制和机制,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监管较严格。我国目前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监管效果较差,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是主要原因。我国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吸取国外经验,以进
步完善监管体制机制,提高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监管效力。
(3)建立预警和退出机制,提高市场准入标准
一方面,要建立预警及清退注销机制,严格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对其经营行为的监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另一方面,应当提高非公立医院的注册资金准入额度,同时提高对其准八资质的要求,准入额度和准入资质和其管理效率、平均成本、投资回报率直接相关,形成一定规模的非公立医院更易树立品牌形象,也会促进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非公立医疗机构自身层面
(1)严格自律,坚持诚信
当前非公立医疗机构诚信水平提升与否已不仅仅是对其社会形象有消极作用,甚至将要影响到其存亡,对此其管理者尤其应引起足够重视,严格自律,规范经营,避免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