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猪病越来越复杂,为了防控疾病,每个猪场确实用了不少疫苗,有的猪场甚至将猪能用的疫苗都用上了,结果造成免疫麻痹,不仅未能使猪群健康,反而导致猪病更为复杂。本刊就此进行分析阐述,供参考。
科学制定猪的免疫谱
芦惟本
(成都泰丰畜牧新技术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在多年的基层兽医生涯中,笔者目睹了猪只免疫的沧桑变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只做猪瘟免疫,逐渐发展到猪瘟、猪肺疫、猪副伤寒的免疫,随后不少猪场增加了口蹄疫疫苗、红黄痢疫苗、乙脑疫苗、链球菌疫苗等。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又有伪狂犬、细小病毒、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传染性胃肠炎、萎缩性鼻炎、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苗陆续参与其间。猪场的免疫工作日趋繁杂,且效果还不尽如人意,成为业主与兽医时常困惑的难题。有的猪场免疫病种达到十多种,免疫时间难以合理安排是不少猪场的棘手之事。
果真需要做如此之多病种的免疫吗?做了这些免疫后,猪场果真就能获得好效果吗?严酷的事实表明,接种许多疫苗的猪场并不安宁。无可置疑地到了我们应该从追求更高效益的高度来全面审视免疫病种的时刻了。换言之,就是免疫谱怎样才能切合实际,切合每个猪场自己的特点,这即是本文所要涉及的中心论题。
无论是免疫中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还是细胞反应中的细胞,均要消耗一定量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与能量。免疫病种越多,消耗的营养物质越多,尤其是反复加强免疫中高水平抗体的形成,更要以大量的营养物质做基本原料。因此,制订科学的免疫谱,就可以省去非必需病种的免疫,也就可以节省营养物质,用于猪只的生长与繁殖生产。
免疫时除发生轻度体温升高,轻度厌食,沉郁等一般免疫反应外(也就是应激),还会发生其他应激。这包括注射时的疼痛应激,猪群群体关系混乱(挣扎尖叫,跑动等)造成的应激等,这类应激无疑会损害猪体的健康,如果减少非必需免疫即可减少猪只的应激反应。
除上述应激会发生免疫抑制外,新近研究证明,疫苗佐剂可直接诱发免疫抑制(美国M.Hoogland等,2003)。如果此时有疾病入侵,或者本来就潜伏在猪体内,就有可能使处于平衡相的疾病伺机发病。这或许就是有的猪场为什么进行口蹄病、黄白痢等疾病的免疫时诱发了呼吸障碍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典的事例就是三联苗免疫后抗猪瘟抗体的效价就不如猪瘟单苗价产生的效价。免疫间隔太短,前一种疫苗可能影响后一种的免疫效价。研究证实,传胸疫苗与肺炎支原体疫苗这种影响可能持续2~4周。因此,免疫谱过大,致使免疫间隔过短,会发生某种或几种病种免疫效价低下,乃至免疫失败。
某些病种疫苗价格一头份就在几元至十几元,若非必需,将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有的猪场都希望不发生疫病,发生疫病后希望尽快得到控制与净化。净化的含义包括两步的根除。第一步,在发生疫病后,立即全群接种疫苗,使全群建立及时稳定的免疫水平,成功根除野毒。第二步就是根除疫苗毒。
为什么要根除疫苗毒?因为,疫苗毒的存在必然要在场内传播,所有的场或个体在感染疫苗毒后,虽不发病,但要耗费营养物质形成免疫;其二,有的疫苗毒对胚胎仍有毒性,诱发隐性感染或迟发性感染。猪瘟疫苗毒是人人皆知的实例。然而,清除疫苗毒是要花费大量成本的。以根除PRRSV疫苗毒为例。首先,一次引入PRRSV疫苗毒后,该毒在场内流行期至少16个月(西班牙,J.V.Lopez2004),16个 月 后 所 产 仔 猪 才 为PRRSV阴性。这一漫长时间均要浪费不少营养物质;其二,为了避免疫苗毒在生长猪舍持续存在,生长猪舍至少有部分必要的清群;其三,为了规避未检测到的而又带毒的猪把PRRSV疫苗毒传给阴性猪,必须对阴性状况实施一段时间的严密监控;其四,除定期血清学检测外,要淘汰阳性母猪,以及血检中有PRRSV基因片断的吮乳猪(德国P.Heller2004)。
由此可见,人们在庆幸用疫苗控制某疾病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少的隐患。而那些跟风扩大免疫谱的猪场或一有苗头就全场免疫而不从其综合措施上扑灭疫病的猪场,无异于引进了一场随时可能发生的疾病。
综上所述,制订科学的免疫谱是有关猪群健康与福利的战略决策,也是猪场的重要经营决策之一。
随着集约化养猪的发展,水泥地面取代了泥土地面,放牧成了圈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营养的改善,消毒措施的实施,使得原本是三大疫病之一的猪丹毒在猪场几乎销声匿迹,红痢也少见。随着哺乳料的优化,仔猪饲料酸化膨化等技术的应用,优质无抗营养因子蛋白取代大豆蛋白,高床产仔的普及,仔猪黄白痢也不再是产仔房中令人头疼的事了。
至今仍将猪丹毒、红、黄痢作为必需免疫的猪场,应考虑改变免疫谱并优化免疫谱。
TGE曾在上世纪70~90年代是集约化猪场一大问题。几乎所有猪场被波及。近十年来,TGE的发生逐渐减少,即或发生了,严重性、流行程度都大为减轻。
出现该情况的机理何在?COX1990,Brim,Wesley1994,1995等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做了大量研究证明:在欧洲随着PRCV的广泛流行,TGE流行暴发急剧减少这一事实与感染PRCV能诱导肠主动免疫从而预防TGE感染有关。TGE的免疫大可省略。
链球菌病曾是上世纪70~90年代疯狂一时的疾病。该病的免疫在部分猪场是天律戒条。即或如此,免疫失败仍不鲜见。其部分原因在于链球菌有32个以上的荚膜型,疫苗的荚膜型针对性不够,同时带有荚膜的细菌免疫原性弱(del campo,sepulveda等1996);疫苗灭活中导致保护性抗原降解或者抗原性丢失(Holt等1990)。
事物的另一面是猪链球菌是猪扁桃体的常驻菌,清除净化并非易事。但是,在控制密度后,可大大减少发病,发病后,有较多的药物是特效的,例如庆大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当前,本病多呈散发。我们如果为了控制散发病例而动用全群免疫实为得不偿失(杨汉春,2004)。
猪肺疫作为猪三大传染病之一的观点在我国至少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现在猪肺疫作为独立的疫病出现在猪场虽极为少见,但是,在剖检呼吸障碍综合征的病猪时,常可发现猪肺疫的病变,培养也常检出有多杀性巴氏杆菌。于是有的猪场在已排满的免疫谱上又塞进猪肺疫。事实上,即使做了猪肺疫的免疫仍不能改变原来的状况。
其道理何在?多杀巴氏杆菌一般不是造成肺炎的原发病原,多扮演继发参与的角色。Pijoan、Fuentes、Ciprian等人早在1978年~1998年就指出,接种CFS苗、PR苗、EP苗极易诱发多杀巴氏杆菌的再感染。
由于血清型多,难于找到有效的交叉保护抗原,所以疫苗效果不理想。但是健康猪的肺组织对此菌有极强的清除力,攻毒30分钟后,很难从肺组织中分离到该菌(B.E.staraw.1999)。
因此,预防该病应从培育健康猪的方向努力,改善管理,全进全出、减少氨气,将气温变动和空气尘埃控制在最低限度,加上控制好猪场目前常见原发病、如EP、PR等,该病将无隙可乘。
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情况的演变近十年来被人们炒作得非同一般,尤其是疫苗在临床应用后与推出泰妙菌素后,大有将肺炎支原体列为呼吸系疾病元凶的架势。笔者从临床中发现,现在有典型性EP病变的猪不多见,剖析中多只存在少量轻微的EP病变,但致命的病变是其他相关疾病导致的,特别是PRRSV、PRV、PRCV流行后,肺炎支原体在发病中的地位应重新审视。
国际上有许多不用疫苗成功净化EP的经验,我们可以利用感染MPS后恢复的老母猪携带MPS的可能性极小的这一控制疾病的自然有利条件来设计净化方案。1989年,Zimmermann等人采取移走小母猪,给老龄母猪在妊娠后期与哺乳期用泰妙菌素等药物拌料的方法,成功将17个瑞士猪场净化了16个。若加上早期断奶和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等措施,效果会更好。1994年Morrow指出:在感染率低的猪群使用疫苗是不经济的做法。
目前,危害猪场的主要是一些病毒性疾病,猪场将这些病毒列入免疫行列。所有猪场都特别重视种猪的免疫,从配种前开始,以至每一个生产周期,都要重复那似乎是天经地义式的免疫,似乎只有经过这些多次重复的免疫,人们那颗被疫病扰乱或伤害的心才稍稍有点安慰与放松。
然而,作为病毒性疾病的免疫有自身的一般规律。那就是患病痊愈后,主动免疫持续期较长,有的甚至终生免疫;经弱毒疫苗接种,又经过加强免疫后,免疫力同样持续较长时间。已知的事实中有猪瘟免疫。如此经过3~4次猪瘟的有效免疫后,免疫力应持续终生无疑。笔者在不少场见到老母猪的猪瘟抗体效价达到2000以上,在如此高的抗体水平下再接种疫苗,疫苗抗原不是全被中和了吗?这种免疫已近似“劳命丧财”,其意义值得怀疑。
又如,日本乙型脑炎。在蚊虫可持续全年活动的地区,大部分青年猪很早就具有主动免疫力。在蚊虫非全年活动的地区,在蚊季来临前用弱毒苗对青年母猪进行两次免疫即可,在此基础上,青年母猪成长为经产母猪的岁月里,蚊虫会不断给它加强,何须人为劳神。
再如,细小病毒感染。有的场将该病的免疫持续到了经产母猪,其理由是保险。当人们深入了解PPV的特点后,就会改变这种观点。
PPV在全世界广泛存在,大部分小母猪在配种前已受到自然感染,并产生了主动免疫,甚至可持续一生(B.E.strow1999)。人们之所以要做免疫,就在于针对那些配种前仍未自然感染的小母猪,不留免疫盲区。Mengeling等人早在1979年就指出:一旦免疫系统首次接触了PPV,即使检测不出由疫苗产生的抗体,在怀孕期间再接触强毒也不可能导致经胎盘感染。
免疫谱的制订必须科学化,只有科学化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要制订科学化的免疫谱应该遵循下列原则:
即指按疫病在本场的危害性(包括改变免疫谱或免疫程序后所带来的潜在危害性)排序。危害性大小的判断应以历年疫病诊断结论为依据,结合疫病给猪场带来的经济损失综合判断。
因为许多病毒性疫病比细菌性疾病难于预防与治疗。事实证明,首先是病毒入侵,再引起相关细菌继发感染。例如,PRRSV、PRV可引发肺部病变,在此基础上有多种细菌继发性参加,加重了病情的复杂性。
有的猪场EP稍严重些,那么能否使用MPS苗呢?而MPS苗一头份就要十余元,一个万头猪场一年就得花费10万元来控制EP,而在同时存在PRRS,PR流行的猪场,这种措施未必奏效。何况有前文所述的少花钱控制与净化EP的办法,又何乐而不为呢?应从长远利益与多途径选择上体现低成本原则。
制订好的免疫谱应是相对稳定的,不要在临床上发生一点小问题就任意修改。特别是病毒性疫苗不要今天用这个厂的,明天用那个厂的。在基因缺失苗比比皆是的今天,你的举措可能会招来病毒基因重组,届时你的猪场可能会陷入更加痛苦的灾难中。
制订好的免疫谱要在实践中检验,只有带来更好效益的免疫谱才是科学的。反之,应及时合理修正。
通过前面的论述,笔者就基本免疫谱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同行商榷。
初产母猪(包括青年公猪):CFS、PR、PRRS、PPV、乙脑、FMD。
经产母猪:只保留PR、PRRS、FMD、猪瘟(只做到第二或三胎)。
商品猪:猪瘟、PR、PRRS、FMD。
基本免疫谱就是基于上述原则与事实而提出的。它删去了非必要免疫的部分,也删去了加强免疫中不合理的部分。
综上所述,免疫谱概念的提出实质上是免疫方法论,旨在解决目前猪场免疫中存在的病种繁杂、主次难分、相互干扰、劳神伤财与效果欠佳等现象。免疫谱论试图运用矛盾分析法,找出免疫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提出了解决这两者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我们都有可能通过非免疫途径解决次要矛盾和在全局中无关紧要的一些疫病问题。从而使得免疫病种简要明了,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笔者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科学探索、发现与实施,我们就能够让猪只在健康与舒适的环境下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产出和绿色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