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31)
20 世纪90 年代至今,我国医院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各地新建和改扩建了众多医院。大规模新型综合医院、医疗中心不断涌现,为现代高、精、尖医疗设备的共享以及高端专业人才资源的积聚提供可能,也满足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相互结合、相互支撑的要求。
深圳市滨海医院是由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承担设计,在方案阶段国外聘请了美国TRO Jung| Brannen 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医院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现代化、数字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按2 000 床综合医院设计,占地总面积为19.2 万m2,建成后总建筑面积达到36.7 万m2。
滨海医院建筑模型见图1。
图1 滨海医院建筑模型
深圳市滨海医院选址于红树林西北的深圳湾填海区,东临侨城东路,北临白石路,西临海园一路,南临滨河大道,为医院创造了很好的外部交通环境。
充分尊重城市规划、城市肌理,利用海景及红树林原生态景观,形成具有绿色生态景观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整体设计以“以人为本”为建设规划思想,着力打造“医院城”的概念,创造优良的就医环境。
滨海医院在总体上划分为北侧的行政办公后勤区、中部的医疗中心区、南侧的高级医疗服务区及住院区,三者通过两条贯穿南北的通道相连,结合东西向的医院主街总体构成了院区的主要交通骨架,同时在主街两侧还建立了方便的就医“巷道”,最终形成了逻辑性极强、主次分明的鱼骨式交通网络。相关功能区域布局合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同时考虑到医院未来的建设,东侧预留了发展用地。
结合院区周边道路,场地内共设置七个功能性出入口。主出入口位于西侧海园一路,为了缓解大型医院对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采用立体交通组织,海园一路与地下交通层及车库出入口衔接,首层成为行人专用的花园式广场;北侧设置人行入口和行政后勤入口;东侧设置污物出口和紧急疏散口;南侧设置住院探视入口和特需诊疗中心入口;这七个出入口满足了基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最终可以良好的实现医患、洁污、人车合理分流,同时满足医疗卫生条件及医院消防安全疏散的要求。
1)医院街(见图2)。
主体医疗区的布局采用了现代化的医院街模式,它不但是医院规划的控制主轴,而且是医院的交通主轴。医院街宽30 m,以弧形大厅为起点,贯穿医院整体,同时设置了上下自动扶梯、电梯及楼梯等,方便患者快速就医;街内布置绿化,银行、花店、商店、咖啡厅等,呈现出一幅动态的生活场景,打破了传统医院冷漠的室内景象;医院街顶部采用钢结构张拉膜覆盖,与大气相通,还可以改善与净化空气。医院街东侧端部为开放尽端,可随医院的发展进行扩建,扩建后的建筑依然能够成为一个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
图2 医院街透视
2)庭院。
滨海医院的总体布局上有另外一个特点:恰当运用庭院来规划医院的具体空间,在医疗区、住院区、行政后勤区和其他门诊单元之间、住院单元之间规划设立风格大小不同的庭院,巧妙融合自然阳光、合理运用自然通风采光,使室内外环境相互渗透(见图3,图4)。
行政办公、信息系统、后勤服务等等是医院管理、运行的保障体系,其运行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医院整体的工作质量以及效率;此功能区与医疗区的关系为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行政信息楼主要功能为各类职能办公、学术报告、会议、档案管理、图书阅览,信息机房等等;后勤服务楼主要功能为餐厅、活动室、员工公寓、专家公寓等;行政后勤服务区对外对内均设独立的出入口,基地北侧花园远离医疗区,为医院员工的生活休闲提供了相对独立的空间。
图3 室外庭院透视
图4 下沉庭院透视
门诊医技楼位于基地中部,与行政后勤区、住院区等通过连廊联系;西端主入口为四层通高大堂,内设挂号收费及取药窗口;医院街以此为起点将门诊区、医技区自然分为南北两侧,北侧为各个门诊科室及体检中心,南侧为功能检查室、放射科、介入治疗、腔镜中心、中心供应、检验中心、病理科、血液透析、ICU、产科、NICU、中心手术部等医技房间(见图5)。
图5 主入口大堂透视
门诊组合形式“模块”化,利用医院街和内庭院将门诊组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为一个科室,内设独立候诊区、挂号收费、诊室及治疗室。除几个有特殊要求的科室外,其余科室标准化,可根据未来的发展做出调剂。
产科集待产、分娩、分娩手术室及NICU 同区域一体化设计,对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难产率、救治重症新生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中心手术部采用外周回收型模式,即术前物品、医务人员、患者等的出入全部由中央清洁净通道进出入,使用后的器材和手术室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则由外周污物通道送出;此种模式源于英国,从防止感染的角度出发,认为被污染过的器材处理最重要,单独设一条通道,目前国内手术室多采用此模式。
特需诊疗中心位于基地西南侧,有独立的出入口及花园;其内部功能为一套相对独立的医疗体系,除共享医院的“大系统、重医技、中心手术室”等医疗资源外,它就相当于“院中之院”,独立设门诊,医技、体检、保健康复、住院等功能;住院部病床300 床,以单人间为主,套间、特别套间为辅,环境品质和服务水平均达到相当高度。
住院区布置在基地的南侧,三栋L 形的住院楼形成独特的韵律,楼前为开阔的绿化庭院,在视觉上与原生态景观及海面连成一体,提供丰富的视觉盛宴。三栋住院楼共设病床1 700 床,病房以二人间和三人间为主,病房朝南向及东南向,并设观景阳台,所有病房均能获得良好的观海景观。
地下两层,满铺主体下方空间,把每栋建筑串联起来,主要功能为车库、设备房及急诊急救、放疗中心、核医学等医疗用房。考虑到深圳的气候特点和地域特性,设置了下沉绿化庭院,此种规划合理地解决了大面积地下空间通风采光,进而创造了合理丰富的空间格局。
生态型医院是具有高效率、规模合理、运作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医院,主要体现在人和自然的充分尊重结合;自然是基于对用地周围环境的调查与分析,包含规划使用的地形和地貌、日照和风向、土壤和水资源等,人的尊重一方面指对患者的尊重,同时关注到对医护人员的爱护及给予探视家属以足够的关怀。生态型医院还应考虑其他如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污染把控、垃圾合理回收、设计的耐久性等问题。
深圳滨海医院以“生态、绿色、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合理组织各种空间,为患者创造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就医环境;也为医护人员创造高效、舒适的工作环境;针对每个空间的特点,设置不同的便民设施。
在医疗建筑的发展中,建筑与人的关系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医疗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将其功能需求与心理需求结合起来,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向重视建筑文化价值和人本意义方向发展。
[1]谭伯兰.生态型医院设计的探索[J].中国医用工程与装备,2010(1):7-8.
[2]朱 蕾.大型现代综合医院建筑设计初探[J].工业建筑,2010(5):100-101.
[3]深圳市滨海医院规划设计方案综述[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8(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