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育晓 赵春米
(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输血科 河南 三门峡 472100)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的质量及安全也逐渐开始重视,尤其输血患者,对输血的安全及疗效更为关注[1]。白细胞是血液的重要成分,通过消化、吞噬等功能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使机体能够抵御细菌、病毒等侵害[2]。但也会使患者产生一系列毒副反应,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为研究大剂量常规输血和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治疗效果,特选取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现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00例,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16~78岁,平均(45.2±2.3)岁;A型血患者31例,B型血患者25例,O型血患者24例,AB型血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100例,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18~75岁,平均(41.9±2.4)岁;A型血患者29例,B型血患者27例,O型血患者25例,AB型血患者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对照组输血患者进行常规输血,输入全血。观察组患者则输入去白细胞血液。去白细胞标准:使用白细胞过滤器FTS-RC-201/202,血库血型必须按照相关操作程序进行,在操作过程中,可适当的过滤和浓缩红细胞悬浮液,使白细胞尽可能地被去除,去除率应超过99.5%,剩余白细胞的数量不应超过5×108U,而红细胞回收率则为85%~96%。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统计输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发热、其他反应(胸痛、骨痛、过敏性休克等)。过敏:患者出现皮疹,经对症治疗后可消退;发热:患者体温较输血前升高≥1℃并有不同程度的寒战等;其他反应:做相关的辅助检查,分析输血是否是造成该反应的原因。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输血可以使患者产生白细胞抗原HLA、血小板抗体等多种免疫性抗体,因而不同患者会因为输血而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3]。在输血过程中,白细胞的输入能够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并将病毒传播,从而引起患者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去白细胞输血可以减少因大量输血而致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及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并降低病毒的传播,输血方式较为安全[4]。在去白细胞输血中,去白细胞较关键,如果去除不佳,就会破坏红细胞膜蛋白的组成成分,导致膜微黏度上升而减弱血液的流动性,使血浆内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多,进而损坏血小板和红细胞,影响血液质量。在去除白细胞时,将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控制在5×108U左右,可以保证红细胞和血小板不受损害。
综上所述,对大剂量输血患者进行去白细胞输血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董海伟.去白细胞输血和常规输血患者大剂量输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8(5):9-11.
[2]周玉洁.去白细胞输血和常规输血患者大剂量输血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30):40-41.
[3]蒋学兵,张立萍,王燕菊,等.临床输血与肿瘤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18(4):1092-1095.
[4]潘晓红.去白细胞输血和常规输血患者大剂量输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