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芳
(南乐县人民医院 药房 河南濮阳 457400)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皮肤科门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发病原因较多且复杂,病程较长,易复发,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红斑、鳞屑,常见于头皮及四肢伸侧,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1]。银屑病主要分为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关节病型,以寻常型最为多见。目前,虽然常规治疗方法能较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治疗后较易出现复发以及其他并发症[2]。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逐渐在皮肤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并分析该药的治疗效果,以期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南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0~75岁,平均(43.7±5.0)岁;病程为1个月 ~7 a,平均(3.1 ±1.7)a。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2~80岁,平均(45.2±6.6)岁;病程为 3 个月 ~7 a,平均(3.7±2.3)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检查。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药物口服,维生素C静脉滴注,胸腺肽肌内注射,单纯乳膏外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8999)2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1.3 疗效标准 采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根据皮损范围、脱屑及瘙痒程度对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严重程度进行评定。PASI下降指数=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治疗前评分×100%。下降指数达90%以上为痊愈;下降指数60% ~90%为显效;下降指数20%~60%为有效;下降指数低于2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定性资料行χ2检验,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0/4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0%(34/4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不良反应及复发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复发3例,复发率为7.1%;对照组发生复发10例,复发率为23.8%。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银屑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容易复发,近年发病率呈升高趋势。该病基本损害为红色浸润性斑片,上面覆盖银白色鳞屑,病损部位以头皮、四肢伸侧多见,寻常型银屑病为其最常见类型。虽然临床上采用西药和中药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然而治疗后较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皮肤病就显得尤为重要。
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以甘草酸苷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该药物进入机体后可代谢为甘草次酸,具有抑制病毒增殖和调节人体免疫的作用[4-5]。由于复发甘草酸苷临床药理作用较明确。因此,近几年来其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的临床治疗中。
本文选取84例皮肤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为7.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复发甘草酸苷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治疗后复发率较低,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也证实其安全性较高。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符燕华,魏羽佳,蒋燕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5例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2011,35(9):806-807.
[2]韦无边.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病科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6):2988 -2991.
[3]杨进清,曾闽榕.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老年单纯性皮肤瘙痒症44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475-3476.
[4]王艳云,田分.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NB-UVB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10):959-960.
[5]朱亚丽,郑磊.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面积及严重程度、TNF-α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6):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