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媛媛 李莹 屈清荣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骨质疏松属于退化性骨骼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伴随年龄增长、骨量丢失和骨质强度减退,极易造成骨折,由于骨质结构不足,易增加骨折愈合难度或者出现假体松动,从而延长骨折愈合时间[1]。本次研究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认知度和自我效能,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51~77岁,平均(67.24±10.24)岁;病程为1.2~7.9 a,平均(5.36±1.52)a。观察组男24例,女29例;年龄52~80岁,平均(68.35±10.14)岁;病程为1.1~7.8 a,平均为(5.21±1.43)a。排除标准:多发骨折者;病理性骨折者;肝肾功能异常者;严重心血管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和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者。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措施。具体如下。①知识干预:对所有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康复方法进行详细讲解,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度。②饮食干预: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食入含钙量丰富例如牛奶、鸡蛋、豆制品以及肝脏等食物。③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消除患者产生的焦虑、担忧等负面心理情绪,让患者体会到家人般的温暖。④行为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量身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术后第1天床上缓慢坐起,第2天在床上进行四头肌自主恢复训练,而在术后3~6 d可通过助行器进行下床负重训练。
1.3 临床观察 对比分析两组的骨质疏松认知(OKT)评分和自我效能(OSES)评分情况。OKT评分主要采用知识问卷进行,主要分为运动知识、钙知识和危险因素3方面,总分为26分,得分越高表明认知越高;OSES评分主要分为钙效能和锻炼效能2个因子,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越高[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进行分析,定量资料用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前后OKT评分 观察组术后6个月OK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OKT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手术前后OKT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6个月对照组53 11.13±2.31 14.75±2.43观察组 53 11.03±2.17 20.44±3.02 t 0.230 10.687 P >0.05 <0.01
2.2 手术前后OSES 观察组术后6个月OSES的钙效能、锻炼效能和总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OSES比较(±s,分)
表2 两组手术前后OSES比较(±s,分)
组别 n 钙效能术前 术后6个月锻炼效能术前 术后6个月总分术前 术后6个月对照组 53 43.16±5.53 59.25±7.23 46.14±6.53 50.13±7.25 43.87±6.93 54.22±6.96观察组 53 42.93±5.27 73.67±8.91 45.24±6.23 67.27±8.26 43.15±6.95 70.92±8.93 t 0.220 9.149 0.726 11.354 0.534 10.738 P >0.05 <0.01 >0.05 <0.01 >0.05 <0.01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会显著下降,从而使骨骼强度相比于普通人显著降低,因此发生骨折后骨骼所需要重建的骨质不足,骨折愈合的时间会显著增加甚至不能愈合,且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概率比较高[3]。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随着我国老年化的不断加快,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显著增加。骨质疏松患者骨骼非常脆弱,在受到一般外伤打击下就很可能会造成骨折。而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股骨颈骨骨折是一种严重骨折类型,其发病率较高且患者病情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导致死亡。导致此症状出现的主要因素有:①老年人的神经肌肉协调能力差,跌倒时候的应急处理慢,不能够进行有效的保护。②人体躯干受重的受力点为股骨颈,受到外力的作用下相比于其他部位更容易发生骨折。对于骨折疏松患者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从而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加快骨折的愈合。跨理论模型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学研究方法[4],基于此理论的健康教育通过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患者进行知识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以及行为干预,进而帮助患者促进骨折术后愈合。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相应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措施,通过行为改变来评估患者目前健康行为状况和患者对于行为改变的意愿和态度。在评估患者所处的改变阶段,根据其在此阶段的个体心理行为特点给予动机性访谈形式的健康教育,从而激励和增加患者对于行为改变的积极性,最终帮助患者完成健康行为的养成。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术后6个月OKT评分达到(20.44±3.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4.75±2.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骨质疏松知识认识度。观察组术后6个月OSES的钙效能评分为(73.67±8.91)分,锻炼效能评分为(67.27±8.26)分,总效能评分为(70.92±8.93)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与肖亮等[5]研究结果相类似。说明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骨折疏松性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度,促进骨折愈合。
综上所述,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骨折疏松性骨折术后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1]王文娟,金建岳,罗惠倩,等.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1):3944-3947.
[2]王湘萍.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10-12.
[3]宗允,段鹏.自我效能理论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5):375-379.
[4]陈巍,林平,李玲,叶青芳.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293-296.
[5]肖亮,吴艳平,蒋冬花,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骨健康知识及相关健康行为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31):3505-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