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梦

2015-11-18 19:29厉彦林
海燕 2015年2期
关键词:土地农民

□厉彦林

“土地”,这个词普通,平凡,却深邃灼心,高频率、快节奏地点击我们的心灵。

梦, 象形文字,指需要用现实破译的梦想。魂牵梦萦,梦寐以求,美梦成真……轻轻拂去岁月的尘土,我们就能真切地感到:土地史就是人类的进化史、文明史,土地的梦想就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梦想。

一、坤厚载物

当你身置崇山峻岭,感受高山的巍峨壮观,领略自然秀美风光的时候;当你驻足黄金海岸,感慨大海浩淼苍茫,欣赏惊涛拍岸的时候;当你身处茫茫戈壁,感叹草原广阔无垠,吟唱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承载体?你是否体会到你经历的所有审美感受、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都来自土地?

无论我们从事怎样的职业,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我们须臾也离不开土地。只要踏出家门,或走在乡间崎岖山路上,或飞驰在平坦的马路上,即便登上插入云端的摩天大厦,这大厦的地基肯定扎根在坚实的土地上。即使我们乘坐飞机甚至乘坐宇宙飞船,那也只是短暂的行程,最终还要飞落大地。我国“神十”航天员聂海胜结束15天太空生活和工作,顺利出舱、双脚刚踏上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的土地,就兴奋地说:“太空是我们的梦,祖国永远是我们的家。”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把天地分开,头顶着天,脚蹬着地,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按照《圣经》的传说,上帝创造了日、月、星辰、植物、动物后,按照自己的形象,用泥土造出人类的始祖亚当,“上帝用地上的泥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魂的活人,名叫亚当”。上帝还对亚当说:“你本是泥土,仍要归于泥土。”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女蜗也是用泥土造人的,“女蜗拎黄土作人”。女蜗用神奇的手,把一块块黄土捏成了一个个面容不同的人,并赋予了生命,从此人类就逐渐生存繁衍了下来。中外相似的神话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类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土地,土地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人类的母亲。

炎黄子孙对土地图腾般地顶礼膜拜。伏羲氏对事物有敏锐观察力、对土地有深厚感情,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用阴阳八卦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左传》曰:“以父道事天,母仪事地。”土地是地球的皮肤,是人类的母亲。乡间许多土地庙的神龛两边大都有一幅对联:“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易经》曰:“坤厚载物”。干,为天;坤,为地。万物因土地获得生命,互为依靠,和谐共存,“生万物”“发千祥”,因而这是最大功德?“厚德载物”,像土地这样滋生和养育万物,才是世上头等的功德。土地是万物的母亲。

人类属于大地。世界上的万物都是互相关联的,就像血液把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联络在一起一样,编织出巨大的生命之网。

大地所创造滋养的人类,是由至高无上的宇宙天律主宰的。大地作为独立的生命体,也在张扬自己的土地道德。有了土地,人类就有了生存的底线和根基。

从古代开始,人类无休无止的战争,归根到底是为了争夺土地。战争其实就是用大炮修改国土边界。古代战争、现代战争打的都是土地战争。

《西雅图宣言》曾引发人们对人类社会环境与发展这一永恒主题的思考。这篇动人心弦的演说,是1851年印第安索瓜米西族酋长西雅图发表的,地点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布格海湾。当时,美国政府要求签约,以15万美元买下印第安人的200万英亩土地。这篇演讲,是人类诞生以来给予大地最高的礼赞,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上帝视大地为至宝,伤害大地就是亵渎大地的创造者。白人终将随风消失,说不定比其他种族失落得更快,若污秽了你的床铺,你必然会在自己的污秽中窒息。”这篇演讲,对比了印第安人和当时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的白人的生活理念,充满了对印第安人的自豪,对白人生活理念深刻而犀利的批判,还充分表达了对人类未来的深深忧虑。当时的人们由于思想愚昧、目光短浅而不能理解它,现在的人类理应用心聆听这一伟大的声音,感受它穿越时空的伟大力量,并思考人类的现状和如何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是有骨气的民族;中国人对国土更是寸土必争、寸土不让。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历史中,有汉唐盛世那样的辉煌时期,也有过五胡乱华、蒙元灭宋、满清灭明那样的衰弱时期,还有近代八国联军、日本侵略那样的危亡时期,但是,都挺过来了。“主权高于一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何国人都守土有责,民间依然流传着张学良父亲、大军阀“张作霖手黑”的故事。一日,一位来自日本的名流请张作霖赏字。张作霖抓过笔就连写了个“虎”字,然后题款“张作霖手黑”,在叫好声中,掷笔回席。随从提醒道:“大帅写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张作霖立刻瞪眼骂随从:“妈那个巴子的!我还不知道‘墨’字怎样写?对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吗?这叫‘寸土不让!’”“我豁出这个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卖国家的权利,让人家骂我是卖国,叫后辈儿孙也都跟着挨骂,那办不到!”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为保护疆土和主权完整进行了多次军事斗争。2012年10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十分硬气地向中外记者表示,日本没有权利拿中国领土进行任何形式的“买卖”,钓鱼岛寸土滴水、一草一木都不容交易。不管日方以什么形式“购岛”,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这几句硬气的话,掷地有声,让国人心安了许多。

入夜,我们如飞鸟归巢,回到自己或在城市或在乡村,或是平房或是楼房的家。吃过晚餐,陪家人聊聊天、看看电视,我们或早或迟都要安心入眠。是平凡而坚实的大地,支撑着我们的床铺和梦想。我们像土地上生长的庄稼、树木一样,一刻也离不开土地。

人,是土地上能够游走的高级生灵!

二、“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艾青在他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中深情地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沙场浴血都与“国土”紧紧相连,演绎成历史最壮怀激烈的章节……然而最尊贵无上的称呼,当属“土地”。我们远古的祖先就对她怀着虔诚的信仰,从而以隆重的方式崇拜她、祭祀她。

自古“有地成霸业,无地难为家”,岁首年尾,皇帝要净身食素叩拜天地,祭祀来自四方的“五色土”。在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明清历代皇帝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折射出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这五色土象征着一个泱泱大中华,东边是深青的海洋,西边有白色的沙漠,南边是块红土地,北边是黑土的故乡,而中间就是黄土高原。说法尽管不太相同,但是从社稷坛五色土的方位配置,以及方位与四季的匹配来看,这与汉唐期间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相契合,意在代表我国广袤富饶的土地,以显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威严和江山永固的愿望。不仅如此,清朝皇帝每逢春天,还要到北京先农坛亲自演示耕作。演示耕作的土地面积是一亩三分地,这也是后来人们把自己的属地俗称为“一亩三分地”的由来。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要到象征国泰民安的神山——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感天谢地。“国泰民安”,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才有根本保障;“民安国泰”,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强盛才有深厚根基。

土地,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的命根子。是这块中国地,养育着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人。

中国社会的每次重大变革,都离不开土地的变革,或者说是从土地变革开始的。

我们的前辈曾为土地进行过积极探索,从梁漱溟、黄炎培等先杰的乡村建设实验,到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调动农民积极性最灵验的办法,就是解决好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从1927到1937年,这10年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党在这一阶段制定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的旗帜,让水深火热中的农民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好处,极大地鼓舞、凝聚和振奋了广大农民。

到1947年12月,中共中央为了纠正1931年至1934年期间实行过的所谓‘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过左的错误政策,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毛泽东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强调:“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正是有了“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和后来的《中国土地法大纲》的施行,中国共产党才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正是有了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及后来的开国大土改,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历史经验证明,一项好的土地改革政策的能量,是巨大的核能,是难以估量的。因而在根据地、解放区,父送子参军、妻送郎上前线的感人场面屡见不鲜。淮海战役,二百多万农民群众用自家的小车为解放军运送弹药、运送粮食、运送物资,甚至把自家的门板拆下来组成机架队救护伤员。陈毅主帅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其实,这场战争的胜利,向世界展示的正是土地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办高级农业社,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办人民公社,其目的还是挖掘土地的潜力。1978年冬,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的那份极其秘密的协议,那鲜红的手印,竟然使处于历史岔道口的中国改变了发展方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不单给农民带来了希望,也给农业、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生机活力。虽然农业得到翻天覆地的发展和变化,但农民依然是弱势群体。“三农”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就被中央政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自1982年中共中央连续发布了5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说来也巧,时隔18年,从2004年中共中央又下发了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自新世纪以来又持续发了关于解决农民与土地问题的9个“一号文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个瓶颈。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农业正在摆脱千年以来沿袭的脸朝黄土背朝天、刀耕火种的传统生产模式,党和国家正按城乡统筹的思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这些含金量极高、捆绑式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成为推进农村发展、激活土地潜力的“强心剂”。

在古老的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农民与土地问题,毕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毕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有了新的开端。时下,中央在倡导“顶层设计”,不断明确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当然“顶层设计”很重要,其实群众发明、群众创造更重要。只有总结群众的创造、符合群众意愿的“顶层设计”才会有旺盛生命力。我们不必高谈阔论城市和乡村谁更重要,也不必去谈论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孰该早点发展,也不必去谈论前苏联仅因为气候农业发展滞后而在国际贸易中老怕他国捏它的“七寸”,更不必说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农业规模经营水平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能力弱,对农民缺乏吸引力,依然是重要原因……

三、孪生兄弟

土地是农民的家园,农民是土地的子孙,土地就是农民,农民就是土地。土地厚重,农民质朴,土地与农民是血脉相通的孪生兄弟。

农民是土地的精神和灵魂,是山村历史的创造者和评判者。没有农民,土地不是真正意义的土地,会是一副毫无内涵与生机、凋敝荒凉的水墨画;养活不起农民,土地那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土地,只是一座海市蜃楼中美丽却飘渺的楼阁,承载不起家园、乐园的神圣使命。

多少代农民与或偏或远或大或小或穷或富的土地相依为命,走过历朝历代,度过多少春夏秋冬、风雨寒霜,演奏了多少惊天动、泣鬼神的悲剧与喜剧。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农民,都伴随人类诞生的阵痛与疾苦,与自然和社会同舟共济、生死相依。有一位法国评论家写过这么一段话:“土地总是以超出其价值的价格出售,原因在于所有人都热衷于成为地产主。在法国,下层百姓的所有积蓄,不论是放贷给别人还是投入公积金,都是为了购置土地。”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从刀耕火种到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农民、农民的劳动、农民的奉献始终延续着中华文明的火种,奠定着民族进步的根基,推动着中国历史铿锵前进的巨轮。

中国农民,其实不懂《大雅》《小雅》和《国风》,是哼着赶牛调和播种谣,从《山海经》里蹒跚走来的。只要有一寸土、一滴水、一粒种子,就能繁衍生息。踏平多少道岭,穿越多少座山,注释背井离乡的含义,续写南庄北村的历史渊源。农民是具有高贵血统的英雄,他们与天地作战、与天灾人祸作战,守候自己的生活,为孙子、为社会创造生存、繁衍的物质财富。但是决不能出现生存危机。即使在“公私仓檩俱丰实”的开元盛世,若逢天灾人祸,号称“礼仪之邦”的泱泱大国,竟然也一次次上演“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

不想成为地主的农民,不是地道的农民。不想拥有更多土地的农民,不是有出息的农民。任何一个真正的农民,都想拥有更多的土地。对于地道的农民而言,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如果没有土地,那他还能吃啥?喝啥?穿啥?用啥?盼啥?他们对于土地朴素而深厚的感情,归根结底是因为土地是他们生活的唯一依靠和保障。

血流到哪里,地就开到哪里。电视剧《我叫王土地》,是一部关于农民、关于土地、关于财富的电视剧,深刻反映了在中国这样的农耕文明社会中,土地与人的关系。主人公黄锦绣说过振聋发聩的话:“血流到哪里,地就开到哪里!”中国近现代史告诉我们,土地矛盾是不可协调的,必须得用革命的方式去解决,用鲜血和生命去换取。

农民具有巨大的能量和作用,成为历代王朝将相重视和惧怕的群体。历代贤明的君主都重视农耕和农民。汉文帝倡弘“夫农天下之本也”,甚至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唐太宗亲历隋末农民战争风暴,发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感慨。古时的祭天大典,祈祷的是神州大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书香门第也劝诫子弟“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种地读书”,意思是不会种地、不懂百姓疾苦,不读书、不通达事理,不会成就,也不会高贵。

中国人上数几辈,祖先都是地道的农民。在我悠悠的往事中,难以忘怀的总是农村。出身农村,当过农民,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讲,是笔巨大的可以长期支付的财富。在黄土地上和白云一起飘荡,同秋蝉一齐高唱,熟知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了解农村的艰苦、农业的艰巨、农民的艰难,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生命轨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才会有平民情结,更易炼就自强不息的性格,“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国家栋梁不少就是普通平常的农家子弟。

四、声色味共生

中国农村田垄上古典的镜头:开春或者初冬的清晨,一位满脸皱纹,皮肤漆黑,牙齿泛黄,身披粗布衣褂,粗糙的大手紧握着铜烟斗的老农,在黑油油的土地上转悠着,思忖、谋划着如何耕作,脸上充满着坚毅自信,心里向往着丰收的情景,嘴角流露出憨厚的笑容……那位老农,也许是我的爷爷、父亲,也许是你的叔叔或堂兄,那是他们在解放初期或八十年代分田到户时的留下的倩影!历经多少代,农民用血汗和智慧在大地上筑出美丽可爱的家园。

我记忆中的家乡,是一幅天蓝、地绿、水净、至纯至美的图片,到处是庄稼、树林、青草,村庄错落有致。黄昏时分,炊烟升起,我和伙伴们在田埂上嬉笑打闹,直到妈妈们一声声叫回家吃饭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我们才踏着夕阳的余晖蹦蹦跳跳地回家。

土地是农民生存之本、生命之本,土地用它的声音、颜色、味道,讲述土地的博大精深;土地的源远流长;土地的缤纷多彩;土地的酸甜苦辣;土地的喜怒哀乐;土地的生死歌哭。

与城市中的声音相比,土地上的声音纯洁、纯粹,“阿宝”式的,没有任何修饰。对于一个久居在城市的人来说,这些声音不但洗耳,还能洗心洗肺,拉近与土地的距离。即使久别故乡、岁月染白发须,依然怀揣那颗质朴、原形原状的心。转过身去,当站在城市的窗口,凝望和聆听几声清脆的鸟鸣,顿生疑问,它是不是故乡我熟悉的那几只?

世间最动听的声音,那一定是来自于土地上的声音。进城这么多年,故乡的一切声音依然一直驻住在我的梦里。是从什么时候越来越让我如此眷恋土地上的声音?或许离开乡村太久的缘故,对土地依恋的情感在我的感观中随着光阴的流失却越陷越深。只要走在土地上,我依旧可以听到那些熟悉亲切的声音。比如:鸟的啁啾、动物的低语,还有风吹过田野、掠过庄稼的声音。春天,头上别着野花的大姑娘、小媳妇在畦垄间追逐、嬉闹,采野花,挖野菜,银铃般的笑声萦绕在空旷的田野。农民开始耕田播种,兴奋了,吆喝起野味十足的赶牛调。那清脆的笛声、笑声,哗哗的河水声,粗犷的吆喝声,汇集成和谐优美的乡间协奏曲。春天百鸟合唱,夏日里蝉鸣声嘶力竭,秋阳下黄豆荚饱胀地开裂,深冬冰棱啪啪落地……在乡村的土地上,声音总是那么随心所欲,遍布每个角落,它真切,明亮,轻脆,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早已和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和睦相处。来自土地的声音,并让枯燥的劳作富有节奏和无限生机,让平淡的生活变得无比鲜活和明亮。只要我们踏进熟悉的土地,那些熟悉的声音就会灌满耳膜。

一个富有生命的村庄,白天是人的交谈歌唱、鸟语、鸡叫、狗闹。夜深之时,更是无声胜有声。树叶的沙沙声,秋虫的低吟,偶尔人的脚步和狗吠声,大公鸡清脆的啼鸣……这些声音让人觉得无比舒适和安然。

黄色,是土地的主色调。站在黄褐色的土地,深刨一镢、狠攥一把,近看远望都是黄褐色的;黄色的弯曲的山路、村巷,黄色的土房、村庄。春夏季节,乡村是碧绿的,土地绿油油一片,是一年中最丰盈、最迷人的时节;秋季,田野是五彩的,蓝天白云,金黄的玉米,火红的高粱,黄色的谷子……;冬季,皑皑的白雪滋养和丰满着苍茫的土地。当落日挥洒最后一抹霞光,天地间顿时富丽堂皇。那一缕缕乳白色的炊烟和余辉、灰色的暮霭交融在一起,宛如给屋脊、墙头、树木和田野笼罩了一层朦朦胧胧的神秘纱曼。

赤着脚丫踩进泥土里,感觉自己就是一株根须紧抓大地的庄稼。凝眸透视每一寸土地,总是感觉能闻到什么,能悟出什么,土地里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经络都有挖不尽、估不透的内涵。在农夫的吆喝中,耕牛乖乖地走着直线,土地翻耕出道道黑油油的波纹,翻动亘古不衰的哲理:只有持之以恒地开拓深耕,才有崭新的天地容颜,真可谓“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废的地”。土地笑了,因为翻耕者给予了它无私的爱;土地哭了,因为开垦者赐予了难以割裂的情。土地是乡亲们的命啊,乡亲们是这土地的神啊!我的老父亲好像能感觉到土地的体温与脉动。那责任田总得深翻整平、刨垄调畦,仔细体味土地苏醒的喧哗与冲动。记得那年播种前,父亲走到地中央,深深刨了几镢头,轻轻跪下右腿,将十指插入鲜润的泥土中,用力攥一把,看一看土地的墒情,放到鼻子前闻一闻,口里念叨着:“这泥土,多香呀!这土,多肥呀,肯长庄稼,种啥都成!”然后把泥土捏出心中渴望的形状,再虔诚地一丝丝地散落在地里。那是父亲一生重复了许多次的庄重礼仪和独特享受。啊!土地,永远古老又永远年轻的土地啊,世世代代的土地啊!攥一把黝黑的泥土,我虔诚地说:中国,这就是你的根啊!松软的泥土黝黑,抓一把捏一捏,指缝流油;拿起来闻一闻,清香芬芳,醉人呀!

我考上学之后,户口随之迁进城里,我的身份已不再是农民,也就不配拥有土地。生产队里当年属于我的那份土地,被收归集体。每次回村,我总到父母耕种的田地里逛一趟,至少到那菜地里瞅一瞅。看着扬花吐穗的小麦,看着红得透亮的西红柿,看着顶花带刺的黄瓜,看着藤上弯弯曲曲的豆角,以及地边上怒放的蔷薇花、石鸡花,渴望亲近土地的心情就像播种在肥沃土地上的种子,憋着劲儿,渴望长得茂盛。

有生命的黄土铸成了中华魂,有生命的黄土镌刻着古文明。

土地是多情的、神圣的。“土地要养”,如同需要一生呵护的爹娘、老婆和孩子……这是用生命同土地打交道的先辈对土地的倾情诠释。

我一直对乡村土地上的声音、颜色、味道心存感激,它们让我知道了对土地、对生命的尊敬来自于心灵深处。

即使云锁万仞、冰封千里,土地深沉的胸怀里,依然有火在升腾、在狂涌、在奔突。一旦地壳变化失去平衡,大地的腹腔便炸响惊雷、爆发火山、岩浆倾天,腾空喷射血的云霞、力的呼啸。

五、博大与仁爱

土地是最宝贵、最神奇的,有了土地就意味着拥有一切……

土地上生长着养育人类的庄稼。当第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的时候,冻土被犁铧一垄垄翻开,僵硬变成松软,霜白变成黝黑。春天,撩拨得农民心花怒放,忙着犁地、撒种、锄禾、施肥。心中滋生出梦想:金秋的田野里一片金黄;枝头果实累累,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秋禾的腰,饱满的红高粱一大片一大片地排列着,像等待将军检阅的士兵……

土地上还生长着牲畜、家禽和各类动物。牲畜、家禽、飞行和爬行动物等等,真是五花入门,种类繁多。譬如猪、牛、羊、驴、马、骡子、狗、藏獒、鹿、孔雀、猫、鸡、鸭、鹅、鸽、野兔、斑鸠、鸳鸯、鹌鹑、喜鹊、麻雀、狐狸、刺猬、獾、田鼠、蚂蚁、蜗牛、蜜蜂、蝴蝶、蚂蚱、蟋蟀、苍蝇、蚊子、蚯蚓、青蛙、蟾蜍、蛇、蜗牛、蜈蚣、蝎子、土元、知了、大雁、雄鹰……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王国、语言和生活,繁衍着自己的子孙后代。动物和人类、和村庄、和庄稼、和你和我争斗着、生存着。蚯蚓以土为食,并且让土在体内循环之后再回归土地,使土地疏松,不再板结;土地也因为有了蚯蚓的不屈、不懈的蠕动而有了生命。麻雀、田鼠和野兔偷吃了庄稼,鹰、蛇袭击了麻雀、田鼠和野兔,人又驱赶了鹰和蛇……大家同在一块土地上生存着,甚至一个村子里、一个庭院或者一间茅屋。

土地上还生长着河流、湖泊、山丘和树林。我顺着山坡走进田野,灌溉麦田的水就是那河那水库里流过来的,建房子的石料木料就是那山上运来的。村庄的体内生长着山丘和树林的骨骼,血管里流淌着河流、湖泊的血液。于是村庄有了山丘、树林、河流、湖泊的性格:柔韧、坚毅、不屈不挠。这性格是土地的性格。土地是所有生命永恒的母亲,是大家共同的命根子。土地又像一首词,上阙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下阙是安放灵魂的栖所,让生命回归山川河流。

土地伟大,更宽厚和仁慈。当一粒微弱的种子播撒其间,土地送给它生命的营养,悉心呵护,给予它阳光和水,给予它温暖和爱,让其茁壮成长。大地上万物生长,草木葱茏,百花盛开。不论季节的狂风暴雨怎样在地面上肆虐,而在土地下憧憬着绿色梦想的种子却会安安静静地扎根憋芽。蓝天,白云,碧海,飞禽走兽,日月星辰,风霜雨雪所构成的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我们在大地上自由耕作;我们在大地上和谐生活;我们在大地上演绎着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荣。感受着土地容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土地用它的食粮养育了我们,所以我们的肤色和土地融为一体;土地用它的博大和宽厚容忍着我们的种种过失,所以我们的生命和土地生死相依。我为土地这样的胸襟歌唱,为刀耕火种的土地感到骄傲。

无论你以什么理由为土地的归属纷争、为疆土分割而治,或许曾经叱咤风云,但辉煌之后同样折戟沉沙,回归大地。或许当真要回归土地时,土地那慈母的胸怀才能让我们更刻骨铭心地领悟和沉思。人们极少向她感谢养育之恩,她不计较,默不作声地养育着所有的人。人们为了一时的利益,肆意破坏着她,她不生气,宽宏大度地养育着所有的人。人分三六九等,坏人再怎么恶贯满盈、罪该万死,她也不在乎,毫不偏心地养育所有的人。这就是土地的胸怀,展示出最伟大母亲的慈善仁爱,她爱所有子女,摒弃一切掩盖在生命之上的功利或是罪恶。正如冰心先生在《再寄小读者》中这样描写的母亲:即使到了世界末日,百兽出穴,万鸟离巢的地步,只要一看见母亲,就什么也不怕了。土地呢?以母亲博大、仁慈、宽厚的胸怀,接纳每一个人,或贫穷或富有,或卑微或显赫,或高贵或卑贱,她一视同仁,即便是我们死去,她也不嫌弃,收容我们作为她身体的一部分。

记得2012年清明节,我陪老父亲去村西北方向的柴虎山上扫墓,便捡拾到了许多感慨。清明时节山上已是芳草萋萋,鸟语花香。葱郁的松柏间是一座座无名无姓的坟茔,我经常问父亲:“这是谁家的坟地呀?这是谁的坟头呀?”在乡村,一个人来到世上,活上几十年,最后悄然死去。活着没留下什么,死去更没留下什么。即使后人为其树个墓碑并在墓碑上刻下名字,也很快被山风山雨吹洗模糊,被岁月风化,被鸟粪污染。乡下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平凡且千篇一律。死了,就埋葬在曾经拾过多少次草、做过多少次美梦的山坡上或山地里。一堆没有明显标志的泥土,象征着家庭人气和血脉的传递。然后一晃若干年,这一晃可就再没有谁记住了。跪在爷爷坟前,我洒下三杯烈酒,心想:爷爷属于土地,如今圆了他的“黄土梦”,也算酣畅淋漓、快慰平生了能躺在这青山相拥的土地怀抱中,望着前来孝敬他的儿孙,该是此生无憾、心魂安然了。坟头堆砌、蕴涵的精、气、神,滋养着一个家族的气场和人脉。

我曾掐算过平民生命的时限。一个人如果幸运,一生大都能亲历并记住五代人:爷爷辈、父辈、同辈、子女辈、孙子辈——这已经是最大限度的福祉,超过五辈的肯定大福大贵之人。在乡村,也常有活到近百岁的老人。活到这样的年纪,时间在他们的肉体上仿佛是凝固和定格了,他们肯定经历过儿孙辈过世的悲伤。这大抵就是平民顶尖的寿限。活过了,最后死了,活得长短、孬好,最后都在泥土中安息,身前身后的一切都水流云散,最后变成一把尘土。真可谓“童年,在泥土中玩耍/中年,在泥土中劳作/晚年,在泥土中埋葬”。

记得当年在村南整大寨田时,一镢镢刨在坚硬的土石层上,突然一镢落个虚空,顺势掏挖,只见一具白白的骷髅,吓我一跳。老队长见伙伴们都在围观,便严厉地说:“这有啥好看的?抓紧干活儿!”随即,队长自己用镢头把那骷髅尸骨全部掏了出来,并且砸得粉碎,然后用锨把它散落在田间,嘴里还念叨着:“对不住,惊动您的梦了。入土为安,入土为安吧!”老队长见我们惶惑不解,又说:“像这么久远的坟,早就找不着后人了,万物之灵,入土为安,地是它最好的归宿。”

脚下的土地渗透着我们祖先的遗灰,因为溶入了亲人的生命才更动人、更柔软、更丰饶。

自从21世纪开始,为节约稀少的耕地,世界各地都提倡火葬。建国后,我国也倡导“火葬”并推行“平坟还耕”。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平坟变得常态化,其目的也不单单是“还耕”。有些坟受土地政策变化的影响,甚至不得不多次“搬迁”。

我忽然记起“水土不服”的典故来。小时候听大人们讲,身体虚弱的人出远门,必须在远行前的黎明,从故乡的土地上揣一捧土,在外地万一水土不服,只要捏一点故乡的泥土,泡一杯开水,一喝就好了。那是世界上最灵验、最神奇的一剂药方。

六、虔诚跪拜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须臾也离不开土地,不知已经和还要演绎多少土地悲喜剧。即使是宇宙飞船,也不得不到别的星球找块地落脚。

我是一个怀乡症患者,当站在山顶等高处,鸟瞰脚下的土地,喜欢一遍遍轻声低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站在高楼上鸟瞰土地,每次都会有晕眩的感觉,楼层越高越觉得离庄稼近,疲倦时合上双眼总是梦见自己站在一大片庄稼地里。烈焰下,中国的大地上到处是阳光的烈焰,扎满了植物根系的土地和农人们,都在脱水般的状态下因沉重劳作而喘息。

“地种三年亲似母”,农民把土地当成老祖宗敬奉侍候。每当土地被犁铧翻卷过来,泥土那种沁人心脾的气息使人倍感舒畅。聆听播种时的声音,你会从土地那嘶嘶的声音里感受到土地像一个老者的慈祥;伫立于平平展展的土地上,心中那种踏实的感觉也会油然而生。当硕果累累时节,你会觉得那一个个沉甸甸的果实、一片片神采飞扬的叶子,都是土地的生命在涌动。

在家乡那几块土地上,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晃动着父辈的身影。他们对土地的眷恋,对土地的固执,对土地的深情,让我倍受感动。蓝天是高远的,大山是静寂的,沟壑是深邃的。远望那人,那牛,那狗,恰似大山褶皱里的一幅活动着的标本,在落日余晖里又似一幅粗犷古朴的剪影。记得爷爷曾经整天地坐在田头,吸着旱烟。烟窝、眼窝都通红、通红……

我出生在沂蒙山区的偏僻的农村,童年历经了三年自然灾害的苦难和文化大革命的“洗礼”。高中毕业后,曾骄傲地成为生产队里的整劳力。山区山岭多地少,“山上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连年灾害多。”老百姓视土如金,爱地如命,垒石造地成为每年农闲时节的必修课。上世纪初,我家祖上没有土地,我爷爷刚七岁就早出晚归到地主家放牛,汗水伴随着香喷喷的粮食,从田埂一直洒向地主家。虽然吃不饱,但没有怨言,都怪自己八字不好,命里缺“土”。

在岁月中的流逝中,不光人长大变老,土地也在不声不息地发生着变化。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膀大腰圆的身材让人艳羡,那是因为胖人肚子里不缺油水。改革开放以来,土地被松了绑,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兴旺,中国人日益“心宽体胖”,从杨柳细腰到大腹便便,只用了短短三十年时间。肥胖问题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系统的一枚定时炸弹。

长年繁重的耕种和劳作,父母常常会直不起腰,满身酸痛难受。只有看到干裂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的禾苗时,生命的喜悦便洋溢在心头;当看到摇动在庄稼秸杆上等待收获的谷穗和满仓满囤的粮食时,收获的喜悦便写满笑脸。繁重辛苦的劳作有喜悦有欣慰,也有难以言明的满足和陶醉。

2012年金秋时节,我们一家和三个妹妹家约好回家看望父母,父母高兴地裂嘴笑,母亲忙着炒菜做饭,父亲执意去掰鲜嫩的玉米棒子、刨地瓜让我们尝鲜。其实如今在城市,不管在任何季节,这些东西市场上都有,经常也能吃到。但吃上父母亲手培植出来的劳动果实,还是格外香甜。每次我们回家,父亲都极其高兴,虽然话语不多,只是坐在那里喝茶抽烟,静心看着我们,默默地听我们说话,脸上的表情透露着一种满足和欣慰。他看着已经长大成年的儿女们,肯定就像看着满地的禾苗一样。其实对于父辈而言,我们又何尝不是他辛勤培育的禾苗呢?只不过庄稼只需要照料四季,而我们却花费了他们一生的辛劳与心血。

从东海之滨到西藏拉萨,从海南岛到大兴安,从中原大地到首都北京,从党中央到国务院,从国务院总理到满腿泥巴的老农,都把土地看得至高无上。

我想起土地时,便踱到窗前,推开窗子,一股清爽而又略带微微寒意的春风迎面扑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外面下起蒙蒙细雨。这是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第一场春雨,正值冬麦返青和春麦下种的好时节,对于十年九旱的沂蒙山区来说,这场贵如油的春雨是何等珍贵呀!此时该有多少农民孩子般地伸出两手,让一丝丝雨滴悄悄落到身上、手上、心上。

故乡的土地是我生命的摇篮,这片土地给了我清苦却幸福美好的童年,磨砺了我质朴与善良的品格,给了我跪拜土地充足而合情、合理的理由。

七、城乡变奏

城里人是被泥土里长出的庄稼营养着长大的,但城里人却不喜欢泥土,更讨厌泥土和风相互缠绵、嬉闹的情景。因而,虽然泥土烧制的砖块垒高了城市的眼光和高度,但城里人又天天嚷嚷着缺钙、补钙的时尚话题。

城里人的故事总是有开头没结局。城里的地面太硬,跪着祭祖会双膝疼痛,依稀里也就失却、淡忘了跪拜的姿势和故乡的概念。城里没有泥土,逝者难以入土为安,只好以灰烬的形式存放在木盒里。逝者与生者都缺少生命的核心元素——泥土。

城市更多的是被冠以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交通中心的字样,因而城市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历史的长河中就越发突兀地显摆出其地位和品位。而乡村易被城市遗忘在历史弯曲泥泞的车辙里,于是被城市首选为推销生产、生活物资和堆放垃圾的场所。城市其实不缺土,但都被密匝匝的高楼和穿梭如织的马路压在了下面。宽敞坚硬的马路下,都是稀缺宝贵的黄土。

城市滋长最快的是灯红酒绿。城市不仅延伸街巷,还延伸缜密的逻辑和发达的思维,所以城里人活得时髦、飘逸和洒脱。同时,城市依旧保持着惊人的胃口和速度,消化钢铁、能源和人情。乡村的胃口和摆放在城市人餐桌上的粮米、蔬菜、水果是和谐的。乡村可以包容城市的速度,滋养城市和城市人的胃口,但在传承与情感方面不和城市同流合污。在我国,退休后卸甲归田、告老还乡的事时有发生。近些年有不少退休的高官告老还乡、隐居田园,钟情于“躬耕之乐”。曾几何时,中国人把对土地的激情和崇拜,变成了热衷于购买住房的强烈愿望。

城市从乡村中娩出,崛起,长大。但她不会,也不愿再蜕化为乡村,哪怕它像楼兰一样被沙漠吞噬,在风沙中干瘪,也不会再退却。乡村的背景上依旧缀饰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和原始故事,普通而平凡,但一点儿也不庸俗、不落伍。自古只有陨落、凋敝的城市,而乡村却以亘古未变的内涵而隽永存在,散发出历史的幽香。

脱离土地的城市,也始终带有一股“土味”,在快速发育成长的进程中,依然坚守着土地的色调、品质和味道。

八、转身与转型

土,是最底层、最贵重的物质。土地,一切生命的根,谁也离不开,包括虫鸟的翅膀。一切财富,来自土地,但土地不需要、不贪敛财富。

当你坐在飞机上,看着我们无边无际的像覆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倚着车窗看高山绵延、万里平川的时候;或者,在村头看到一个老农抓起一把牛粪,仔细端详,鉴定它究竟适宜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当你跟随大伙在田里插秧,黑油油的泥土灌满脚趾缝的时候,不知道你是否为土地涌动过多少奇思妙想?譬如,想土地的过去,土地的未来,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去斗争、流血和拼命;想起在绵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块土地上面曾经上演过的人物、故事和事迹,他们的苦难、愤恨、希望、期待;一条条平躺在土地上的高速路,路牌上反复标示着一座座城市的名字。这些道路源自乡野,但目的地直指那些巨大的城市,这些道路如同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长长的吸管,拼命吸纳粮食、水果、蔬菜、畜禽和廉价的劳动力……

生活在都市,很少有机会去面对大片广袤的黄土,所以很难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样结下深厚的土地情结。大多数人只会安逸地欣赏浅土上的草坪或者马路边的植被。农民在地里种的是庄稼,官商在地里种的是货币。农民种庄稼是为温饱,官商种货币是图暴利。土地产出的一切,农民劳动所生产出的一切,都是廉价的。许多农民不得不从土地上挣脱出来,到城里去找一份工作,衡量劳动的价钱。

其实乡下的土才是真正的土,因为它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在阳光下,俯着身子,双手捧起一抔土,仔细闻闻,还夹杂着苦咸的汗水味、香浓的炊烟味、旱烟味。无边无际的庄稼在大地的胸怀中拔节生长,绿油油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在细雨中吮吸。中国土地是世界上被最早耕种的土地,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机械机具耕作过,底蕴极其深厚。

在全球化、城市化、一体化的时代,我国数亿农民耕作的土地,仍在吃力地供养着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洋气”、雨后春笋状的城市。农业是弱势产业,是在GDP统计中容易被轻视的产业。在那些高端的论坛上,在专家们演示的五彩电子图表中,是那根最短的数据柱,是那根爬升最乏力的曲线。问题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直接消费那些爬升最快的曲线。譬如不能早餐吃风险投资,中餐吃对冲基金,晚间配上红酒的大餐更不能直接是房地产。尽管厨师可以把窝头变成蛋糕,还可以把巧克力蛋糕做成高级住宅区的缩微景观。那些能将经济高度虚拟化赚取海量金钱的商人,身体最基本的需求依然来自于土地,依然是那些普通平凡的小麦、玉米、土豆和青枝绿叶的蔬菜,他们几十年的生命循环,其实和牙齿发黄、蓬头垢面的农民一样,来自土地的产品是最基本的生命元素。他们并没有进化得可以直接食用指数、期货、汇率、钱币。他们当中有些人希望忘记大地、脱掉“土”气,背叛土地哺育人类的那些根本的东西,但最终谁也做不到。

美国之所以成为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究其原因,除了它是一个没有经过封建桎梏的“新国家”思想最为活跃、不断发战争财以外,它的农业发达程度毫不逊色。仔细考究,它的农业是以大规模集约化经营运行的。我国的农业要发达起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我们虽然多少年号称我国“地大物博”,其实土地资源并不丰厚,各地农民占有土地的数量差别也非常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所有土地都被确定出等次,依次分给农户。因而,原本分散的土地,更是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家家户户只能小规模分散粗放经营,这种自给自足的状况,有些复古的味道。农民亲近着属于自己的土地,心情快乐着,虽然忙忙碌碌,但脸上挂着平和的笑容。播种的希望,丰收的喜悦,让农民们生活踏实而满足。当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挖不出黄金的时候,便大口大口地抽着闷烟,挺一挺腰身,拂一把苍白的鬓发,坚定地望着前方,那眼神透着坚毅和无奈;年轻一代思想活跃,经不住外边世界的诱惑,便会“红杏出墙”。有的地方,为了招商,竟然把土地零地价无偿转让,农民心里在流血……

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感受到大地的苍凉与悲壮、豪放与激昂,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在眼前蔓延,如同无边的洪水漫流向天边,洪荒,亘古的洪荒……一种前所未有的扣问从我的胸膛喷发而出,敲击着大地的胸膛。我能感受到那一股震撼的力量,是血浆,是岩浆!

土地,成为民众心里的疑惑,学者心中的纠结,基层干部手上的烫手山芋,地产利益链上的印钞机。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涉及民生。土地之“重”,土地之“忧”,让我们滋长多少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究其原因,聚焦到一点,就是在工业化进程中没能同步推进城镇化,经济腾飞过程中有些忽视民生,蛋糕做大了但没及时想办法切好、分好。

自1991年,国务院为坚定不移地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确定每年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倡导集约用地,造福后代,坚守和保护耕地红线。2012年1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在新的修正案草案中,敏感点是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被城市化,农民也渴求同步城市化。这一修正案的根本目的,是在未来土地制度改革中,让失地农民有保障,与土地一起实现城市化。是啊,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如果没有了土地,再多的金钱也填不饱肚子。

九、未来走向

地球表层的物体,是地球上的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栖身居住是人类利用土地的最根本用途。远古时代,人类栖山洞、居草棚,原始的生活状态;如今,高楼大厦,灯光璀璨,人们享受着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现代美好生活。

人类作为一种生命群体,要生存,第一要务是吃饭。

土地同地球上的其它自然资源一样,绝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日本小学第一节地理课,老师就会警告孩子们:“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岛国,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寸土地,并且要创造高技术,赢得高效益。这样,日本民族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而我们国家从决策者到平民百姓,普遍缺乏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曾一度盲目乐观,导致无序发展。有资料表明,中国的国土面积今天仍然是世界的第三位,中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仅高于孟加拉国和日本,居于倒数第三位。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多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主要依靠政府或工作单位建设、分配和落实,基本上按家庭人口平均分配住房面积,由低到高排队依次解决。虽然条件差,但大家心态平和,许多觉悟高、不急需用房的同志还主动让房、对外借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化改革涉及到各个领域,住房问题也逐渐向商品化过渡,国人都能接受和理解,心态平静而淡定,虽然一时住房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不好,但心存期待与希望。现如今房价一路蹿高,国家虽然采取了宏观调控政策,但仍掐灭不了人们焦躁而疯狂的购房欲望,有的为了给子女购房,差不多砸锅卖铁、借遍亲朋好友,可在房价“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算”的背景下,许多人只有失望,无望,直至绝望。当年的分房情景与当下的求房心态、抢房场面,真是天壤之别。说到底,还是土地的缘由。

记得我们上中学时,历史课本里曾把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万恶的“圈地运动”和经济危机期间“倒牛奶行为”,作为资本主义的反面案例。现如今这种现象在中国大地上也出现了。当年英国为了发展纺织业,圈地是为了生产纺织原材料羊毛。当今中国则是为了实现发展梦想,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需要土地。可谁知这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却上演起无道德、无秩序的生产经营活动。譬如以破坏环保、生态、资源为代价的盲目扩张,无视劳工生命、健康与尊严的雇佣劳动,生产假药、毒食品,拉链一样拉来拉去的道路工程,导致大气污染、河流干涸、土壤毒化、草场沙化、森林萎缩,虽然一时增加了经济总量,可这些“夺命发展”的路数,相当于断腕自杀,相当于断了子孙后代的后路。

中国这片土地的性格像淳朴的中国人,耿直、坦荡,绝不会讲“假话”。尽管土地是沉默的,但它有灵性,她目睹着中国过去与今天活生生的历史。只要你把心贴近它,它就会给你讲许多你也许从未听到过的故事。我们应当思考土地的意愿是什么。土地需要养分,应当补充土杂肥、有机物,得到的却是化肥与农药;土地需要树林、小鸟为伴,得到的却是砍伐与捕杀;土地需要蔽护,得到的却是斧头与裸露……我们重视乡土中国,不只是基于它在现代化夹缝中所面临的发展纠结,更是思考我们的传统、文明方式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发展道路的问题,也涉及着我们民族的情感密码、文化底蕴和道德模式问题。土地与经济、与政治、与法律、与文化、与伦理,都在直接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土地问题也成了一场“血”与“火”的抗争,也就成为前三十年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使中央和地方,上上下下都感到棘手的问题。有人说,这广袤的土地,是一个大“魔方”,转动起来,叫人眼花缭乱;也有人说,它是中国的一面“镜子”,折射着历史和现实的时空,叫人感叹不已。事实上,正有一些贫瘠的山村和土地正被权力和资本掏空,只留下无奈和抗争……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如何逆势存在,保持自身特色,这是“乡土中国”的重大命题。

在物质匮乏时期,多数问题是发展不足的病症;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一定水平后,风险和困难也在叠加,很多问题不是单靠发展能解决、能解决好的。我们应当清醒,高度分散、剩余过少的小农经济基础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可喜的是农村正在萌生新型的农民利益表达组织和表达渠道,完善民主平等法治的乡村治理结构,组织各种人才和资源投入到后工业时代的新型乡村建设试验中去,让“草根”为主的农村更多享受发展新政的实惠,争取公正,享受公平,为农村、农业安上“安全阀”。

人与人、国与国都爱护环境和自然,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大地,一定会恢复她本来的魅力与活力,真正成为人类共有的美丽家园。

让我们热爱脚下的土地吧。那就扛起铁锹,栽植一棵树吧,那是大地的须发,让她的容颜不再流失;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吧,有清水的滋润,她才会变得丰腴,有蓝天相伴,她才娇艳。建设用地的持续增加,无异于加重它心肺的沉重负担,让它无法喘息……

十、美丽自信的土地梦

“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一位饱经沧桑、历经坎坷的睿智老人——邓小平用最简洁的语言,饱含深情地道出了他胸怀祖国和人民、挚爱土地母亲的肺腑之言,朴实,自然,让人敬佩和感动。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源源不断涌入城市,越来越多的耕地变成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少的农民从事耕作种粮。由于某些国家掌握了世界粮食和棉花市场的控制权,甚至连一些小国家也可能对中国的粮食贸易进行讨价还价。粮食问题始终是中国人的软肋。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提出“未来谁养活中国”这个耸人听闻的议题,预言21世纪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诚然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少,“吃饭”问题历来就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怎样才能让老百姓摆脱贫困,吃饱饭,吃好饭,始终是中国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头等大事。世界粮荒,中国不荒;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进入新世纪,中国粮食生产“十连增”,中国人的饮食不仅没有出现问题,却创造了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的奇迹,中国标杆令世界惊讶和感慨。同时减轻了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和物价上涨的“双重压力”。实践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人完全能够养活自己。”

中国正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着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对世情,适合国情,顺应民意。“新四化”的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同步发展,必然释放土地能量,产生集聚效应,补齐国民经济这块“短板”,为中国拓展发展的战略空间,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央持之以恒地下大决心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三农”问题,目的有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解决农民富裕的问题;解决经济社会长远、持续发展问题,也就是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问题。中央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让国人倍感振奋、兴奋,这是民富优先的导向,富国与富民同步的价值追求,冷静地思考,难点还是在农村。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尊重土地,就是尊重我们自己;珍惜土地,就是珍重我们的未来。留得方寸地,交与子孙耕。曾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土中国,正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托起一个山明水秀、天朗气清的美丽中国。我国已对PM2.5实施全国性监测,这堪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座里程碑,更侧重保护公众健康,也是间接保护土地。城市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最终集中到一点,就是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待遇和生活质量,与城市市民一样。

热爱自然、爱好自由与和平的中国人民,已井喷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信念与激情,会自觉自愿地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美丽而自信的中国,正惠及着亿万普通百姓!人和大自然在共同拥有的土地上同心同力展示五彩斑斓画卷,让我们兴奋陶醉。

改革开放之初,推行几年时间的土地承包,就让中国人吃饱了饭。所有产权制度改革,必定还是围绕土地及其与土地直接关联的领域展开,进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农村这个“出口”,继续推行土地、宅基地等改革,保障农民应有的财产仅;而在城市这个“入口”,则完善住房、教育、保障等改革,保证原来的农民、新进城的市民能够同城待遇。与此同时,回溯自然、统筹乡村,保护耕地,让曾经死过的土地“复活”,尽快走出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耕地保护道路。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向全国各族人民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代共产党人正像种子一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扎古老而年轻的土地,深入土层、深入民心,肩负着重于泰山的责任,挺直“实干兴邦”的脊梁,在雄鸡报晓的中国版图上,舒展迤逦的画卷,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福泽、恩惠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每位炎黄子孙凝望脚下这片掩埋祖先灵魂和愿望的大地,都必定把爱化作奋起的力量,顶天立地,参与谱写新的土地史诗。即便是一棵柔弱的小草,也该伸展自己唯一的那点绿色,装扮新世纪中国土地的春天与梦想。

猜你喜欢
土地农民
我爱这土地
“土地托管”让荒芜土地绿起来
土地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丰收歌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分土地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