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为生
《远东来信》评论二则战争的反思与人性的张扬
■ 王为生
张新科的新著《远东来信》与刘震云90年代的中篇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可谓同一根历史苦藤上开的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之花。
1942年的河南大地苦难深重,但却滋养了后世河南籍作家的艺术想象。先是定居京城的刘震云1993年写出了中篇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再是游学德国多年的张新科2014年出版了长篇小说《远东来信》。1942的河南灾难故事甚至打动了天子脚下成长的电影导演冯小刚,2013年冯氏一反其“说学逗唱”的喜剧风格而导演出苦难深深的电影版《温故一九四二》。如果说刘震云与冯小刚是借河南的大灾难反思历史与审查人性的扭曲阴暗,是一朵“恶之花”;而张新科的《远东来信》则在漫无边际的苦难中追寻人性良善的不屈,犹如黄土地上盛开的一支桃花,荒凉得让人窒息,明媚得令人落泪!
寻找《远东来信》艺术感染力的来源,我们不能不从其叙事艺术的瓜藤开始,然后顺藤摸瓜,最后才能品尝到这棵艺术之瓜的内核。而张新科主要借助于叙事结构的经营与拯救情节模式的运用完成其主题表达的。
这部小说整体的叙事结构由两个相关而又独立的故事组成:20世纪90年代中国留学生谢东泓在德国汉堡的留学故事;1939——1945年德籍犹太人雷奥一家在中国的逃难故事。前一个故事的重心为谢东泓寻访翻译半个世纪前的八封信件;后一个故事的重心为小雷奥在中国的苦难历程。整部小说共计16章,谢东泓的故事与小雷奥的故事交错进行,各占8章;此外,小说前面有一个“引子”引导读者思考,后面有一个“尾声”补充故事的结局——谢东泓与老雷奥1995年相聚河南上蔡。
叙事结构中的两个叙事元素——叙事空间与叙事时间——的对照则别有深意。16章的小说标题都是采用地域命名——如第一章德国汉堡、第二章易北河·大西洋·东海、第三章德国汉堡、第四章中国上海、第五章德国汉堡·中国上海……而每一个地域的背后则又潜伏着一个清晰的时间——现在(20世纪90年代)与过去(20世纪三四十年代),而与叙事时空相连的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背景——弥漫着和平、安全的世俗生活气息的现代都市空间,以及战争背景下散发着死亡、饥饿、恐慌的都市与乡村。谢东泓身处的现代异国都市空间叙事(极少部分在上海)与小雷奥所在的战争下中国城乡空间叙事(主要在上海与河南上蔡乡村)构成了外在的对比与潜在的反思。而这种反思则是多元的,既指向现代——现代都市的欲望张扬,正如谢东泓对德国城市汉堡的简介,“清晨逛鱼市,下午泛舟阿尔斯特湖,晚上陶醉于圣·保利红灯区”;现代人心灵的隔离与对神圣情感的向往,谢东泓在德国面临的种种歧视,他与上海姑娘的美好爱情,以及他在探询小雷奥一家人历史中的美好体验,一切的相关描写都指向现代人的心灵景观……又同时指向过去——纳粹治下小雷奥一家的恐怖,日本人在上海的暴行,战争、饥荒、瘟疫下中国生命的不断消亡……然而更主要的,小说的主题直指苦难深重中中国人不屈的良善,何签证官、王家甫、潘姨、潘进堂、喜鹊……他们正如一面面美好人性的旗帜,飘扬在中国人、犹太人以及人类的心灵高空!正是如此的叙事布局,才产生了读者阅读的“离间”效果与反思效应——从过去反思现在,以现在对照过去,用中国对比外国,拿外国思考中国。
两个故事的情节模式则是“拯救”模式的不同运用,也是《远东来信》完成其主题的另一个艺术拐杖。
谢东泓在现代德国都市汉堡,通过探询历史,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他从《花花公子》的欲望诱惑、淘宝市场的精明算计与渔业生物学的苦心经营的自我狭小世界中走出,靠的是来自历史的八封信。而在这八封信所包含的历史故事的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密码,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善良品性的肯定,是“人之初,性本善”,是美好人性的肯定!老留学生王家甫与河南上蔡乡间“戏子”潘进堂,正是在这个文化基点上具备了共同的文化基因,新一代留学生谢东泓也是在这里感受到西方人道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认同,也得到了自我灵魂的拯救。
小雷奥一家历经德国汉堡、中国上海、河南上蔡的颠簸流离,面临着饥饿、恐怖、死亡的种种威胁小雷奥更是历经父亲、母亲、姐姐以及中国养父母的先后死亡,整个故事波澜起伏,千转百变,荡人心胸。而在千变万化的故事背后则是拯救模式的反复运用:何姓签证官为小雷奥一家办签证,救他们一家远离暴力肆虐的汉堡;王家甫一家不断地接济,救雷奥一家摆脱生活的困局;王家甫千里送小雷奥到河南上蔡,救他远离上海的险境;潘进堂与喜鹊更是以自己的生命,救小雷奥于饥饿、疾病与日本兵的搜捕……《远东来信》将“拯救”模式连接起几个中国人的命运与一家犹太人的命运,战争的“磨难”成了“拯救”的背景。在犹太教信仰的文化背景中“拯救”体现了上帝耶和华与选民犹太人的内在关系;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拯救”表现了人与陷入困境之人之间的道德关系。锄强扶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民间话语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众的道德要求。
阅读《远东来信》,是探询二战历史的伤痛之旅也是反省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思之旅,更是感受人性之美的艺术之旅。
(作者系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