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经典回放

2015-11-18 01:22:07
诗选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沈苇雨田诗选

诗集经典回放

沈苇诗选/沈苇

白马/姜念光

倒影/爱斐儿

纪念:乌鸦与雪/雨田

编者按

《沈苇诗选》

表面上给人的印象,沈苇是一个地域色彩鲜明的诗人,其实内里,他是一个对生存有着复杂体验的诗人。他的诗,的确偏爱阔大、深远的诗境,同样善于表达生命纹理和心灵细节。他对词语的把握,看似直接,其实不然,那是切身经验感发,醇厚,明澈,但不失神秘,同时到场,殊为有效。在其主编的《西部》杂志上,有一个栏目叫“一首诗主义”,令人称羡、会心,前提是——要读一读他的类似《对话》这样的诗篇。

《白马》

现实距想象有时相差甚远,有时竟然一模一样。找到现实中不可复制的细节根据,就找到了两者之间的点:具有独立品质的语境。姜念光的诗,往往截取日常生活中颇有意味的场景和细节抒发开来,笔触敏锐,语言却憨实、敦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姜念光作为一个有相当诗龄的中年诗人,视野不狭窄,思想不僵化,追求不止步,语言上还能孜孜不倦地寻找突破,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倒影》

最渴望倾听我们心声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这是因为,最漠视我们的人,距离我们最远的人,恰恰也是我们自己。我们像自然界的一切动植物一样,把毕生的热情和蛮力,全部使用到了应对外部的宏观变化上,从而忽略了对自身的细微体察。诗人必须从自我觉悟的禁区和中纽神经的麻木不仁中,打开视野,找到出路。比如性别觉悟,比如器官觉悟,比如宗教觉悟;一个不满足于“过去式”叙述套路的诗人,假若你找不到恭敬自我的认知途径,那你就老老实实去做一个好石匠或牧羊人;假若你找到了新的前所未察的自我,不要急于将你的发现告诉别人,你可以试着先告诉你自己。爱斐儿尝试了。

《纪念:乌鸦与雪》

给雨田戴上一顶“后非非主义”的帽子不难,难的是,顶着帽子的脑袋不可能换成另一个,那脑袋是天生的对立统一体——理智而又疯狂。又有人说他是乌鸦式紧贴着大地飞翔的歌者,很形象,容易让人想到卡夫卡,一个寒鸦式的时代见证者、思考者与讲述者,难免带有某种精神宿命。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选发的是在雨田看来并不打眼的诗,在我们看来依然值得珍视,至少值得留作诗与岁月的纪念。

猜你喜欢
沈苇雨田诗选
忘我
长江文艺(2023年6期)2023-06-30 02:22:27
妈妈是个追梦人
小主人报(2022年4期)2022-08-09 08:52:10
谭俊诗选登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6
创意石头画(上)
创意石头画(上)
学生天地(2019年27期)2019-11-21 08:39:22
中国诗歌(2019年6期)2019-11-15 00:26:47
勇敢的小怕怕
勇敢的小怕怕
学生天地(2019年21期)2019-09-20 02:41:48
涂光雍诗选
中国诗歌(2015年3期)2015-06-27 00:27:05
李仲元诗选
诗潮(2014年7期)2014-02-28 14: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