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节里感受传统

2015-11-17 22:49
海峡旅游 2015年11期
关键词:祭孔合璧汝瓷

你最近是在追“大陆播完台湾播”的架空剧《琅琊榜》,还是被朋友圈里各种“琅粉”的安利刷屏?

中国拥有数千年文明史,于是,中国人更爱回顾过去,而非展望未来,这体现在我们的古装影视剧远远多于科幻类的——然并卵,其实咱们的古装剧都是科幻的,跟历史没关系。因为,在这个不再以坐拥百城为荣的时代,谁还有心情给你认真考据?于是,我们这些电视儿童,在被业界瞎编的各种伪历史剧荼毒了多年之后,都不得不在个别尚属“业界良心”的架空剧中找“传统文化”了。

譬如,《琅琊榜》催红了一把用生命抢镜的金属“壶”——这货学名叫“盉”,台北故宫便典藏着著名的“伯定盉”。盉是一种用来调和酒、水的青铜器,形制一般为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连接,其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一直流行到春秋战国——不过以上不是它受观众关注的原因,它爆红,是因它的“肢体语言”恰如“走你”,显得既傲娇又呆萌,人们用它脑补了各种小剧场,然而,对于它到底是啥,并没有多少人在意。

传统器物要通过电视剧才能被关注,但也仅止于被关注,这跟很多人来去匆匆的“文化之旅”何其相似。不知从何时开始,台北故宫开始靠肉(肉形石)、菜(翠玉白菜)、锅(毛公鼎)招徕陆客,很多陆客就冲着这三样东西去,看完了就闪人,至于其他陶器、瓷器、书画等,也就“不约”了。事实上,比这三样更值得一看的 宝贝何其多,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大多只停留在猎奇、从众或敬而远之的状态,撷取一些不成体系但足够“自拍”的知识碎片,就算接受过文化熏陶了。

为什么不能比走马观花更深入一点?我们经常思索“何所来兮何所终”的大事,因此到处溜达“上下求索”,却常常沦为“到此一游”,忽视了细节里的传统,错过了豁然开朗的关键。其实,有时不必远行,带着一颗深究的心,在“很中国”的某处邂逅一些随缘而来的风物,大概也就有人生答案了。

在这点上,台湾人是很会关照“有缘人”的。无论什么东西,包括吃的盐、喝的茶、上的香、阿嬷用过的工具……他们都能弄成“文化”馆藏起来,供你来寻宝和解惑,当然,最大的馆藏仍是一直被怀疑比北京故宫还要“壕”的台北故宫。这几年,两岸各种博物院(馆)没少卖萌,但也通过多次“合璧”展出做了一些“正经事”:譬如2009年两岸故宫第一次合璧展出,选择的对象是“雍正”,这是两岸故宫一甲子后的首度联手合展,话题感十足,但雍正大展的成功,恐怕要归因于群众对雍正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的好奇;2011年台北故宫从浙江借来《剩山图》,与馆藏的《无用师卷》合璧,这场“山水合璧——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特展”同样引发轰动,两幅残卷颠沛流离300多年后终于“再相会”,成为两岸民众感情的纽带和寄托;接下来,据说山西收藏的北魏千佛石塔(由塔刹、塔身和基座组成,塔身在台湾)有望赴台展出,成为两岸合璧的又一国宝;此外,台北故宫南院区年底有望开放,而两岸故宫也计划通过数字馆等模式实现“双宫合璧”,进行文物联展——上个网便可了解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再也不用接受电视剧的不靠谱“科普”了,想想都有点小激动呢。

其实,在台北故宫,既可爱,又能让人“涨姿势”的重器还有很多。譬如白陶鬶,这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艺家用泥土塑造的盛酒容器,很像一只引颈鸣啼的鸟儿,呆萌指数破表。台北故宫还有世界唯一无纹路的汝瓷“青瓷无纹水仙盆”,那种温润素雅、雨过天青的色泽,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低调奢华有内涵——据称宋瓷天下第一、汝窑为魁,没开片的汝瓷则为极品,正因汝瓷传世极少,有“一件汝瓷可建一座故宫”的说法。不过,水仙盆在清代皇宫里,变成了猫的食器,后来被乾隆当成宝贝爱了一辈子——虽然整个故事有点“牛嚼牡丹”的意思,但莫名添了几分萌感。

假如我们面对宝藏时,曾细细品味、追究其背后的故事,大概就能悟透很多道理,理解台湾人民行为举止中透出来的传统意蕴(行动涉及政治时除外)从何而来。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敬字亭。大概大陆已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敬字亭”了,其实“敬惜字纸”(写过字的纸不能乱丢,必须集中焚化)是各地都有的传统,现在闽南地区还有“敬字亭”残存,只是已没有几个人熟悉它罢了。据说台湾曾有百余座敬字亭,有不少损毁的,但也有十余座完整保存的,以士林、美浓的敬字亭为代表。如今的台湾敬字亭已变成了古迹和景点,每年还要隆重举办“迎圣迹”祭典什么的,甚至其样貌还曾登上纪念币。所以说,士林、美浓文风大盛,绝不是偶然的。

想想也是。往远了说,台湾刚开放陆客赴台游后不久,“常州赵根大”在野柳地质公园以涂鸦“一战成名”,成为最早的反面教材;往近了说,北京故宫具有300年历史的水缸被不懂事的小情侣刻字,遭网友集体诅咒“早点分手”。说白了,这些都是对文化和文字毫无敬畏之心的恶果。而假如“敬字”的传统仍在我们的基因里,我们根本干不出这种蠢事。

第二个,祭孔。在台湾,祭孔是一件既官方又民间的事。孔子的生日也是台湾的教师节,这是一个存在感颇高的节日,在这一天,各地孔庙(譬如“全台首学”台南孔庙和台北孔庙)都会认真祭孔,小孩一定会参加,因为他们要担纲礼生、乐生,而跳佾舞的佾生也往往来自固定的小学,切智慧糕、拔智慧毛等活动更是小孩的最爱。可见台湾祭孔,十分注重传承,既隆重又热闹,既有趣又生动。值得一提的是,孔庙还是一个让孩子读经或给年轻人举行成年礼的好地方——它并非仅供祭祀追怀,而是从未远离普通人的生活。或许正是因此,我们很少在新闻中看到台湾的成年礼活动中有什么令人发指的“奇思妙想”——我们之所以是拥有傲人文明的礼仪之邦,便是因为仪式感会内化成行为规范,想要传承这种基因,大抵要先从尊重和复兴这些仍然鲜活的“礼”开始。

我相信,凡是愿意来一趟传统文化之旅的朋友,通常都想通过关照内心来三省吾身,我们参观一些文物、景点、文化遗产,常有方寸乾坤、一笔千年之叹,这是书籍无法给予的震撼感。假如我们能在“有意思”的同时兼顾“有意义”,为什么不呢?

猜你喜欢
祭孔合璧汝瓷
当代汝瓷的美学特征及其创新设计
浅谈汝瓷艺术创作
大小合璧,微宏互彰
东西合璧 融古通今——邹涛艺事赏析
寻找汝瓷
祭孔礼乐之民族文化价值探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清代祭孔释奠礼乐研究”的述评
汝瓷大师为博览会添彩
御製四體合璧《重修正定隆興大佛寺記》碑——章嘉國師、文本及多語體翻譯
曲阜祭孔舞蹈服饰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