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
春天是春花烂漫,春意盎然的好时节,在这个时节里如何把春天的美景描绘得活灵活现,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呢?这是很多同学思考的问题。下面选录一些著名作家的关于春景的描写。这些描写在写法上,有的描画精细,有的勾勒粗犷,有白描,有比拟,有的用抒情笔调抒写,文笔优美;有的娓娓道来,质朴自然。有的景色表现环境,有的衬托人物,有的映衬主题,有的渲染气氛,有的和人物的行动结合起来描写。总之,这里选录的几例,各有特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我们既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技巧,又可以从中获得优美的艺术享受。
一、以景衬人,突出人物情感面貌
春 游
大家沉默下来,在风和日暖的田野里慢步走着。菜田里是绿油油的一片,稻田里还漫着水,最初来到岭南的春光紧紧跟随着这一群出色的女孩子。
春姑娘继续拨开山光和云彩往前走。路旁的柳树摇摆着腰肢,紫荆花抬起明亮的笑脸,欢迎她们。
区桃和周炳紧挨着走,看样子真令人羡慕。她脱去金色黄的文华绉薄棉袄,搭在手上,露出里面那件和长袄一样颜色的粉红毛布短褂子来,在温暖的阳光底下,简直就像一朵那种叫做“朱砂垒”的牡丹花一样。(节选自欧阳山《三家巷》)
很多同学在描写景物时常犯的毛病是单纯的写景,为写景而写景,这样写景在作文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在这里,作者并不是单纯的写景,他写景是为了写人,写人交织着写景。写岭南田野上的美丽春光,是为了衬托出青年人的健美和蓬勃向上的精神。读来让人不禁感到景美,人更美。
春天使大地复活了
阳光照暖大地,空气清香,没有锄尽的青草在各处复活了,不但在林荫路两旁的狭长草地上生出来,而且只要有可能,甚至从石头中间的夹缝里钻出来。桦树啦、杨树啦、野樱树啦,生出清香的、粘性的树叶;快要绽裂的花蕾,在菩提树上膨胀起来;乌鸦啊、麻雀啊、鸽子啊,怀着春天的欢喜,忙着修理它们的巢儿;在那给阳光晒暖的墙壁上,苍蝇快活地嗡嗡飞着。植物、鸟巢、昆虫,全部高高兴兴。可是人呢,那些成年的男男女女却仍旧在欺骗自己而且欺骗别人,折磨自己而且折磨别人。人们认为神圣的、值得注意的,不是这个春天的清晨,不是上帝的世界的美丽(这种美丽原是赐给一切生活享受,让人们的心倾向和平、亲睦、热爱的),却是他们为了逞自己的威风,奴役自己的同胞,而想出来的种种花样。(节选自托尔斯泰《复活》)
作者写春天的阳光普照大地,自然界到处洋溢着一片和谐、喜悦的气氛,是为了更好地反衬人类社会中尔虞我诈的丑恶现实,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他对黑暗社会的批判。这段话启示我们写景时也可给它加上人为的色彩,让景物来体现人的感情倾向。
二、选取典型,重点描绘春日美景
春城春色
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我是北方人,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到处早像催生婆似的正在催动花事。
花事最盛的去处数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
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节选自杨朔《茶花赋》)
春天的景物是很多的,我们写作时如果面面俱到,那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了,也反映不了春天的特点。作者在这里不写春风阳光,青山绿水,只在“花事”上做文章。先说春天脚步来得勤快,到处催动花事,直接转入写花,干净利落。然后着墨写清香之梅,说这春色比滇池不知深多少倍。笔锋突然一转,扣上题旨,盛赞红艳艳的茶花才体现出“春深似海”的妙处。虽无情节,但却写得多姿多彩,引人入胜,在构思上、剪裁上独具匠心。
三、多种修辞,表现景物特点
桑林春色
老通宝坐在“塘路”边的一块石头上,长旱烟管斜摆在他身边。“清明”节后的太阳已经很有力量,老通宝背脊上热烘烘地,像背着一盆火。“塘路”上拉纤的快班船上的绍兴人只穿了一件蓝布单衫,敞开了大襟,弯着身子拉,额角上黄豆大的汗粒落到地下。
在他面前那条“官河”内,水是绿油油的,来往的船也不多,镜子一样的水面这里那里起了几道皱纹或是小小的涡旋,那时候,倒影在水里的泥岸和岸边成排的桑树,都是晃乱成灰暗的一片。可是不会很长久的。渐渐儿那些树影又在水面上显现,一弯一曲地蠕动,像是醉汉,再过一会儿,终于站定了,依然是很清晰的倒影,那拳头模样的桠枝顶都已经簇生着小手指儿那么大的嫩绿叶。这密密层层的桑树,沿着那“官河”一直望去,好像没有尽头。田里现在还只有干裂的泥块,这一带,现在是桑树的势力!在老通宝背后,也是大片的桑林。矮矮的,静穆的,在热烘烘的太阳光下,似乎那“桑拳”上的嫩绿叶过一秒钟就会大一些。(节选自茅盾《春蚕》)
桑林春色写得细腻逼真。有的地方比喻形象,如把暖和的春阳比为一盆火;有的地方摹状惟妙惟肖,如写水中倒影,历历在目。把一个桑林春色写活泼了,映衬了蚕农老通宝对春蚕丰收的向往。这段话启示我们在写景时可以恰当的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反映事物的特点。
初春
不管怎样,冬天毕竟过完了。到四月初,白昼变得温暖,夜晚仍旧寒冷;冬天还不肯退让,可是终于来了温暖的一天,打退了冬季,于是小河流水,百鸟齐鸣。河边的整个草场和灌木给春潮淹没,茹科沃和对岸的高坡中间那一大块地方被一片汪洋大水占据,野鸭子在水面上这儿一群那儿一群地飞起飞落。每天傍晚,火红的春霞和华美的云朵造成新的、不平凡的、离奇的景致,日后人们在画儿上看见那种彩色和那种云朵的时候简直不会相信是真的。(节选自契诃夫《农民》)
这一段,作家用拟人的手法写冬、春季节的交替,十分生动;再加上用了明快的笔调,绘出了初春华美新奇的景致,给读者以鲜明的形象感。
春天住在我的村庄(节选)
我的故乡坐落在古老的沂蒙山区东部,村庄四周的驼背山、鸡鸣山、柴虎山,自然排成弧形扇面,像三双呵护的大手。村庄就端坐在三山相倚的一块丘陵之上,土质不肥沃也不算贫瘠。
春天的村庄,隐藏在刚冒芽的树木丛中,从远处看只觉得像一幅淡淡的水粉画,透出几分朦胧、神秘和素雅。房前屋后,那椿树、槐树、杨树、楝树、梧桐树,稀稀疏疏,比赛似的成长。
无数条的小路,蜿蜿蜒蜒地钻进村子。路边是高低大小不一的田地,茂密的庄稼尽情享受春风的宠爱。麦秆粗壮,麦叶就像擦了一层光亮亮的油,小麦在风中你推我搡,正忙着蹿个和灌浆。黄色的油菜花,身披暖洋洋的阳光,携手跳着舞蹈。那辛勤的蜜蜂穿行其间忙着采花酿蜜。那茵茵的青草,就像刚舒展开的绿地毯,铺满河边、田头、路边,一直蔓延到庄稼地边和村头菜园。田野里顶顶草帽或苇笠在浮动,乡亲们正忙着间苗或除草。路边的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响着,透出斑驳的光影。路旁,放羊的老人,坐在树下的蓑衣上,嘴里含着一根长旱烟袋,哼着吕剧或自编的小曲,眯缝着眼,神态自如,悠然自得。(节选自《人民日报》)
节选的文章是一篇较好的思乡美文,作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显得分外感人。本文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语言优美,富有文采。如标题“春天住在我的村庄”中“住”用得最传神,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春天和我的村庄的缘分,强调了春天对我的村庄情有独钟;也写出了我的村庄和春天的亲近感,以及我与春天及故乡的亲热劲儿。又如文章前三段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春天里我的村庄美丽如画的田园风光和民风淳厚的乡野韵味,表达了乡亲们勤劳朴实的品质。
四、烘托渲染,营造环境氛围
南国春早
南国春早,真正的春天在崭新的日历刚刚掀开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来临了。这比冰天雪地的东北几乎要快上半年。这一带村落,现在都属于三元里人民公社,是出色的蔬菜地,以水利工程和机耕驰名。在温煦的阳光之下,田野里东一片、西一片,都是菜园。芥兰开满了白花,白菜簇生着黄花,椰菜在卷心,枸杞在摇身,鹅黄嫩绿,蝶舞蜂喧,好一派艳阳天景色!(节选自秦牧《古战场春晓》)
春天景色有千种万种,这里写的又是一种。它虽没有桃红柳绿婀娜多姿,但在这南国菜地里鹅黄嫩绿,蝶舞蜂喧,却又是一种艳阳美景。作者落墨在景色,其用意却是写古战场的新貌。
五、俏皮生动,赋予文章音乐美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节选自朱自清《春》)
这段文字的句式有骈(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有散(如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有长、有短。骈散结合,长短相间,读起来既有整齐、匀称美,又有变化美。另外文章还注意到抑扬有致,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主要动词“朗润”“涨”“红”,前两个是仄声字(汉语中的三声和四声字及古入声字),后一个是平声字(汉语中的一声和二声),如仄声到底就没有抑扬变化了。再如“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是按“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的格式来写的,匀称中有变化、有抑扬,富于音乐美。读来给人以特殊的美感享受,真是妙不可言。
如果我们在写作文时,注意选择一些句式和词语,那么我们的文章也将富有音乐的美感,让我们的文章也唱起“歌”来,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节选)
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
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节选自《黑龙江日报》)
节选的文章是一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的散文佳作。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俏皮的语言,建构了这篇华章。如“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在春天里的特点。又如“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一句,运用了拟人修辞,生动活泼地写出了霜花消融的动感。再如“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一句中的“绣”字生动传神,“绣”字与“绣花针”“妙手”契合,拟人化的语言,生动活泼地写出春草给大地增添了生机,富有情趣。作者凭借这些美的语言不着痕迹地展露出冬去春来的勃勃生机,赞扬了春天顽强拼搏的精神。春回大地春无语,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万物复苏悄无息,却启示着我们要在隐忍中萌芽,在苦熬中开花,最终寻回春天的天空。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县阜临路阳光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