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

2015-11-17 15:33范慧杰
小品文选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佛性佛学心性

范慧杰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41)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

范慧杰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41)

心性和谐思想是中国佛学和谐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具有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的特征,它突出发展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思想,相对于印度佛教而言,具有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实之用的特征。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体现在修行观上、心性本体论和境界论上,具有将心性和谐推展到现实人生,将内在精神和谐与应对世间智慧相结合的特征。

中国佛学; 和谐; 心性和谐; 修行观; 心性论;境界论

中国佛学作为东方古代思想的一部分,同样体现出鲜明的和谐精神。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是在印度佛学和谐思想基础上,吸收融合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和谐思想形成的。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以心性和谐思想为核心,是从心性和谐出发,关注社会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本文主要论述中国佛学的心性和谐思想。中国佛学继承了印度佛教以心的解脱和心性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思想特征,心性和谐思想在中国佛学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1 心灵净化与智慧解脱

佛学是一种以人生解脱为根本目标的宗教哲学,不管是原始佛学、部派佛学,还是大乘佛学,以及不同时期的中国佛学,均没有改变佛教对人生解脱的根本追求。在对解脱的理解及如何实现解脱问题上,不同佛教流派的认识略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对心灵净化和智慧解脱的。佛教认为,人生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在于无明、爱欲,要从人生的痛苦和烦恼当中解脱出来,必须觉悟,祛除贪欲、执着,心灵净化和智慧解脱是其中的基本方面。缘起性空观念是从原始佛教“诸法无我”发展而来的,与小乘佛教不同的是,大乘佛教从度化众生的方便出发,在强调“性空”的同时,肯定缘起现象作为“假名”的存在主张对缘起现象作非有非无、即有即无的中道观。

中国佛学对智慧解脱的重视还体现在对传统戒律、坐禅等修行方式的理解上。在戒律方面,隋唐宗派佛学继承发展了大乘菩萨戒、佛性戒的思想,主张以性摄戒,认为一切众生先天本具止恶为善的趋势和力量,突出般若中观智慧对戒律的主导作用;在对禅定的看法上,禅宗注重从心性觉悟的角度理解禅定,认为禅不在坐,“外不着相为禅,内心不乱定”。解脱本质上是心的解脱,解脱的境界即是心的和谐状态,而不论是心灵净化还是智慧观照则都是通过一定的修行方式达致心性的和谐。相对而言,小乘佛教更为关注个体自身的心性和谐,大乘佛教则在关注自身心性和谐的同时,将心量扩展到社会人生乃至万物众生。中国佛学对大乘佛教智慧解脱观念的继承发展,则进一步将修行观念落实到世俗的道德践履当中,从而涵摄了传统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

2 从心性本净到平常心是道

原始佛教、部派佛学关于心性的讨论尚停留在心理学及伦理学层面。大乘佛教产生以后,印度佛教心性思想开始向形上层面发展,形成了如来藏,佛性思想和阿赖耶识说。如来藏思想肯定一切众生含藏有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即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性清净心、真如心。佛性概念则是随着如来藏系经典的流行出现的。佛性思想,肯定众生内在含藏有本净佛性,实际上肯定了人自身心性的先验和谐状态,这种观念也与传统儒家性善论及道家自然人性论相契合。惠能禅宗从般若实相说出发,将真如、佛性理解为众生当下一念之心的无住本性,进而将立论基础落实在现实人心上。马祖道一在此基础上更突出“平常心”的本体地位,体现了中国佛学对现实人心的关注,体现了中国佛学将人性的先验和谐推展到当下现实之心的和谐的发展趋势。

3 心性本寂与心性本觉

吕澂从心性论的角度将性寂与性觉作为印度佛学与中国佛学的根本差异。在他看来,印度佛教心性论的基本思想是“人心自性不与烦恼同类”,烦恼不是心性的本来状态,人心自性是本来空寂明净的,因此,印度佛教心性论主“性寂”说;印度佛学的性寂说是与印度佛教对人生解脱的根本追求相联系的,其对心性本来空寂的判定,是与其对现象世界和现实人生价值的否定相应的在它看来,证得万法性空的寂灭实相即获得了人生痛苦的解脱;中国佛学的性觉说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世界和现实人生价值的肯定相关,因为肯定现实人生的价值,肯定现世之用,因而在心性论上相应地肯定心性的照用。

众生心性本来具有觉悟本性,只是由于无明念起迷而不觉,只要通过后天的修习就能逐渐启发先天的本觉恢复原本的清净本心。从心性和谐思想而言,中国佛学性觉说以及与此相关的体用论,相对于印度佛学性寂说而言,超越了单纯追求内在精神和谐的局限,而将内在精神的和谐拓展到现实人生当中,将内在精神境界的追求拓展为涵摄现实人生的人生境界追求,从而在境界论及人格理想方面涵摄了现实人生的内容,为中国佛学在心性和谐的基础上肯定、吸收融合传统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国佛学将内心的和谐追求与平常日用及劝世化俗有机统一起来,其心性和谐思想也由此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从心性和谐思想而言,一是着重发展了般若中观学派的智慧解脱思想,通过强调自性自悟,进一步将修行观念落实到世俗的道德践履当中,从而涵摄了传统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二是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及现实之用,体现在心性和谐思想上,就是在修行观、心性本体论、境界论当中,将内在精神的和谐与应对世间的智慧结合起来,将心性和谐推展到现实人生当中。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对自心觉悟的强调,在启发人的生命自觉和超越、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对心灵净化的强调,对于化解人类的纷争,对于促进当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洪修平,《中国佛教与儒道思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2] 《辩佛学根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 唐忠毛,《佛教本觉思想论争的现代性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范慧杰(1990-),女,汉,河南郑州人,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哲学。

i206

A

1672-5832(2015)12-0268-01

猜你喜欢
佛性佛学心性
杨会勤
用道
“佛性”的兔子
心性与现实
佛性青年不拂性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苦厄的修行
佛学认知下的音乐表演理论探究
“气”与船山心性论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