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文明是心灵的毒药?

2015-11-17 08:50谢宗玉
作品 2015年23期
关键词:心灵文明

文/谢宗玉

这篇文章,我想说说文明与心灵的关系。之所以要拿电影《超脱》作例证分析,是因为前不久,时光网一位素昧平生的小网友给我留言:“他们的评论都弱爆了,强烈要求谢老师就《超脱》写篇影评,以慰我心!” 我答应了她。

用支离破碎的镜头,来表现人类文明病入膏肓的绝望境地。美国导演托尼·凯耶2011年推出的《超脱》算不上新奇,类似的电影,已有不少。一年前我看这部电影,给了高分,并没有写影评的冲动。

什么是文明?定义上百种。我的定义是:文明是人类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工具。群居的人,想要猎获更多兽肉,打败或征服别的部落,就要制订一些规则,以便疏导矛盾,形成合力,这些规则既是文明强有力的催生剂,又是文明最坚实的基础。如果可以把人类文明比作一座大厦的话,那么,原始部落最初的那些规则,便是文明大厦的简易构图。而在这之前的种种文明现象,都是散落的、不成系统的文明之芽。比如,简单工具的使用,简陋艺术的诞生,等等。

什么是心灵?定义也上百种。我的定义是:心灵是个体把自己同他人区分开来的行为原动力。心灵也是欲望的一种。人有生存和繁衍的欲望,这跟其他动物没有区别。但人还有追求个性自由、强化或消除内心某种情愫、给自己的人生注入意义的欲望,这属于一种精神范畴的欲望。这种精神欲望,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灵。

动物有没有心灵呢?应该也有。那些能因哀伤而流泪的动物,或者能用一些无关生计的肢体动作来表现自己喜怒哀乐的动物,都可看作是有心灵的。但它们心灵的格局毕竟很小,且始终处在一种纯生物性的懵懂中。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彼此间的合作越紧密,展望美好未来的欲望越强,开拓社会生活的想象力越丰富,人类的心灵空间就会变得越开阔。而人类的心灵越开阔,文明的进程就会越顺畅。

总之,在人类的进化史上,文明与心灵有过相当漫长的一段蜜月期。

那么,如文章的标题所言,我何以会怀疑“文明是心灵的毒药”呢?

这还得慢慢说道。

文明,在很多人看来,是精神范畴内的一个词。但其实精神只是文明的外衣,文明的本质是非常物质化的。人类文明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在生存和发展方面,尽可能地不受地球上别的物种威胁或影响。什么样的文明有利于人类集体利益最大化,人类就会将它“合法化”、正规化、日常化。

“心为形役”这个词在古文中的那个意思,只是浅层次的,它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含义。肉体是心灵的窝棚,没有肉体,也就没有心灵。所以,无论多“高尚”的心灵,也得依靠世俗的肉体。尽管很多时候,看起来,是心灵在指引着我们的肉身行事。可再向前深究一步,却是我们“歪瓜裂枣”式的肉体在潜意识中塑造我们的心灵,并因肉体的“歪瓜裂枣”,肉体的不同类型的缺陷,导致心灵各有各的暗疾。甚至心灵的后天性塑造,也跟身体内某些物质的多寡有关。正因为这样,生活在同一环境,受同样的教育,有人成为枭雄,有人成为狗熊。有人像天使,有人如魔鬼。

正因为心灵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肉体的仆从,而肉体又受控于基因密码,始终把世俗的生存和繁衍摆在首位。所以心灵无论怎么高调出场,它都类似于《红楼梦》中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丫环晴雯。肉体搭什么戏台,心灵就得在什么戏台上演唱。就像我国提倡的时代主旋律一样。以阶级斗争为纲,就有八个样板戏出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有《新星》、《大厂》等经济改革类型的文学作品上市。

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灵是为文明粉饰太平的帮凶。人类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文明的选择常常充满了血腥气。心灵则要自欺欺人地把这些血腥气抹除掉,以便尽可能地适应文明的进程。

这话可能不怎么好理解。我举个例子来说吧,电影《楢山节考》中有一个“送老人上山”的残酷习俗。为了让族群向着更有利于未来的方向发展,日本某个偏僻的山村,老人上了七十岁,就得由后辈背到山上,任他(她)自生自灭。这种习俗的好处,是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节约生存资源,让子代繁衍下去。但它带给个体心灵的摧残,却是无比残酷的。应该说,面对这种遭遇,没有哪个心灵强大到无惧无畏,但为了族群的整体利益,村民们又不得不这么做。

怎么办?这时只能采取宗教、道德、文学和艺术的手段,掩饰这个习俗的血腥气。把老人背上山,说成是献给山神,目的是为了死后升天。心平气和地接受这种命运的老人,则是有尊严的,是值得歌颂的。反之,哭着喊着不愿上山的老人,则是羞耻的,会遭万人唾骂的。并且,在上山之前,还会举行某种庄严仪式,以加强这种习俗的神圣性。“谎话说一千遍便成真理”,当这种习俗与道德和宗教等等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习俗的野蛮性逐渐被淡化,其正统性和合法性由此彰显。从那以后,大多数“循规蹈矩”的个体心灵,面对这种凶残的习俗,就不会留下那么重的恐怖阴影,而是“半推半就”地接受了。很多一辈子笼罩在宗教和道德之下的老人会想,或许这样真的能够升天吧?

问题是,人类文明的进程实在太快了。好多规章制度不等形成习俗,就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法律面目在社会上推广开去。好多习俗则还来不及被宗教、道德和文艺很好地粉饰融合,就囫囵吞枣地以政治口号的模样在人群中推行开来。这时,跟不上文明步伐的心灵,其痛感会一天天加重。最后,终于病了。且病得不轻。当越来越多的心灵暗疾呈显性出现在人们的行为中时,整个社会就显得特别邪乎。这正是我为什么会说,文明是心灵的毒药。

而社会发展到后工业时代,心灵的这种伤害和病痛,会呈几何倍数加深加重。为什么?且听我详释:

狩猎时代,农耕时代,包括工业革命初期,绝大多数人的工种都差不多,即便有某种不同,也只是局部的、浅层次的,只要体会或体验一下,基本上都能心领神会。就是说,那个时期,在差不多的生存环境中,彼此的心灵容易沟通一些。在差不多的生存环境中,所有约定俗成的东西,容易被一个种群甚至一个民族共同享受。文明是种群中所有人共有的文明,文明的传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不会遇到多大的阻力。

而后工业时代,社会工种从几种、几十种,变成了数以万计。人们在同一城市生活,却不再做相同的事情,甚至连人类共同的基本生存技能,比如做饭,也有很多人不会了。

交通的便利,大有把地球变成村庄的势态,但文明的无比繁杂,却将个体的心灵锁在了一个个无形的封闭空间。生活在你周围的人,由于工种、阅历、爱好、习俗和社会心理等众多不同,将很难与你沟通,也没有热情和兴趣与你沟通。每个人成了每个人的困局,每个人成了每个人的囚笼。

人群汹涌,却孤独成疯。

就连一个家庭也不例外。比如说,我的青少年算是在“农耕时代”度过的,我的性情品格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而我儿子一出生,就生活在消费至上的大都市,这时,我拿什么生活经验去教育他?这是一个问题。而他在心理上又会多大程度接受我的教育?这是另一个问题。我搞的是文学创作,而我妻子做的是财务审计,我们之间的共同话题在哪里?再加上两个与电子时代格格不入的老古懂(我爸我妈),整个家庭,真的有点互成困局的意味。我们现在的话题,似乎只剩儿子的学习和教育了。而这个话题,却成了我们四个大人矛盾冲突的渊薮。一个家庭尚且如此,一个学校,一个社区,又会好到哪里去呢?

如果把工业革命之前的文明比作一幢房子,那么后工业时代的文明已膨胀成一座硕大无比的城市。作为个体的人,没有哪个能够全部掌握它。文明以其无可比拟的繁复性,使得人类不得不分成数以万计的群体,去共同分担它的传承任务。

要命的是,那些与自己传承同一份文明的,往往不在一个家庭,一条街道,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我们的“知己”都散落在他乡,散落在人海中,我们根本无法与他们取得联系,即便有联系,也会囿于地域,因交往成本过高,而无法达到“水乳交融”的状态。

况且,由文明的不同传承,衍生出来的不同消费观、娱乐观、性爱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等,又另设樊篱,将人们一个个疏离在各自的内心之境。文明大了,人群却小了;文明强悍了,人群却破碎了。

无比丰富的世界在个体的人眼中变得无比陌生。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座孤岛,其病痛一半来自孤独。每个人的心灵又是一间囚室,其病痛另一半来自突围不成功。

人群的混居,使得父辈找不到“接班人”,越来越多的父辈在教育子女方面无能为力,越来越多的子辈不再因循父辈的职业。人群的混居,还使得老师失去了教育的方向性,大而化之的教育内容与众口难调的学习目的,成了每一座学校最尖利的矛盾。

读到这里,我想,那个小网友,应该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吧?我以上观点正可以诠释电影《超脱》的主题。如果观众把电影中那个充斥着各种丑恶和绝望、濒临关闭的学校仅仅只当作一座学校的话,那也就太小看导演托尼·凯耶的格局了。很显然,托尼·凯耶把这座学校当作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缩影。惟其如此,影片传达给观众的悲凉才是那么真切而深刻。

电影结尾,寒风扫过空荡而荒凉的教室,满地白纸招魂般飞扬,凭借《钢琴师》而荣登奥斯卡影帝宝座的忧郁王子艾德里安·布洛迪(饰演代课老师享利),坐在零乱不堪的讲台上,朗诵爱伦·坡小说《厄舍府的倒塌》的开篇一段:

“那年秋季,某个枯燥、灰暗而暝寂的长日,沉重的云层低悬于天穹,我独自一人策马前行,穿过这片阴沉的、异域般的乡间土地。最终,当夜幕缓缓降临的时候,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我未曾目睹它过往的模样,但仅凭方才的一瞥,某种难以忍受的阴郁便浸透了我的内心,我望着宅邸周围稀疏的景物,围墙荒芜,衰败的树遍体透着白色。我的灵魂失语了,我的心在冷却,下沉,显出疲软的病态。”

那种无比透骨的压抑和凄凉,跟世界末日又有多大区别呢?

并且,在朗诵之前,代课老师享利·巴赫特还做了提示性说明:“厄舍府不仅仅只是一座老旧的摇摇欲坠的城邸,它还代表我们自身的存在。”这意味什么?意味当外部世界破败腐朽时,我们的内心世界也跟着化为尘埃。或者说,当我们内心的大厦轰然坍塌时,外部世界才会变得满目疮痍、苍凉无比。

如果把电影里那座丑陋的学校,比作整个人类社会,那么老师给学生传授的为人之道和各种文化知识,便可看作是文明的传承。显然一点也不成功。电影中几乎没有一个老师教育好了哪怕一名学生。正如电影台词中所说,每个人都是“白天带着问题出门,晚上又带着问题回家”。特别是那个喜欢摄影的女孩,她虽然很胖,但她的艺术天分比她身上的脂肪要多得多。年纪轻轻,其创作的艺术作品就几乎可以与一流的艺术家相媲美,可惜的是,她被她的父亲、老师和同学集体遗弃了,最后因为孤独,她自杀身亡。

为什么会这样?导演支离破碎的镜头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所以豆瓣网近九百篇就事论事的影评也找不到明确答案。他们总以为,困局的出现是电影中某一个人或几个人所致。事实上,电影中种种揪心的现象完全是文明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是个体的人被繁复的文明孤立了的原故。文明就像一个无边无际的沼泽地,个体的人一个个深陷其中,难以拔足,既无法自救,又无法他救。

并且,从电影《超脱》中,我们会发现,文明的传承已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局面。工业革命之前,文明的整体性和通透性都很强,传播和继承的途径也很纯粹。就是说,父辈们有共同的明确的观念和工艺技术可以传给子代。但后工业时代,文明变得繁复而混沌,个体的人再也无法整体把握,这时父辈们就没有共同的东西可以传给子代了。价值观混乱的父辈很可能将他在人世间所受的伤害,化作种种暴戾阴暗的性格,直接烙在子代身上。换句话说,就是后工业时代,文明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已出现传“恶”而不传“善”的现象。比如电影中那个雏妓、那个胖妞,包括代课老师享利所遭受的种种负作用力,就是文明传“恶”大于传“善”的有力证据。由于电影的细节不甚清晰,很多网友认为享利是他祖父和母亲的私生子,并与反对派在网上争论不休。事实上享利是不是私生子,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辈的种种经历的确在他身上打上了很深的烙痕。现在正是这烙痕阻碍了他与人群的交流,他虽然是一个老师,却始终把自己摆在一个局外人的位置。这种心态,又如何将文明的正能量更多地传递给他人?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重读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从民族和国家入手,把世界划成大约六到七个文明区域,认为今后漫长的一段时间,不同文明的碰撞所引发的地区冲突将不断升级,还有导致世界大战的可能。亨廷顿的这本书是1996年出版的,五年后举世震惊的“9·11”事件发生,使得著有这部书的亨廷顿先生俨然成了一个寓言家。而这部书也持续列《华盛顿邮报》图书排行榜非小说类榜首。

而我认为,随着科技的爆炸式发展,经济和文化的频繁交流,国家和民族分界线将会越来越淡化,普世价值的全球性推广是迟早的事。传统文明的冲突,根本不要一百年,就会从主流的位子逐渐淡出江湖。

现在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如何避免个体的人被繁复的文明所孤立。我几乎可以肯定,越来越多的人们将不再死于战争和肉身之病,而是死于孤独,死于自我囚困。

普世价值只是一种笼统的人文观念,它用于解决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传统文明与传统文明之间的冲突,估计会成效显著。但对个体的人而言,大而化之的普世价值根本消解不了内心的困境。由分工不断细化而引起的人性大分裂,会让每个人都有一套迥异于他人的生存观念。如何尽可能地“合并同类项”,把散落在人海中的“同己分子”通过某种形式聚集起来,让他们在全球文明(包括普世价值)的大前提下,形成和完善新的可以共同分享的小型亚文明,或许将是以后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长期努力的方向?

好比说,现在的文明是由无数粉尘组成的一个大球体。那么将来的文明,可不可以由数量适当的小球体组成一个大球体呢?那些小球当然不再是亨廷顿笔下的那六七个传统文明了,而是几百、上千甚至上万种的以行业为主导的新型亚文明。这种新型亚文明的出现,可以缓解甚至消除人类个体的孤独感,同时又因为它不是根据同一地域结盟的,也就避免了人类重新“占山为王”的对抗局面。而且,有了这样清晰度很强的亚文明体,人群之间的交流,自主选择的余地就大多了。再不会像电影中那样,当心灵的触须无选择方向地伸往外部时,每一个人都在碰壁,并且,碰得很痛。

人群太庞大,分类太繁多,当亚文明群落的形成清晰可辨时,我们就可以只找相同或类似的人群,共同打发短暂的一生。地球上那些从事见所未见、甚至闻所未闻职业的绝大多数陌生人,如果我们对他们没什么兴趣,就根本不要管那么多,完全不必去交往。我们只要知道,他们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环就可以了。他们惟一与我们相关联的,就是利益的分配。那由各亚文明利益的代言人彼此衡权去好了。

当然,这仅仅只是我一个人的美好愿景。

导演托尼·凯耶的目光因为达不到我剖析的这个高度,所以电影《超脱》虽然内涵很深,但格局毕竟还是小了点,所以传染给人的情绪,消极得近乎绝望。以前我也写过这样黑暗消极的文艺作品,但四十岁后,我反对这样的创作方向。

“心为形役”,不应该是一个贬义词,而应该是一个中性词,因为它道出了人类生存的本质。既然这样,心灵就得乖乖地“听将令”,无条件地接下肉体发出的潜意识指令,将文明艰难地进行下去。谁叫你生而为人,并且活在人群中?

猜你喜欢
心灵文明
请文明演绎
让文明之花持续绽放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对不文明说“不”
唤醒心灵
文明歌
心灵小语